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

2014-03-21王侃刘志超

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王侃+刘志超

[摘 要] 《创业管理》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实践环节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影响到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创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的创业意向,挖掘学生潜在的创业能力,促进创业管理及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 创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92-03

0 引言

随着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1]及其随后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使得创业教育深受关注。《创业管理》课程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2],其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锻造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3]。我国的《创业管理》课程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能以知识教育为主,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业实践体验的机会或者创业与个人关联性不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以结课获取学分为目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业管理》课程“教”和“学”环节与实际脱离的状况存在,实践环节和实践环节创新举措不足[5],直接导致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之后,依旧缺乏作为一名潜在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缺乏抵御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有违设置课程的目的。鉴于创业活动的活跃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广泛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进行了《创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希望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创业管理及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的理性创业人才。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1 专业教师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配备创业方面专业教师,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源泉。基于课程的实践性,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创业的基本知识储备,还应具备创业的实际本领,《创业管理》课程教师首先应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模拟实践以及实际实践,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育教学。从教师培养角度出发,应该让专业教师边教学边学习边实践,从教学中找出薄弱点,在学习和实践中将知识体系补充完善,以教学指导实践,以实践完善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方式:(1)结合《创业管理》课程教学举行教师内部教学内容的培训与教学方法的交流,在交流中找问题、促进步;(2)依托学院及学校的合作企业资源,组织企业与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知名企业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创业实践案例讨论与实际技能培训;选派《创业管理》课程教师以到企业挂职或观摩实践活动等形式参与到企业创业与管理中,在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理论性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实践活动锻造并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院每年固定向每位教师发放调研费,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再者,为鼓励教师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学院积极鼓励教师申请企业横向项目,并将横向课题纳入人才考核中,依托科研项目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加大对创业教学的深化,用教学指导创业实践,从实践中提炼创业理论。以具有商业潜力的创业项目为依托积极进行创业以及创业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加创业实践经验,为课程教学提供新鲜的案例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同时这些创业项目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条件。

1.2 校外导师选聘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配备专业教师的同时,加大企业人士“走进来”的合作模式,精心挑选聘请热心的创业者、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作为校外导师,补充《创业管理》课程的师资力量。目前学院已经成立了由创业方面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共同组成的创业导师组,导师组通过举办讲座、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创业教育,具体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学院在2008~2012年期间,共聘请了13名兼职教授,分别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国资委、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广州美东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院所。同时还聘请了4名客座教授,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许德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吕源、意大利费拉拉大学教授Marcco DI TOMMASO、美国德州TCU大学商学院教授Garry D.Bruton。

2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改革与实践

2.1 保持课程内容建设先进性

为使《创业管理》课程适应时代要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教学团队对国内外《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方向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不断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资料,组织编写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努力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以机会导向为教学内容核心,围绕如何识别机会、评价机会、利用机会和创造机会,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编排,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引入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深化教材理论。以教材为纸介,以创业创新和新企业运行为主线,以创业管理的“四基”,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骨架,按主次因素合理安排各章节内容。

2.2 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

课堂讲授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每章节内容都有案例分析,部分案例由教师提供,其余案例由学生分组负责。授课教师重点介绍案例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为了鼓励案例教学,学院设有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华南、面向国内外,为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研究、教学、培训与学术交流提供支持与服务的公共平台。学院设有丰富的案例库,案例库以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企业)为主,含教学案例、研究案例以及现代化创新成果。学院每学期期末开展案例开发立项,并对获奖或入库案例进行奖励。

安排非实物创业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寻找各章节相应的典型创业实例,导入创业案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还原创业情境,思考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形成创业案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展示分组进行,每组按照所选择的创业案例进行创业情境下的模拟演练,学生设计人物和情节,并分角色进行实战演练,通过这种非实物的创业实践仿真,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吸收和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更好地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学院设有企业竞争模拟实验室,配备有SAP、沙盘、商道等软件,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平台可以模拟企业运营。

2.3 课程资源共享与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设

以教师和学生搜集的案例为原始材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案例资源,逐步建立案例库,同时将学生创业实践的实例扩充到教学内容中,不断进行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结合课程内容与案例库,制作多媒体学习资源库,进行资源共享与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设。资源共享与学习平台内容包括课件、案例、习题、参考资料、教学录像与互动交流等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模块通过学习交流、问题讨论、问题解答等环节,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思考、表达自己想法、提出不同意见和方法的平台,使之成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频道。所有资源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以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中,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进行立体化学习,所链接的学习资源库随时更新。学习资源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业实践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有理可依、有法可循、有例可援”,在毕业后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创业问题。

3 课外学习与实践平台建设

3.1 第二课堂探索

除聘请校外导师参与课堂教学外,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创业教育学院的资源,积极邀请成功创业者或知名企业家举办讲座或者座谈,让学生与创业者零距离交流,真实感受来自创业实践一线的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的创业意向,挖掘学生潜在的创业能力。聘请专家学者开设理论前沿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创业管理的前沿发展以及国内外企业管理及运行状况。

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对企业实际实地考察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创业过程有切身体会和认识,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管理知识。

3.2 多元实践平台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搭建了省市政府、风险投资公司和校友各种创业基金支持的合作平台,例如创业教育学院项目基金和华工科技创业基金等,对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进行资助。依托该平台,学院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立项,专业教师与校外导师在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建立创业中心,创业中心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企业创业管理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训练在创业之后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创业及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创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平台:联系并安排学生到创业实践基地实践;学院多次举办创业训练营,训练学生的创业技能;举办创业策划方案大赛和创业微计划大赛;开展创业计划书大赛,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评估、优选;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编制创业计划书、模拟企业运行、撰写创业报告以及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院积极寻求校外企业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华大智库企业服务联盟和互动娱乐创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4 结束语

《创业管理》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管理》课程重要性逐渐凸显,课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70-71.

[2]张莉,张晓璐,王少红.对世界著名商学院创业管理课程的研究及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及百森商学院为例[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5):162-163.

[3]张玉利.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许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08,(4):99-102.

[5]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6-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