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中物理教材英文注释的讨论和建议

2014-03-20胡金朵

物理通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路程定律物理学

胡金朵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9)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之间学术交流也日益密切,我国的中学教材也受到了这股国际化潮流的熏陶.在我国高中物理教材(本文以覆盖率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以下简写为“我国教材”)中,对物理学概念和定律、单位往往以加括号的形式给出其对应的英文,本文称其为“英文注释”,加英文注释可使术语所指的概念更清楚和准确,反映术语在所属专业领域的本质特征.但对于同一个名词的英文注释的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等会给交流带来麻烦,因此教材中名词的英文注释应该加以规范和统一,为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我国于20世纪出版过一些物理学名词英文对照的著作,如1956年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学名词:英汉对照》和198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1](以下称为《物理学名词》).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大部分名词的英文注释和这些著作中的英文注释很吻合,不排除教材编者参考这些著作的可能性.本文将我国教材中概念和定律的英文注释同英美两国的4本主流高中物理教材进行比较发现,我国教材中大部分的英文注释和国外通用教材中的名词相吻合,这体现了我国教材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但研究中还发现,教材中某些概念和定律的英文注释和国外教材不一致,现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2 对某些物理概念英文注释的讨论

2.1 “路程(path)”的英文注释应改成“distance”

《物理学名词》中对“路程”的英文注释是“path”.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2节指出“路程(path)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教材中“路程”的英文注释是“path”.但国外教材如被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认可的2009年第二版教材IGCSE Physics[2]以及《AP physics》[3]关于“路程”的英文书写是“distance moved”.与此相呼应,美国出版社IT’S ABOUT TIME出版的《Active Physics》[4]和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的《Cambridge IGCSE Physics Coursebook》[5]关于“路程”的术语都是“distanc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6]对path的解释有三种:

(1)A way or track that is built or is made by the action of people walking.

(2)A line along which sb/sth moves.

(3)A plan of action or a way of achieving sth.

根据这三种解释,最接近“路程”的是第二层意思,但解释中并没有“行程距离”的意思,因此“path”译为“路径”更加贴切.再看“distance”的第一层解释“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two places or things”就是“两地的距离”的意思.因此,“路程”的英文注释为“distance”更加合理.

2.2 “重力(gravity)”的英文注释应改为“weight”

《物理学名词》中“重力”的英文注释是“gravity”, “重量”是“weight”, “引力”是“gravitation”.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节指出“重力(gravity)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教材给出重力英文注释“gravity”,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是G=mg.这和《物理学名词》相吻合.但在《Active Physics》等三本教材里面,重力的英文表达是“weight”,与此相对应的公式是W=mg.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7]一书中通过对行星的运动的研究得到:That there is a power of gravity pertaining to all bodies, proportional to the several quantities of matter which they contain.这里的“gravity”就是后来的“万有引力”. 因此,“gravity”翻译为“万有引力、地心引力”比较恰当.而我们知道,因为地球的自转,“地心引力”在大小和方向上都不能等于“重力”,所以不可以将重力的英文注释写作“gravity”,而“weight”可以译作“重力”和“重量”.

3 对部分物理定律英文注释的讨论和建议

物理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或状态的可测量量的数学表达,是在科学界公开发表和被广泛验证的理论.物理定律的命名一般有两种,第一类是以发现定律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例如胡克定律、牛顿定律;第二类是以高度概括内容的方式命名,如能量守恒定律.我国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对这些定律的命名存在以下问题:

(1)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物理定律的英文注释都漏写了“’s”.

(2)对于第二类定律,则出现两种不同形式的命名方式.

3.1 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物理定律的英文注释应加上“’s”

《物理学名词》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英文注释是“Newton first law”,和人教版必修1中的英文注释是一致的.但在《Active Physics》、《AP physics》等教材里面,写法是“Newton’s first law”.与之类似的有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等,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写法和国外中学物理教材以的写法分别是 “Newton second law”“Coulomb’s law ”等等.

几乎与人名有关的定律,我国教材中都没有“’s”,此处只列举上述几条.在英文语法里,“’s”可以认为是中文里面的“的”,例如“Newton’s law”可以理解为“牛顿发现的定律”.发现物理学定律的人多是国外的科学家,因此他们命名在前,我国翻译在后,因此,“sb’s law”才是“某人发现的定律”的真正的英文表达.

3.2 以概括内容方式命名的物体定律的英文注释应该具备统一的格式

以概括内容方式命名的物体定律的英文注释有一个很普遍的英文句式,即“law of sth”如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机械能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在这整齐的背后有一个例外,就是《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的反射定律,教材中将之写成直译的形式“reflection law”,与之类似的是折射定律“refraction law”,这与《物理学名词》的英文注释相吻合,但国外教材上仍然保持“law of reflection”的句式.

4 总结和建议

经过查证、讨论、思考以后,笔者对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中概念和定律的英文注释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 教材中概念和定律的英文注释应该和国际上通用教材保持一致

随着近年来留学人数的增多和留学人群的低龄化,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对学生的语言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材中概念和定律的英文注释和国际通用教材保持一致有以下益处.

(1)可以减少写法差异带来的不便.物理教材中的英文注释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恰当的英文注释会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同一名词的不同英文表达也会给国际上学术交流带来阻碍.

(2)有利于国际性考试的公平竞争.国际性考试依据的是国际通用英文教材,我国教材中英文注释和国际教材的不一致将导致我国考生处于弱势地位.

4.2 关于定律的内容应该附有英文注释

教材中的所有定律名称都附有英文注释,更为核心的定律内容却没有英文注释.加上英文注释有以下益处:

(1)原汁原味的英文定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定律的内容.目前国内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定律中附上英文注释有利于学生理解定律的真正内涵.

(2)定律内容的英文注释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接受国外的教育已经不再是罕见的事情,提前接触到这些定律的英文更有利于其在国外课程学习的吸收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 Tom Duncan, Heather Kennett.IGCSE Physics.U.K.:Abingdon:Hodder Education,2009

3 Jona S. Wolf.AP Physics.U.S.A.:Barron’s,2011

4 Arthur Eisenkraft.Active Physics.USA: Armonk, N.Y.:IT’S ABOUT TIME,2003

5 David Sang.Cambridge IGCSE Physics Coursebook.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6 Sally Wehmeier.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60

7 艾萨克·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节选).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

猜你喜欢

路程定律物理学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多走的路程
美食物理学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