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海高架工程高强轻质混凝土设计实践应用探析

2014-03-22张珂峰夏正

河南建材 2014年6期
关键词:陶粒轻质高架

张珂峰夏正

1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26000)2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226000)

江海高架工程高强轻质混凝土设计实践应用探析

张珂峰1,2夏正2

1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26000)2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226000)

为提高南通江海大道高架工程的混凝土质量,完成高强轻质的设计要求,提出运用混凝土内部湿度补偿理论实践应用,加入钢钎维、陶粒制成轻质混凝土,提出相应的配合方法,为类似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高强轻质混凝土;陶粒;高架工程

0 前言

2012~2013年南通市进行江海高架工程,工程需要使用高强轻质混凝土减少高架自重,并减少道路噪声。所以工程中运用了创新的混凝土设计思路。该设计源于南通江海大道高架工程的钢纤维次轻混凝土科技成果的技术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引入湿度调节材料,可以在混凝土内部湿度下降过程中,通过湿度调节材料释已经储存的水,进而混凝土内部湿度补偿,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增加的可能性及速度,解决由于收缩应力增加过快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问题。

1 正文

为了保证钢纤维次轻混凝土满足施工需求,生产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选料,对轻集料要进行预湿过程,使轻集料达到吸水饱和。砂的含水率测定要精准,并且必须现场测定,因为配置这种混凝土对水特别敏感。对于投料的顺序,应严格按照图1所示顺序拌置混凝土。

图1 混凝土拌置顺序

通过图中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随着轻集料的引入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达到轻质并运用温度补偿方法,工程设计中我们选择人造轻集料材料作为湿度补偿介质,选择的是吸水率适中的页岩陶粒。该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在湿度补偿作用下水泥石的水化程度提高。

2)在合理轻集料掺量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明显降低。

3)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得到改善。

4)显著改善的渗透性能与耐久性能,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冻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渗性能。

5)充分发挥内部湿度补偿作用,减小混凝土自收缩。

采用湿度调节材料(轻集料)配制高强混凝土,具有高强、体积稳定性好、表观密度低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也称之为高强次轻混凝土。

根据本设计提出的高强混凝土内部湿度补偿理论和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强度设计理论模型,参考高强普通集料混凝土和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经验,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出如下高强次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见C45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1)配置要求

①设计强度为45 MPa。

②塌落度为120~150 mm。

2)材料

①水泥:P.O52.5级南通华新水泥,密度3.1 g/ cm3,28 d抗折强度9.5 MPa,28 d抗压强度58.2 MPa。②黄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松散容重1 520 kg/m3,表观密度2.6 g/cm3。③陶粒:为页岩陶粒,规格为5~25 mm,连续级配,筒压强度>5.0 MPa,干松散容重760 kg/m3,密度1 370 kg/m3。一小时吸水率5.3%(面干),潮湿状态含水率10.8%。④外加剂:采用高性能减水剂。⑤粉煤灰:II级灰。⑥钢钎维。

3)配合比计算

①确定试配强度

②计算水胶比

水泥28 d强度fce=58.2,掺入20%粉煤灰则胶浆强度为58.2×0.8=46.4。

③由于高标号陶粒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胶砂强度,每立方米混凝土陶粒体积占0.65~0.75,用量取760×0.67=509 kg/m3。

根据塌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

④计算水泥和粉煤灰用量

掺入1.6%YD-PCA2高性能减水剂,在保持工作性能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水率为22%,则调整用水量为mw=254×(1-22%)=198 kg。

由于页岩陶粒间隙吸附胶材,根据经验陶粒混凝土实际胶材用量提高10%~15%,则实际胶材取483×110%=531 kg;外加剂用量531×1.6%=8.5 kg。

⑤实际测得砂和陶粒松干容重为13.25 kg/ 10L3,其中陶粒为760×0.67×1.053=5 360g,砂7 890 g。

砂用量为:2 600×(1-198/1 000-531/3 100-509/ 1 370)2 600×0.26=676 kg/m3。

⑥干表观密度为:1.15Mc+Ms+Md=1.15×531+ 676+509=1 795 kg/m3。

湿表观密度为:531+509+676+198+8.5=1 922.5 kg/m3。

⑦调整混凝土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计算和初步配合比试拌20 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531×0.8×0.02=8.5 kg。

水:(198-509×5.3%)×0.02=3.42 kg。

黄砂:676×0.02=13.52 kg。

陶粒:509×1.053×0.02=10.7 kg。

粉煤灰:531×0.2×0.02=2.12 kg。

外加剂:8.5×0.02=0.17 kg。

测定坍落度为155 mm,黏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混凝土工作性能符合泵送的要求。

测定实际拌合料湿密度为1 910 kg/m3。

表1 基准配合比

⑧坍落度测定为130 mm。

3 结语

该工艺及配合比方法应用于南通江海大道高架工程的钢纤维次轻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强度到达45 MPa,混凝土重量1 700 kg/m3。强度提高的情况下,密度比普通混凝土降低30%,并且降噪效果明显。高强轻质混凝土在工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丁庆军.高强次轻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学位论文,2006,武汉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陶粒轻质高架
轻质高强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关于重芳烃轻质化与分离的若干思考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桥梁限高架缓冲碰撞的结构改造研究
城市高架钢箱梁制作与安装施工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
大掺量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试验研究
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轻质材料弹射模型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