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的设计与应用

2014-03-21吕怀娟陈冬英胡小萍张春梅

护理学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听诊器测血压血压计

吕怀娟,陈冬英,胡小萍,张春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血压监测是临床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帮助确定血压异常程度,判断病情变化,观察用药效果等。正确测量血压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笔者从事血压测量的教学已有近8年,发现初学者最困惑的是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听诊声音的判断。陈红[1]的科研结论也证实,有49.7%的初学者不能掌握动脉搏动音的听诊。在现有的教学中,老师只能对收缩音和舒张音进行描述,至于学生能掌握多少,取决于其悟性;在血压测量的考核中,也无法判定其听音判断的准确性。如果老师通过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判断学生测量的准确性,却无法排除被测者的个人生理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尝试改良了听诊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

听诊器2付,血压计1台,内径6 mm的橡胶软管2根,外径6 mm的人字三通装置1个。通过三通装置,将原有的听诊器由1个听件配1个胸件,改变成2个听件配1个胸件,以达到2人同时听到1个被测量者的血压音。

制作方法:将2副听诊器的耳件与胸件分离,2副耳件分别与2根橡胶软管相连,两根橡胶软管与人字三通的2个接口相连,另一接口与听诊器的胸件相连,另一胸件舍去不用。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与血压计配合使用,可以允许2人同时测量1个人的血压。见图1。

图1 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

2 临床应用

为了验证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和问卷调查。

2.1 测试对象 按着学号顺序,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的护生216名,护生已完成血压测量的学习与操作考核,完成2周的护理基本技术的临床见习以及2周的医院暑假社会实践。

2.2 测试方法 3名护生为1组,其中1名为被试,另2名护生为测试者,测试者使用改良的双人听诊器同时测量被试的血压值,这样每一被试都可得到2个不同测试者测的血压值,然后交换角色,直到3人都被测血压。测试结束后,给每1名护生发放自编的《教学用血压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每个被试的血压数据和调查问卷现场收回。

2.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比较每一被试的2个血压值的差异。采用统计描述法统计学生使用后的反馈意见。

3 结果

每个护生的2个血压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学生对教学用双人听诊器的使用满意,结果见表2。

表1 每个护生的2个血压值比较(n=216,mmHg,1 mmHg=0.133 kPa)

表2 护生对教学用血压计使用情况反馈(n=216)

4 讨论

双人听诊器可以实现血压测量的临床护理教学。以往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断,靠的是纯文字性的描述,常使初学者感到困惑,双人听诊器可以实现老师和护生同时听到被试的肱动脉搏动音,老师可以直接指导护生判断收缩压和舒张压,并由老师控制放气的始和停,明确地告知护生听到的声音是收缩音或者舒张音或是杂音,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护生普遍认为此测血压优于传统方法。同时,老师可以在血压测量的考核中使用此教学用双人听诊器,以助老师判断护生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教学用双人听诊器的出现,使得护生可以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掌握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断,减少了护生在学习中因为不确定而带来的挫折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另外,也可以采用四通将听诊器改造为1个耳件,3个听件,这样就可以3人同时测量1人血压。

[1]陈 红.血压测量教学中学生不易掌握环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A):13-15.

猜你喜欢

听诊器测血压血压计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杀死细菌与病毒—UV紫外线听诊器设计
听诊器设计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听诊器
测血压时别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