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2014-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级者失血性脏器

冯 卢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冯 卢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48.61%),2级者23例(31.94%),3级者14例(19.44%),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肝功能损害;创伤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1],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损伤组织的分解产物具有血管活性作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进一步减少和细胞缺氧[2,3]。多种疾病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其中肝癌、肝硬化、酒精肝炎等病毒性肝炎为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笔者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均符合《临床休克学》中的HTS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3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8.3±6.4)岁,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均不超过24 h,最短时间20 min,最长时间5 h,平均时间(42.3±7.1)min。受伤原因:交通事故92例,坠落32例,压砸19例,失血量不超过20%者17例,失血量20%~40%者73例,不低于40%者54例,所有患者创伤评分(TS)均不高于12分,平均TS为(5.7±1.1)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2周内治疗效果比较[n(%)]

1.2 诊断标准:患者的肝功能、血糖、乳酸需每日进行监测,急性肝功能损害诊断条件如下:①血清总胆红素不低于34.2 μmol/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正常值比较,高出程度超过2倍;②伤后2周内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连续2次检查结果异常;③排除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史、有原发性肝脏外伤及肝脏手术史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等级,其中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34.2 μmol/L为1级;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60 μmol/L为2级;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136 μmol/L者为3级[5]。

1.3 分组: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所选的14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包括吸氧、心电监护、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症支持治疗等内容在内的规范治疗。对患者存在的创伤积极治疗以尽快纠正休克,使各脏器的氧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为了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治疗中应使用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物;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并且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对其肝功能造成损害则应尽可能停止使用,此外,给予保肝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一般资料中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两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即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到到入院间隔时间、受伤原因及T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2周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占48.61%,2级者23例,占31.94%,3级者14例,19.44%,其中8例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创伤性休克时,炎性效应细胞被激活,失控性释放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产生SIRS和MODS,继发肝损伤是一种常见并发症[6]。创伤性休克可导致机体内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肝脏一方面可使代谢增加发挥代偿作用,使脏器损伤减轻,另一方面休克可导致过度炎性反应从而引起肝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7]。肝功能损害也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入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重要标志,是创伤死亡的重要原因[8]。临床认为内毒素血症、炎性介质、氧自由基等多种因素均对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形成严重影响[9]。此外,肝脏的损害在使用大量升压药物后加重,由于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及代谢功能均在肝脏完成,发生损伤概率较大,对肝功能容易造成影响。

血清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等水平升高及肝脏结构的改变均为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10],休克患者的肝功能比其他脏器功能比较变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肝功能与能量代谢及肠道毒素的清除有关。因此,临床不仅应重视对严重创伤患者原发伤的救治,也不可忽视监测及保护肝功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每天均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监测,发现肝功能损害多发生在创伤休克纠正后2~7 d,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40%。本次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2级者23例,3级者14例,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对患者采用保护胃肠功能、合理选择抗生素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1] 孙国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33.

[2] 任立红.创伤失血性休克3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8):217-218.

[3] 易立勋,曹少雄.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时间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126-128.

[4] 王润莲.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109-110.

[5] 王国锋,吴宗平,周金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102例报道[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9):964-966.

[6] 邓哲,冯永文,梁实,等.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4):339-340.

[7] 王化芬,王青,许会彬,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预处理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继发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11):1397-1399.

[8] 赵志伶,曹书华,王勇强,等.血浆补体C5a预示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损害严重性[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5):498-501.

[9] 黄鹏,黄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肝功能损害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87-88.

[10] 李先锋,阮立新,李新崇,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肝功能损害156例诊治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5):555-556.

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Liver Damage of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nd Acute

FENG L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iver damage in the acute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s 144 cases with trauma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selected from March 2012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 two weeks of acute liver damage occur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7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ll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iver damage, there were 7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patients acute liver damage did not occu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standard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 liver function 1 grade were 35 cases (48.61%), two grade were 23 cases (31.94%), three grade were 14 cases (19.44%), the incidence of the shock duration>6 h, severe shock, blood oxygen saturation<90%,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and death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early, aggressive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osely monitored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liver fun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Liver dysfunction;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R441.9;R575

:B

1671-8194(2014)33-0019-02

猜你喜欢

级者失血性脏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结构变化
在达古雪山巅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蒙药野罂粟对腹泻大鼠脏器AC、cAMP、cGM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甘肃当归对失血性血虚小鼠外周血常规及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