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围生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4-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生期肝炎病毒性

庄 君

(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涟水 223400)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围生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庄 君

(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涟水 22340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围生期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均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合并病毒性感染患者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率,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临床应推广应用。

妊娠;病毒性肝炎;围生期;护理方法;效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而我国又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为非妊娠妇女的6~9倍[1],妊娠会使原有肝病加重,对母体危害很大,同时会造成死胎、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因此,加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围生期护理,减少母婴感染率,增加患者依从性至关重要。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在此期间,加强让患者护理,对于母婴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0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旨在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的感染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和临床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现将研究过程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方案确诊[2]。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的是35岁,最小的是23岁,平均年龄是(24.92±3.24)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为36.9周。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大的是34岁,最小的是24岁,平均年龄是(25.51±3.08)岁,孕周为33~42周,平均孕周为37.1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3]: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半年内曾接受输血或血制品;②临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大;③实验室检查,血清ACT增高,病原学检查相应感言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阳性,血清总胆红素>17 μmol/L,尿胆红素实验阳性。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心理护理:多数孕妇由于缺乏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一旦患病,会担心疾病的转归,胎儿的发育及安全,因此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及抑郁的情绪。医护人员要针对每隔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由于病毒性肝病具有传染性,患者会担心传染问题,社会及个人会对他们有歧视。因此,患者心理有自卑感,不愿与人接触和诉说,医护人员要用尊重、平稳的口吻回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本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其次,要向患者讲清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强调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最后,要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1.3.2 妊娠期护理:妊娠期间,医护人员嘱患者加强休息和营养。具体如下:患者每天要保证9 h以上的睡眠时间,防止劳累;饮食方面,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足量糖类、高维生素、低脂、清淡饮食,比如蔬菜、水果、鱼类、牛奶等。此外,要定期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监测,防止肝功能损害。

1.3.3 分娩期护理: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程及胎儿情况,因为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加之患者本身的耐受能力很弱,容易增加肝脏负担,引发胎儿窘迫。助产人员要密切对患者的羊水性状、宫缩程度、胎先露及宫口扩张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最后在胎儿娩出后,应用宫缩剂,减少产后出血[4]。

1.3.4 分娩后的护理:分娩后,要知道患者正确的喂养方式,若患者处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则不能母乳喂养,并指导产妇回奶。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消毒隔离病房,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 min,患者所用一次性用品,用消毒液浸泡后再进行统一处理,被褥要先消毒后清洗。

1.3.5 母婴阻断:据资料统计[5],在所有慢性HBV携带者中,约有40%~50%为母婴垂直传播,所以说,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导致大量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主要原因。母婴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宫内传播就是指在胎儿未出生前,在子宫内就感染了HBV病毒,多发生在孕晚期;产时传播就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吸入羊水、血液及引导分泌物时产生的感染,这也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传播方式[6];产后传播就是在产后的生活过程中,婴儿感染了HBV病毒。宫内传播和产时传播的预防,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正确护理,而产后传播主要依靠产妇采用正确的抚养预防。目前,国内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HBV病毒感染,包括新生儿出生的时候立即实施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婴儿出生后1~3个月后分别再注射1次,或者在出生的时候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

2 结 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 讨 论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孕妇并发的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段,而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可是原有的肝损害进一步加重。资料显示[7],近年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不断增加,这严重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例如,会大大提高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后出血的发生,增加胎儿宫内感染,从而造成流产、死胎或者死产的不良后果。因此,要综合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母婴的损害。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发病于妊娠中晚期,笔者提醒孕妇应注意产前检查,尤其对HBV慢性携带者更应注意监测肝功、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有明显变化尤其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者应警惕重型化[8],并及早防治,确保母婴平安。此外,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围生期干预,从心理干预,到妊娠期、分娩期及分娩后的护理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满意,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以看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及时和正确的诊断、科学的护理干预是医疗工作的重心,重点是预防急慢性肝炎向重症肝炎转化。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病死率,保证母婴安全。

[1] 吴燕荣.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围生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2):2646-2647.

[2] 崔爱,钱铸山,孙雪娇,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生期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31(2):227.

[3] 宋春仙,潘素招.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围生期护理[J].临床护理,2007,14(3):72-73.

[4] Kaar K.Intervilous blood flow in normal and complicated late preganancy measured by means of an intravenous Xe method[J]. Acta Obsted Gynecol Scand,2009,59(7):7-8.

[5] 李运平,涂娟.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63-1464.

[6] 霍保利,可玮,梁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3,21(10):358-359.

[7] 崔娟,刘红丽.13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32(6):815.

[8] Mendy ME,Fornin M,Hall AJ.Hepatitis Bvirus DNAin relation to duration of hepatitis Bsurface antigens carrege[J].Br J Biomed Sci,2009,56(1):34-39.

R473.71

:B

1671-8194(2014)33-0324-02

猜你喜欢

生期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爱尔兰全科医生对围生期心理健康的观点:一项定性研究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