APP下载

宋词“莲”之物色美及其艺术表现

2014-03-28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宋人莲叶宋词

南 瑛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学院,甘肃成县 742500)

宋词“莲”之物色美及其艺术表现

南 瑛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学院,甘肃成县 742500)

莲是受历代文人关注和喜爱的一种名花异卉,也是宋词中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一种花卉意象。词人对莲的物色美有全面而深刻的体认,从莲的叶、花、柄、莲蓬、莲子、藕的局部特征,到一株莲、一片莲的风姿,从莲的花香,到其叶、柄、藕的香味,从嗅觉到味觉,对不同环境诸如雨中、风里、月下的莲的神态等,都有出彩的描绘。体现出宋人怡情自然、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显示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宋词;莲;意象;物色美

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中,莲,是唯一受历代文人关注和喜爱的一种名花异卉,堪称花之骄子!据南京师大程杰先生统计,《全唐诗》以“莲荷”名篇、《全宋词》正文单句所含“莲荷”的句数、清《佩文斋咏物诗选》所收“莲荷”的篇数、清《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植物条下所收“莲荷”作品的数量,《全唐诗》高居花卉榜首,其余则仅次于梅而居第二。[1]莲,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其美质,不断为历代文人墨客发掘,至宋世达到极致。本文试图对宋代专咏词作中“莲”意象的物色美及艺术表现作一梳理论述。

一、莲之色姿

宋人带着审美的眼光,在词中对莲的叶、花、柄、实(莲子)、藕诸部分的形状、颜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享受。

(一)叶

宋人赏莲,从莲叶开始。新生的小莲叶刚一露出水面,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吟咏。如洪适《渔家傲引》:“四月圆荷钱学铸”①本文宋词,皆引自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的《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赵长卿《蝶恋花》:“乱叠青钱荷叶小”。他们似乎在急切地等待着花开。如张先《系裙腰》:“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吴文英《花心动》:“待装缀,新漪涨翠,小圜荷叶”。莲之嫩叶一天天长大,词人们兴致盎然地关注着它们的细微变化,描绘着。如宋祁《蝶恋花》:“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欧阳修《渔家傲》:“昨日为逢青伞盖”;葛立方《多丽·七夕游莲荡作》:“田田叶底,鱼戏龟游”;程垓《醉落魄》:“田田翠盖香罗叠”。宋词中咏莲(之叶)得其“神理”者,莫过于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给我们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清晨,初升的太阳放射着金色的光芒,莲叶上留存的昨夜的雨珠被晒干了。新生的嫩莲,贴在水面上,一个个显得清润圆溜。微风吹来,莲叶儿一团团舞动起来。这是一幅多么清新明净、生机勃勃的图景!宋人用“青钱”、“翠盖”、“苍玉盘”、“青伞盖”等贴切生动的比喻,呈现莲叶逐渐变大、颜色慢慢变深的动态过程,仿佛一幅动画,展现了莲叶独特的美质。

(二)花

莲之花是莲最引人注目的部位。宋代咏莲词中出现的莲,有鲜艳的红莲、素淡的白莲、罕见的碧莲及二色(复色)莲诸种。红莲是莲家族中的前辈,历史最悠久,宋词中随处可见到它的身影。如丘崈《夜行船》:“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张鎡《烛影摇红》:“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卢炳《醉蓬莱》:“午夜融和,红莲万顷,一齐开遍”。

白莲曾在中晚唐风靡一时,更是宋词莲苑的“宁馨儿”,词人对其淡雅吟咏不绝。如吴潜《念奴娇》:“不假施朱,也非涂碧,所乐惟幽浦”;吕同老《水龙吟》:“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碧莲和二色(复色)莲也时露姿容。如刘之翰《水调歌头》:“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莲新曲,词句满秋风”;张绍文《壶中天》:“今朝初度,碧莲千顷齐发”;赵彦端《鹊桥仙·二色莲》:“一家姊妹,两般梳洗,浓淡施朱傅粉”。

词人认为,莲花的美丽出众使牡丹为之逊色。欧阳修《渔家傲》:“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在词人眼里,莲是第一,而在世人眼里,词人的这首作品亦是“古今莲词第一”![2]465-466

宋人最懂莲,认为莲乃“解语花”!甄龙友《贺新郎》:“绿盖盈盈红粉面,叶底荷花解语”。词家岂非是解莲人!魏夫人《菩萨蛮》:“荷花娇欲语”;周紫芝《菩萨蛮》:“水风浑似秋。藕花迎露笑。”

五彩的莲,因其不同花色而在宋代词人笔下显现出异样的光彩。

(三)柄

莲之柄被称作“琼瑶柄”、“碧琼竿”,词人以玉绘柄,表现出莲柄玲珑剔透的高雅特质。如赵彦端《鹊桥仙》:“绿罗宝盖碧琼竿,翠浪里、亭亭月影”;刘过《贺新郎》:“为相思、怕折琼瑶柄”。翠玉似的莲柄长势喜人。王质《满江红》:“茁茁抽长荷柄绿。”

(四)莲蓬与莲子

莲蓬和莲子是莲的“果实”,当然也受到词家的注意。莲蓬在词人笔下显得饱满、可爱。晏殊《采桑子》:“荷花欲绽金莲子,半落红衣”;晏殊以《渔家傲》两咏莲蓬:“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宿蕊斗攒金粉闹。青房暗结蜂儿小。敛面似啼开似笑”。

词家以“新”、“金”修饰莲子,充满一种丰收的喜悦。晏殊《蝶恋花》:“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欧阳修《渔家傲》:“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五)藕

莲之藕因生长于淤泥之中却洁白无暇而备受宋人关注,词家美其名曰“雪藕”,词中总是极写其“白”。周邦彦《侧犯》:“雪藕清泉莹”;陈亮《新荷叶》:“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洪咨夔《念奴娇》:“雪藕逢丝,擘莲见薏”。

莲之美在形态,在颜色,也在其绰约的风姿。宋人仿佛是一位造化的摄影家,在追踪捕捉了莲成长中每一个美的瞬间之后,镜头聚焦于一株莲、一片莲、一个莲的世界,倾心欣赏莲的千姿百态。试看晏殊《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昨日小池疏雨后。铺锦绣。行人过去频回首”;方千里《花犯》:“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雾绡红缀,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靓姿艳冶相扶倚。高低纷愠喜”。

二、莲之馨香

莲之香可分为鼻嗅之香与口嚼之香两种。先说其鼻嗅之香。

香在人类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远古时代人们就将它用于祭祀。《周礼》:“以禋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橪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疏:“禋,芬芳之祭。”[3]香在佛事中列为首品,佛家认为,香能令人心生欢喜,心旷神怡。香还有驱虫、解秽、清神等妙用。日常生活中,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永乐大典·医药集》记载有清神香方,《敦煌古籍》中收录有佛家香浴方。《宋史·艺文志》载有许多关于品茶和焚香的著作。今天,“香”已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如苏州怡园有“藕香榭”,四川新都的桂湖有“香世界”,狮子林有“暗香疏影楼”,扬州瘦西湖有“香影楼”等。花香,以其天然的纯净芬芳备受人们喜爱。培根说:“花卉底香气在空气中(在空气中花香底来去是类似音乐底鸣奏的)比在人类手里香得多,所以为了那种闻香底至乐,再没有比懂得那几种花卉是最能于采择之前在空气中散布芬芳的这种事更为适合需要的了。”[4]167在众香国里,宋代词人对清雅脱俗的莲香有着一份特殊的敏感。莲香氤氲无形,若有若无,需要静谧和安恬的心灵去细细体味。宋人“情感心态空前细腻,与之俱生的,则是对于世界的高度敏感,作出为常人所忽略的审美新发现”[5]582。而宋词中对莲之馨香的书写,是其对莲之美感的进一步发掘。翻开宋词,莲的芳香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令人神清气爽。试看晏殊《渔家傲》:“风翻露飐香成阵”;谢逸《虞美人》:“一阵荷花风起、隔帘香”;史浩《芰荷香》:“过横塘。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赵长卿《好事近》:“恰值快风收雨,递荷香芬馥”;方千里《浣溪沙》:“菱藕花开来路香”;葛长庚《水调歌头》:“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泽国蓼花红”。

莲不止是花香,叶子也香。宋人许顗《彦周诗话》云:“世间花卉,无踰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香清凉,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6]401如汪晫《水调歌头》:“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魏了翁《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密叶留香护境天”。莲不止是花香、叶香,分明柄香、藕也香。康与之《感皇恩》:“绿荷风已过,摇香柄”;郑斗焕《新荷叶》:“宿藕根香,夏来生意还新”。芳馨满怀的莲,满载香的气息。范成大《满江红》:“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程垓《蝶恋花》:“荷气竹香俱细细。分明著莫清风袂”;吴潜《生查子》:“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

“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似有若无,氤氲流荡,可以成为具象世界之外境界气象的象征……中国艺术家重视香,与他们以神统形的美学观念有关。”[7]2宋人独赏莲香之“清”、“幽”、“暗”、“冷”之美,何尝不是抓住了莲的神韵呢。“冷香是叹息,是忧伤,是自珍,是清静精神的表白,是对冰痕雪影的美的追求……其实是从艺术中发现自己生命的香味。”[7]17“清香”、“幽香”、“暗香”也一样,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就如《红楼梦》中香菱所言:“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8]898其例枚不胜举。如曾慥《调笑·净友莲》:“折得清香来满手”;杨无咎《水龙吟·武宁瑞莲》:“好揖清香,盛邀嘉客,杯行无数”;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吴潜《念奴娇》:“花气荷馨清入骨,长傍银河东注”;米芾《醉太平》:“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贺铸《芳心苦》:“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再说莲之口嚼之香。莲不仅可观、可闻,而且可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宋人充分利用莲子、莲叶、莲藕之香,继承前人而又有所发明,使原本俗气的“吃莲”具有了艺术化的品位,充满清雅之气。嚼着莲子或藕,口齿生香,莲芬沁人心脾,实在是一件美事!宋人于莲之饮食可谓精矣。据《武林旧事》卷九“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菜单中有关莲的有:“乐仙干果子义袋儿一行”,内有“香莲”等;“再坐切时果一行”,内有“春藕、生藕铤儿”;“香咸酸一行”,内有“香莲事件”;“劝酒果子库十番”,内有“对装春藕”。《武林旧事》卷五记载的当时杭州的莲食品种类繁多,如“果子”类中有“二色灌香藕”,“菜蔬”类有“藕鲊”,“蒸作从食”中有“荷叶饼”等。另《梦粱录》、《东京梦华录》中都记有莲的各种饮食及做法。[9]322莲花馔是宋人熟悉的味香色艳的花馔之一,宋陶谷《清异录》中称其名曰“莲花饼馅”。并说“郭进家能作莲花饼馅,有十五隔者,每隔有一折枝莲花,作十五色”。[10]365可以说,莲饮食在宋代社会是非常普及的。宋代词人关于莲的食用叙写俯拾即是。如范成大《朝中措》:“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陈三聘《浣溪沙》:“碧涧芹羹珍下箸,红莲香饭乐归田”;李壁《鹧鸪天》:“岸柳阴阴跃锦鳞。并湖莲子恰尝新”;汪晫《水调歌头》:“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

北宋已流行用莲之花制酒。《叩头录》曰:“六月持莲花,制碧芳酒,调羊酪,造含风鲊,皆凉物也。东坡诗:‘请君多酿莲花酒。’”[10]192以莲叶盛酒,号称“碧筒酒”,其带有莲叶之清苦的香味,“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种酒在宋代大行其道,为文人士大夫钟爱一时。《山家清供》卷下也记有“碧筒”雅事:“暑月,命客泛舟莲荡中,先以酒入莲叶,束之。又包鱼鲊他叶内。俟舟回,风薰日炽,酒香鱼熟,各取酒及鲊,真佳适也。”[9]324宋咏莲词中不乏其例。葛立方《卜算子》:“明镜盖红蕖,轩户临烟渚。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冯取洽《金菊对芙蓉》:“不妨倚醉乘狂。……夜深欢极忘归去,锦江酿透碧筒香”;张艾《夜飞鹊》:“盈盈半输笑,向朱阑凝伫,欲诉心期。碧筒唤酒,恐娇娥、来下瑶池”。

遥对清莲,“含英咀华”,品赏清酒,清雅的宋人仿佛已消融在莲的芬芳中,成为莲的一部分。而莲,又何尝不是宋人生活的一部分呢!

三、不同环境中的莲

(一)潇潇雨中

宋人赏莲,风雨无阻,如醉如狂。而雨中之莲,另有一番情趣。如杜衍《鸡叫子·咏雨中荷花》: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词人把雨中之莲想象为一位临水而立的“佳人”,紧扣莲叶的物理特点,将雨洒叶面四散流去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沈瀛《浣溪沙·雨中荷花》:

雨点真珠水上鸣。更将青盖一时倾。总是江妃来堕珥,访娉婷。不为含愁啼粉泪,只因贪爱湿行云。惟有游鱼偏得意,许成群。

莲沐浴在雨中,碧绿的叶子随着珍珠般的雨点的敲打摆动着,成群的鱼儿快意地穿梭在它左右。词人设想,这分明是江妃的一次探访。雨后之莲,亦让宋人流连忘返。陈三聘《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艳妆新浥”之后的莲,映照着明镜似的的水面,犹如含泪伫立的仙子,楚楚动人。让词人浮想联翩,感慨良多。

莲上之雨也因为莲叶表面特殊的结构及覆盖的一层蜡质往往呈现为水珠状,引起文人歌吟。宋前多吟莲上之露。如晋陆云《芙蓉诗》:“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唐孟浩然《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羊士谔《林馆避暑》:“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宋人从赏雨中莲进而发现了莲上雨的美妙。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急雨”惊醒了词人的美梦,跳动在莲叶上,仿佛粒粒珍珠,时而聚集,时而散开,终于,聚成一窝“水银”!然而,不堪重负的莲叶又使它直泻“清波”!莲上的雨珠就像顽皮的孩子,与莲嬉戏。梦里是莲,眼前是莲,莲让词人魂牵梦绕!

(二)飒飒风里

风中之莲唐人吟咏颇多。刘禹锡《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司空图《王官二首》:“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曹松《南塘暝兴》:“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宋代词人力争出新,其笔下的风莲多了一份情致。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

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著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 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

莲情态可人,它似与温煦的春风捉迷藏,含笑轻轻摆动着,摇曳的风姿映照在水中,幽香在风中弥漫。可不知是什么事,它匆匆忙忙地飘落花瓣,好让词人惋惜。

同对轻风,蒋捷《蝶恋花·风莲》:

我爱荷花花最软。锦拶云挨,朵朵娇如颤。一阵微风来自远。红低欲蘸凉波浅。 莫是羊家张静婉。抱月飘烟,舞得腰肢倦。偷把翠罗香被展。无眠却又频翻转。

以飘逸如烟的舞者张静婉比喻微风中莲的风韵,处处强调此境莲的娇弱婀娜,给人以别样的美感享受。狂风中的莲又是另一番景象。再看蒋捷《燕归梁·风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面对万顷的风中之莲,词人恍惚进入梦里:唐宫美人,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阳春昼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绛裙曳烟,珠衱飘雾,玉光四射,奇丽袅娜。突然,撼动天地的急鼓,惊破了舞曲,惊散了凤侣,惊醒了词人。词人放眼望去,原来是,荷花被风吹。这首词突出了莲在大风中“狂奔乱舞”的神韵。

(三)朗朗月下

要讲韵味,宋人最心仪的莫过于月下赏莲了。月夜,幽远、静谧,让人心绪平静、澄澈。月下赏莲,莲尤显素雅,给人一种朦胧的诗意美。如赵长卿《鹧鸪天·夜钓月桥赏荷花》: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 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词中,月光像是给莲披上了一层薄纱,莲的色彩淡化,所见惟余光影中的虚玄、萧疏、幽淡之象,从而愈显莲之清雅之气。在这样清幽、静雅的环境里,携侣清游,共赏佳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赵师侠《柳梢青·鉴止月下赏莲》:

水满方塘。菰蒲深处,戏浴鸳鸯。灿锦舒霞,红幢绿盖,时递幽香。 天弓摇挂孤光。映烟树、云间渺茫。散披襟,都忘身世,真在仙乡。

夜月营造出一个迷离恍惚的境界,塘莲在白天清晰可见的细节一一隐去,此刻,只有它素淡的清影和悠悠的馨香让人心旷神怡,使人犹在仙乡。

苏东坡《前赤壁赋》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卢炳更有“三绝”说。其《念奴娇》曰:

好风明月,共芙蕖、占作人间三绝。试问千花还□□,敢与英姿同列。一曲千钟,凌云长啸,舒放愁肠结。人生易老,莫教双鬓添雪。 回首蝇利蜗名,微官多误,自笑尘生袜。争似玉人真妩媚,表里冰壶明洁。露下寒生,参横斗转,又听胡笳发。夜阑人静,一声清透云阙。

词中,一声“清透云阙”的胡笳越发衬托出一种安谧纯洁澄莹的境界,让词人意兴清幽、尘虑皆空。月下之莲,自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带给人无尽的遐思逸想!

月下赏莲,体现出宋人性格的特立独行、情趣的幽峭雅逸。

综上所述,宋词“莲”,惊艳地绽放在宋人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视野里,美丽优雅,芬芳怡人,可观可食,赏心悦目,是一朵“秀色可餐”的艺术之莲。一瓣莲香,折射出宋人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如痴如醉怡情自然,兴致勃勃品味生活的闲姿逸态,显示了宋词惟妙惟肖、意味悠长的艺术魅力。

当然,一瓣莲香,带给宋人的也不止是“悦耳悦目”、“悦心悦情”,更有“悦志悦神”,[11]关于后者,因篇幅所限,将另文阐述。

[1]程杰.论中国文学中的杏花意象[J].江海学刊,2009(1):187-188.

[2][明]杨慎.词品[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周礼注疏:卷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5]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下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6][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清]曹雪芹,高鹗.脂本汇校石头记[M].郑庆山,校.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9]俞香顺.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

[10]何小颜.花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童庆炳.“日常生活中审美化”与文艺学的“越界”[J].人文杂志,2004(5):6-8.

(责任编辑:郑宗荣)

The Natural Beauty of “Lotus” in Song Ci and its Artistic Expression

NAN Ying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Longnan Normal College, Chengxian, Gansu 742500)

Lotus is the favorite of the Chinese men of letters, and an important flower image in Song Ci. The poet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knowledge of lotus. Lotus are observed by the poets from various angles: leaf, petal, seed, floral scent, leaf scent, squid scent, the seed scent, taste to nose, lotus in the rain, and lotus under the moonlight, etc. They describe all things relating to lotus, reflecting all their spiritual pursuits and making Song Ci radiate unique charms.

Song Ci; Lotus; imagery; natural beauty

I222.8

A

1009-8135(2014)04-0075-05

2014-04-20

南 瑛(1967-),女,甘肃礼县人,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宋人莲叶宋词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接天莲叶无穷碧
品读宋词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宋词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