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4-03-27黄殿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岛状腓肠内踝

黄殿锋

(湖南省长沙县星沙医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黄殿锋

(湖南省长沙县星沙医院,湖南 长沙 410100)

目的 探索分析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皮瓣坏死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皮瓣坏死率44.44%,P<0.05。结论 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显著,且皮瓣供血可靠,切取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有较好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于临床上较为少见,常采取邻近皮瓣修复术等传统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皮瓣坏死率较高,而临床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能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本文通过比较邻近皮瓣修复术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索分析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72例,患者损伤原因主要为车祸、摔倒跌落及重物砸伤等;缺损范围在4 cm×3 cm~8 cm×7 cm。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有36例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于10~52岁间,平均年龄为(32.4±4.5)岁。其中18例患者出现小腿开放骨折且软组织缺损,12例患者出现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患者出现足跟皮肤撕脱。观察组中有36例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男性20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11~50岁,平均年龄为(32.3±4.4)岁。其中16例患者出现小腿开放骨折且软组织缺损,13例患者出现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患者出现足跟皮肤撕脱。两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于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所选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疾病治疗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局麻或者全麻,取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修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前采用常规方法清理伤口并且测量缺损范围,皮瓣设计在腓肠神经上,大小以缺损部位被完全覆盖为准,无需固定旋转点。蒂部长度约为内踝尖实际长度;将皮瓣逆行掀至旋转点,保留蒂部3~4 cm筋膜瓣。切取皮瓣后,将其放入常规止血带中观察其血运情况,直到皮瓣血运正常后将旋转点下放,分离出一个隧道,尽量避免手术后受压,加强胫后动脉和胫后神经的保护;待皮瓣转移后继续观察患者的血运情况。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均以前方石膏托曲位固定,同时抬高患肢,进行抗炎活血治疗,小儿患者需止痛,严重时采用冬眠法治疗,避免活动过多使水肿情况加重。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采用例数(n)、百分数(%)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为可信区间,若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本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知,观察组患者有3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占88.89%,2例患者部分坏死,对其进行换药治疗后愈合,2例患者全部坏死,对其进行腓后动脉皮瓣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患者有2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占55.56%,10例患者部分坏死,6例患者全部坏死;即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皮瓣成活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n(%)]

3 讨 论

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于临床较为少见,通常采取邻近皮瓣术及游离皮瓣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皮瓣坏死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而随着现今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对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时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皮瓣成活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而由本次实验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知,在对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时,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使得患者的皮瓣坏死率11.11%明显低于邻近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皮瓣坏死率44.44%,P<0.05。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作为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新型皮瓣修复术,相较于常规植皮术、皮瓣修复术及游离皮瓣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第一,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于皮瓣切取后可对手术区域瘢痕进行遮挡,从而满足患者对于美观的追求[3]。第二,临床手术操作较为简单,且对操作设备的要求不高。第三,对于患者局部血管不易造成损伤,且不影响患者缺损区血液供应情况,从而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4]。于临床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选取年轻患者进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避免由于皮肤弹性差及血管脆弱等原因而影响手术疗效[5]。另一方面,于建立通道时,应先将内侧血管神经组织分离,从而有效避免损伤患者的踝内侧胫后动脉及神经[6]。

综上所述,在对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时,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能有效减少皮瓣坏死率,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1] 师红立,舒衡生,方广文,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8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8):584-586.

[2] 魏人前,邓睿,黄凯,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断裂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2(18):2927-2932.

[3] 彭昌贵,侯之启,李日旺,等.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1):63-64.

[4] 付慧明,尚晓敏,孟庆刚,等.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26-2727.

[5] 杨大威,李卫,孟庆刚,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0,26(4):305-306.

[6] 胡骁骅,陈忠,黎明,等.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者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J].中华烧伤杂志,2013,29(2):173-176.

R622

:B

1671-8194(2014)33-0203-02

猜你喜欢

岛状腓肠内踝
带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内踝解剖型钩钢板治疗对粉碎性内踝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VAC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效果分析
踝关节骨折中内踝形态的三维CT研究
三踝骨折采用后踝一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分析
腓肠神经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