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创伤脊柱固定集束化管理培训在急诊护士中应用

2014-03-22,,,,

精准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达标率脊柱护士

,,,,

(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700)

集束化干预,亦为集束化治疗或捆绑式治疗[1]。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探索性地将集束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急诊创伤救护中,脊柱创伤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病人病情的发展与转归,稍不留心,还可给病人造成无法逆转的二次损伤[3]。有效的保护脊柱,进行脊柱固定操作,可有效防止继发损伤。因此,医护人员的脊柱固定术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急诊创伤脊柱固定操作培训的有效性,本研究将集束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急诊创伤脊柱固定的培训中,旨在探讨集束化管理培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20名,其中男2名,女18名;平均年龄34.5岁;主管护师9名,护师6名,护士5名;本科17名,大专3名。实验组20名,其中男2名,女18名;平均年龄35.6岁;主管护师8名,护师7名,护士5名;本科17名,大专3名。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培训,由各组的护理组长按照各自经验负责培训考核,操作以经验传授为主,资料为器具说明书,辅以抢救配合流程指引。实验组以集束化管理方式培训,由具体的、可操作的、并被广泛认可的流程指引捆绑成一个集束,由专科护士在创伤培训同一环境内按阶段、递进式实施培训考核,内容包括器具的种类、五拳法技术、各器具操作流程及脊柱固定术的综合操作流程。

1.3 考核指标

本文40名护理人员11月份统一进行脊柱固定理论考核及脊柱固定术操作考核测评;12月份2周时间内由医疗组组长、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对各护理小组组内接收的创伤案例进行分析、调查,进行临床案例考核。

1.4 判断标准

以自制理论考卷、《脊柱固定术操作考核单》、《创伤脊柱固定案例考核单》作为考核标准。理论成绩、操作考核、临床考核成绩均为100分制,80分以上为达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培训理论成绩平均分、操作达标率及临床案例考核达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45,χ2=5.01、5.73,P<0.05)。见表1。

表1两组培训理论成绩平均分、操作达标率及临床案例考核达标率比较(例(χ/%))

组别理论成绩平均分操作考核达标率达标不达标临床案例考核达标率达标不达标对照组82.8±5.117(85)3(15)40(76.9)12(23.1)实验组91.5±5.020(100)0(0)46(93.9)3(6.1)

3 讨 论

“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病人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病人结局[4]。“集束化”不一定只限用于治疗、护理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了集束化管理培训的实验组护士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及临床案例考核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证明了在培训方式上采用集束化管理理念,同样能收到良好培训效果。

3.1 集束化管理培训模式的实施

本研究采用的集束化管理培训与学习,以循证证据为依据[5]。培训由专科护士统筹,实施统一的标准化脊柱固定操作的培训模式,措施被完全贯彻执行,并在急诊创伤培训同一环境内被实施,提高了培训的完整性,从根本上加深了护士对脊柱固定操作的理解度,提高了操作的正确率和规范率。同时,标准化操作的流程指引,提升了临床执行力、操作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具备更高的知识理解度、操作规范率及临床实际应用有效性,更能确保临床安全。

3.2 阶段递进式的培训

为保证所提供护理的可靠性,“集束化护理”内的所有元素都必须完成,假如其中一个步骤被遗漏,该方案就不算完成(“是”或“否”的原则)[6]。同样的,集束化管理培训中所涉及的内容必须全部被完成,先从基础的性能认知开始,到脊柱固定术的案例综合应用,过程是分步骤、有层次、阶段式递进完成,不能跨越其中一步,以此确保培训的质量。

3.3 有效的监督及持续质量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是推进培训持续改进从而达到培训预期目标的重要措施[7]。为了达到可持续性培训的目的,把脊柱固定操作质量监控工作落实到创伤区组长的岗位职责中;把集束策略措施贯穿在科室的层级培训和岗位轮转培训中,确保每个护士得到规范、持久的培训。

严重创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是常见的急症[8]。及时、准确、高效地进行抢救、治疗、护理,是降低伤后危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的关键[9]。集束化管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创伤脊柱固定操作的规范性及临床实际应用有效性,确保临床安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集束化管理培训所依据的资料一般都是由文献、书籍、国际或国家标准指引等循证证据衍生而来,足够构建集束。同时,通过制定出符合急诊特点的临床培训和管理计划,既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又结合专业特点,在培训中兼顾专业培训要求[10]。因此,推荐把集束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培训中,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强.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44(10):889-891.

[2]单君,朱健华,顾艳荭. 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0):889-891.

[3]吕爱红,吴志敏,孟丹丹. 脊髓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3(6):176-177.

[4]RESAR R, PRONOVOST P, HARADEN C, et al. Us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J Qual Patient Saf, 2005,31:243-248.

[5]苏敏谊,张莉,陈秋玉. 集束照护策略对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12):69-71.

[6]PETER L, EBASTIAN Y. Using care bundles to prevent infection in neonatal and paediatric ICUs[J].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22:224-228.

[7]姜振家,杨武,洪伟,等. 医院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构建研究[J]. 齐鲁医学杂志, 2012,27(2):181-184.

[8]白颖,周宁. 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3例[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44(3):261.

[9]鲁灵,韩迎秋,李红. 急症创伤骨折病人的护理[J]. 齐鲁医学杂志, 2005,20(4):359.

[10]李培杰,段文若,王琛,等. 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改革探讨 [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4):370-372.

猜你喜欢

达标率脊柱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