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耳针疗法

2014-03-20王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耳针耳轮选穴

王杰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浅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耳针疗法

王杰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耳针疗法;耳穴;耳廓

耳针,是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广,操作方便,对疾病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五邪》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灵枢·厥病》记载:“耳聋无闻,取耳中。”历代医学文献也有用针、灸、熨、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这都充分证明了耳穴的学习对学生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然而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问题难以突破,如:耳穴的表面解剖属于新知识点,耳穴的定位及主治非常复杂,难以记忆,对耳穴的选穴原则及操作方法掌握不熟练,对耳针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不够重视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默契配合,方法得当,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 生动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索耳穴知识的欲望

引入教学内容的例子很多,如:同学们在放学路上有没有看到许多小朋友耳朵上粘着胶布?在未学本节课之前大家或许会误认为这是“00后”或“10后”的一种新潮装扮,学了这节课你就明白粘胶布的作用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甚至会对孩子们所贴的耳穴进行分析,如贴的这些穴位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可以治疗什么疾病?有哪些操作方法?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应用呢?例子可以生动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和现实模特相结合,让学生熟练掌握耳廓表面解剖结构的定位和作图方法

首先,让学生把耳穴的结构图临摹3遍,然后教师找一名学生做模特,在这位学生的耳朵上将耳轮、耳轮结节、耳轮尾、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三角窝、耳舟、耳屏、屏上切迹、对耳屏、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垂、耳甲、耳甲腔、耳甲艇、外耳门一一指点出来。然后给班内学生(两人一组)布置任务:分别在对方的耳朵上将耳廓的结构指出来。遇到问题及时举手,教师当堂解决。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现象,既能将解剖部位熟练地指出来,又能轻松地学会画耳朵的平面图,为下一步学习穴位的定位夯实基础。

3 采用取类比象教学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根据法国医生P.Nogier1956年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依图所示:头朝下,所以与头面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垂,与上肢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舟,与躯干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轮体,与下肢有关的穴位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消化道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胸腔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甲腔,与腹腔有关的穴位分布在耳甲艇,其余规律性不太强的穴位随用随记,当堂掌握。

(1)依规律分步讲解,先让学生将手高高举起,从上往下的部位为:手指、手腕、肘关节、肩关节、锁骨。然后把耳舟分成6份,除肩关节比较大需占两份外,其余部位各占一份。从上往下指导学生在搭档耳朵上准确指出。

(2)指挥学生把下肢抬起,从上往下依次为:趾、跟、踝、膝、髋,分别位于对耳轮上脚,让学生看看自己的下肢、趾和跟位于同一平面,所以把对耳轮上脚分为5部分,最上面一部分分两份,坐骨神经贯穿整个下肢,所以分出来,与臀共同安排在对耳轮下脚,从上到下分两部分。

(3)让学生在对耳轮体上将自己的躯干分段,躯干分为腰骶椎、胸椎、颈椎,分别对应腹、胸、颈,教师只需点出将对耳轮体前后分为6部分,学生便可轻松地将这6个穴位准确定位。

(4)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消化系统的组成:口、食道、贲门、胃、十二指肠、小肠、阑尾、大肠。这些穴位均规律地分布于耳轮脚周围。学生只需对耳轮脚进行分段便可指出。

(5)按照三焦分部法,上焦的心、肺、气管分布在耳甲,中间为心,心的三面环肺,靠近外耳道的一面为气管;中、下焦的脾、肝、胰胆、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分别按顺序排列在耳甲艇的上半部分,并叮嘱学生不要忘掉艇角位于耳甲艇头部。

(6)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对于其他规律性不强的散在穴位总结一个比较好的记忆方法。

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突破耳穴记忆过程中出现的瓶颈,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迅速记住耳穴的组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类整合知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及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4 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耳穴探查

因为经络在临床应用中有说明病理变化和指导辨证归经的作用,所以耳廓上耳穴部位的阳性反应点既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必须进行有效的穴位探查。指导学生采用望、压、查3种方法。所谓望,即观察耳廓皮肤有无变色、变形;压,即用探棒在疾病相应部位,由周围向中心施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查,即用耳穴电子探查仪,探测有无电阻值降低、电流增大而形成的良导点。

5 督促学生熟记耳穴的选穴原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临床应用的关键是掌握选穴原则。只有将选穴原则牢记于心,才能在疾病的治疗中选择合适的配穴组方。耳穴的选穴原则如下。

5.1 按部位选穴法

即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肩周炎取肩穴。

5.2 按辨证选穴法

即根据中医学理论辨证选取相关穴位。如眼病选肝穴,失眠选心穴,脱发选肾穴。

5.3 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法

如神经衰弱选皮质下穴,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等。

5.4 按经验选穴法

如刺激耳中穴有止呃逆的作用,神门穴有止痛镇静的作用,耳尖有降压和退热的作用。

通过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指导学生正确选穴。

6 趁热打铁举一个处方示例,让学生明白方义,学会举一反三

如腰痛时取腰椎、骶椎、肾、神门4个穴位。腰椎、骶椎为按部位取穴法,肾为腰之府,为按辨证取穴法,刺激神门穴止痛镇静,对腰痛有奇效,属于按经验取穴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高血压和胃痛的处方并给出方义。

7 介绍耳穴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学生眼高手低

待学生操作内容掌握后,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两人一组,以已完成取穴的高血压和胃痛为实例,进行毫针刺法和压丸的操作,将理论知识彻底转化为实际操作。

通过对耳穴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耳穴的解剖结构和穴位的定位方法,而且掌握了选穴原则、取穴方法、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更重要的是能将理论知识随堂转化为实际操作,避免了眼高手低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G421

B

1671-1246(2014)23-0043-02

猜你喜欢

耳针耳轮选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耳廓无创矫正对婴幼儿耳轮粘连的疗效分析
对侧耳舟软骨游离移植联合耳后乳突皮瓣修复长段耳轮缺损的临床体会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
耳穴按摩健康三招
腰腿痛可常搓揉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