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时排便训练配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

2014-03-27张建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分型腹部性状

张建荣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定时排便训练配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

张建荣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定时排便训练配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应用定时排便训练和腹部按摩。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排便评分、大便性质分型及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但干预后实验组排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大便性状分型Ⅳ、Ⅴ型比例高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有效降低,低于对照组。结论 定时排便训练与腹部按摩具有协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从而有效减轻和降低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定时排便训练;腹部按摩;脑卒中;便秘

大量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易发生便秘,且多在发病后7 d内发生,11 d内约有50%患者发生便秘。便秘时,排便用力过度会增加颅内压,加重脑卒中,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转归[1]。有研究指出,便秘会加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损害,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可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卒中后便秘的发生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6例,诊断参考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提出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伴有便秘症状,发病前排便均正常。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者和习惯性便秘者。

随机将上述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61~82岁,平均(64.2±4.5)岁;基础疾病:糖尿病7例,高血压19例,高血脂症2例;Barthel生活指数(BI)为(60.6±10.4)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2.3±0.6)分。实验组男20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64.5±4.3)岁;基础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压17例,高血脂症3例;BI:(61.3±8.5)分;MRS评分:(2.3±0.7)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可比性要求。所有患者了解本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干预前排便积分、大便性状分型分布及便秘发生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如饮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

1.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定时排便训练及腹部按摩。定时排便训练:每天清晨醒后起床前进行排便训练10~15 min,集中意念,深呼吸后缓慢呼气,吸气同时有意识的收缩肛门,持续5 s,呼气时放松。每天晨起先饮水100~150 mL,再刷牙、洗脸、吃早饭、排便。并且为患者准备好排便时的隐蔽性环境,嘱患者不能抑制便意,排便时选择合适体位。腹部按摩在餐前1 h进行,由经过专业训练后的护士完成,按摩前向患者解释按摩的方法及作用,协助其排空小便后,取平卧位,放松腹部肌肉,温度过低时,注意保暖。取一块消毒过的白色丝绸方巾垫在患者腹部,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按摩自右下腹开始,按摩方向为结肠走行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5次;再从剑突直线向下按摩5次,按摩时右手大拇指指腹紧贴腹部皮肤,开始压力较轻,随后逐渐增加压力,使腹部下陷约2 cm,按摩速度宜缓慢,约1 min完成1次循环,右下腹开始下一个循环,持续按摩15 min,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的排便积分情况,及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情况。

排便积分[3]判断。0分:排便不费力;1分:排便轻微费力;2分:排便较费力;3分:排便需手法帮忙方可排出。

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标准进行分类[4]:Ⅰ型:一颗颗硬团,很难排出;Ⅱ型:香肠状,但表明凹凸;Ⅲ型: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Ⅳ型:柔软的香肠状,表面光滑;Ⅴ型:软的团块,容易排出;Ⅵ型:泥浆状,糊状大便;Ⅶ型:水样便,完全液体。正常大便性状为Ⅳ型和Ⅴ型,其余为异常。

2 结 果

两组干预前排便积分、大便性状分型分布及便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干预后实验组排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大便性状分型Ⅳ、Ⅴ型比例高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有效降低,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全身功能退行性降低,胃肠功能减弱,极易产生虚性便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脑卒中患者,卒中后便秘发生率更高。卒中患者由于偏瘫、肢体乏力,多数患者仅仅能坐立或卧床休息,影响了肠道蠕动功能,粪便难以排除而形成便秘[5]。急性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便秘,则会使患者血压增高,情绪波动较大;用力排便会升高血压,则可能会引起卒中复发,加重病情而威胁生命[6]。可见,保持大便通畅对改善急性卒中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护理措施有生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腹部按摩、定时排便训练等均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研究尝试采用定时排便训练联和腹部按摩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以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患者便秘的影响。

排便训练可调整神经肌肉协调活动,刺激肛门括约肌肌电改变,形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7]。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可增强高级中枢调节脊髓低级反射中枢,促进患者尽快康复[8]。许多研究表明,定时排便训练治疗排便异常疗效确切,且便秘类型有关,通过刺激、调节、控制肛门括约肌,对出口梗阻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并不能改善肠道的润滑性和推动力。定时排便训练要求患者有强的意志力及心理承受力,因此训练时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并进行正确的指导,鼓励其在增加腹压时同时放松外括约肌,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逐渐由被动训练过渡到自觉完成。

便秘的病位在大肠,而腹部按摩可通过手指的作用于肠道,使胃肠管腔形态改变,促进蠕动,从而促进内容物的运动和变化,加快胃内容物的运动排泄[9];腹部按摩还可经神经网络传导反射,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促进粪便的排泄[10];另外腹部按摩,能刺激周围神经,而抑制中枢神经,此时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肠道蠕动增加,使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定时排便训练联合腹部按摩的患者在干预后排便积分明显降低,大便性状分型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定时排便训练与腹部按摩具有协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从而有效减轻和降低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永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2):1020-1022.

[2] 钟捷,陈偶英,夏鹏辉.中医食疗联合穴位及腹部按摩预防脑卒中后便秘[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4):430-431.

[3] 侯敏,付晓爱,颜艳萍.定时排便功能训练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72-73.

[4] 方健,刘犟.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91-92.

[5] 郑桂捧.增液承气汤治疗卒中后便秘4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4,36(3):78-79.

[6] 黄翠甜,张波,庄红花,等.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便秘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5):105-106.

[7] 郭晓峰,柯美云,潘国宗.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0): 637-638.

[8] 裴爱君.早期排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0(5):46-47.

[9] 陈卫芳.穴位和腹部按摩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排便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17):99-100.

[10] 吴莉华,秦继红,张玲俐,等.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2-13.

R743;R442.2

:B

1671-8194(2014)33-0100-02

猜你喜欢

分型腹部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