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温除热法源流与实质探讨

2014-03-20陈涤平李文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阴火热法李东垣

陈 新,陈涤平,李文林

(1.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

甘温除热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小建中汤等著名方剂均是该理论的经典实践。“补土派”代表李东垣著有《脾胃论》,该书论述了“甘温除大热”理论,并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名方,从而将这理论进一步推向临床。在现代中医临床过程中也不乏甘温除热法的应用,但因历代对于甘温除热理论认识的差异,临床多从方剂出发,而忽略了制方原理——甘温除热,对于甘温除热的理论依据、除热机制及具体适应证等不甚明晰。故笔者搜集整理了大量前辈研究的文献资料,汲取了历代医家对于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加以总结归纳,以使甘温除热法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

1 甘温除热的源流与涵义

甘温除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焦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热淫于内,甘以泻之”。《伤寒论》中作为群方之魁的桂枝汤,堪称甘温除热法的第一方,桂枝汤主治营卫不调的病证,究其机理实为调理脾胃,正是运用了甘温之药退营卫不调所致之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指出“虚劳发热”的症状为“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创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金元名医李杲在《脾胃论》阐释“阴火论”,而创补中益气汤,以甘温之药补益脾胃,升其阳气,从而使“阴火”收敛,热证清除,甘温除热法始为完备[1]。这便是甘温除热的起源、发展与成熟过程。

甘温除热法是应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中气下陷,元阳不振,后天水火升降失调或气虚,气血两虚,体虚(气虚,阳虚),外感等所致的阳损及阴,出现发热表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反治法,即热因热用[2]。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中不乏甘温除热之运用,如《金匮要略心典》云:“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故小建中汤用甘草、大枣、胶饴之甘温建中而缓急;生姜、桂枝之辛温以通调卫气;重用芍药之酸甘,滋阴敛营,目的在于建立中气,调补脾胃,则寒证自消,热证自除。”[3]

2 甘温除热法的实质

2.1 甘温除热的理论依据 甘温除热法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为基础,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小建中汤治疗虚劳烦热的启示下,提出“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愁,劳逸过度,而损耗元气。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两不立,一胜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4]

甘温除热之热,是针对假象而言,它不同于正治法热病现热象、寒病现寒象所采用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甘温的药物补气升阳以治疗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证。李东垣说:“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对于气虚发热,既不能用发散药耗气伤津也不能用清热解毒药寒凉削伐,更不宜用滋阴降火药滋腻碍脾,只能通过补气升阳、调理脾胃,使元气逐渐充盛则阴火自然下降,这就是甘温除热的理论根据[5]。

2.2 甘温除热的“热”之成因及特点 人体的元气与阴火在正常情况下是保持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脾胃为元气滋生之源,脾胃健运,元气充沛,阴火敛藏于体内,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当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等因素导致脾胃损伤时,可使元气亏虚,阴火失去制约就会在体内肆虐,而出现内伤热中证,即通常所谓的气虚发热证。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6]。

内伤发热的特点是患者平常怕冷,活动后会有躁热,休息后又恢复到怕冷的状态。怕冷的时候多,躁热的时候少[7]。李东垣认为:“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燥热。”[4]因此可以看出李东垣认为阴火的特征[8]是:①内伤之火;②下焦之火,元气之贼;③因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由生。甘温除热法治疗诸般发热,其所治之发热,非阳明经证、腑证及春温、暑温、冬温等实热之证,亦非阴虚、血虚等虚热之证,其所治者,乃气虚、阳虚所致之发热。气虚、阳虚所见之发热,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表现不同,常见低热,时发时止,且手心热甚于手背,不同于外感之手背热甚于手心。亦有高热,见蒸蒸发热,热势不休并汗出者,但必兼有气短乏力,语声低怯,面色无华或黯淡,精神萎,食欲不佳,大便常溏薄,脉虚大或虚数无力[9]。

2.3 甘温除热机制 脾胃气虚,可生大热,历代医家对此有3种主要共识:一是脾胃气虚导致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谷气不行,混于胃中,郁而生热;其次是由于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导致阴火上冲,阴火伤及生发之气,日渐煎熬,导致血虚,血虚则气无所附,引起虚阳亢奋而外浮发热;三是脾胃之气下流,谷气不升,无阳以护其营卫,营卫不和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甘温除热实乃治本固正之法,并非甘温本身即能除大热也[10]。甘温所除之热,既非真热,亦非假热,而是属于机体功能失调所致[11]。

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以甘温除热,是以黄芪、人参、甘草、白术为主大补脾胃之元气,脾胃元气充足,而阴火自降[12]。甘温除热是一种治疗方法,凡方中有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等味,或方中组成合乎味甘性温者皆属之。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6]。

甘温除热的机制,历代医家均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柯韵伯总结得很好,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开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气,且可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甘入脾胃,温阳益气,甘温剂者,即温补脾气之剂也,通过对脾胃阳气的补养,对升降出入的调整,使人体元气充沛,增强抵抗力,阴阳平衡,则热象自除[13]。

甘温除热法的结构应由以下三方面[14]组成:①温补中气,即用甘温补气;②调整升降出入,消除由气机、气化失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③消除各种致热的病因。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尔。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15]

3 甘温除热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从而累及肺卫和元阳。因此,肺卫气虚和脾肾阳虚之发热,皆可考虑用甘温除热之法,正体现了《内经》中“虚者补之”“劳者温之”的治则。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发热证,必须以发热伴有神疲乏力等脾气亏虚、清阳不升的症状作为辨证要点,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则不是使用此法的适应证。所谓“有是证则用是药”,临床上运用甘温除热之法不必局限于内伤杂病,在外感热病中凡具备阳气虚损,均可大胆使用甘温药物[16]。

北宋名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创立了白术散,又称七味白术散,是由人参、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七味药组成的甘温之剂,具温脾健胃之功效,使中气得复升降之权,则虚热自退。清代名医叶天士不仅重视滋养胃阴,也非常重视甘温除热法的应用。在《临证指南医案·虚劳》121个病案中,运用甘温除热一法者就有19案。叶天士不仅根据病情,多处采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人参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以建立中宫,温运脾胃,而且巧妙地运用生脉四君子汤、归芍异功散、麦门冬汤去半夏等平补脾胃,并佐以甘凉濡润之品,治疗脾胃元气耗伤之内伤发热证[17]。

当代名医朱良春常选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劳倦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等)及气虚,或气血两虚,或气血两虚兼夹外邪发热,兼夹瘀血发热等。正如当代名医邓铁涛指出:“对于虚实夹杂之证,除了可采用李东垣主张的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重轻,累及脏腑之多寡,兼夹证之有无等而辨证加减,灵活运用甘温除热法,其用方并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汤。”故临床亦有用七味白术散、建中汤类、桂枝汤类、四君子汤类及归脾汤类等甘温除热[6]。

现代研究[13]表明,补中益气汤之所以能甘温除热、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因为补中益气汤对平滑肌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抗低氧、增强体力、改善蛋白质代谢、抗贫血等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补中益气汤在治疗虚热感冒、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气虚发热方面,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现代药理研究[18]也表明,甘温药除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功能外,还同苦寒药一样,具有直接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及抗炎作用,如黄芪、当归、肉桂、红参、甘草等甘温药均有一定抗感染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甘温除热的立法依据来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其“热”因气虚、阳虚所致,本质属于寒,表象为假热,即真寒假热,因脾胃元气亏虚、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清阳不升、湿浊下流、下焦郁而发热,抑或中焦化源不足而致心血不足、心火独亢。甘温之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温补脾气、调节气机、补气升阳、调理脾胃,使元气逐渐充盛,清阳得升,浊阴下降,阳升阴长,阴阳相维而热自退。临床应用该法的辨证要点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纳呆便溏等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湿浊下注的症状,该法适用于脾胃阳虚、中气下陷、水火升降失常或气虚、气血两虚、体虚(气虚、阳虚)、外感等所致的阳损及阴而出现发热的病证,现代临床更是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急性和慢性发热证,如产后高热、药物热、感冒发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热等属内伤虚热者。

甘温除热理论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益中气祛余热法、健脾清肝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法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更趋完善与实用。故抓住补脾胃、益气血、调脏腑阴阳则热象自除。

[1]王雪利.甘温除热法小议[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45.

[2]李宗民,孙晓莉.甘温除热法及其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0,30(7):571.

[3]李克光.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63.

[4]莫静.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探析[J].四川中医,2012,30(9):30.

[5]刘妍,沈玲.浅谈“甘温除热”[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7(3):30.

[6]杨丽.甘温除热法探幽[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391.

[7]傅骞.从阴火的病机解析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95.

[8]张彦卿,黄晓青.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医研究,2010,23(6):7.

[9]刘玲,孙维峰.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0,27(5):401.

[10]董成义,丁荣宽.甘温除热法临床辨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2):41.

[11]刘向津,杨强.浅议李东垣甘温除热法[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4):53.

[12]杨频,张元澧.“甘温除热”法用于补中益气汤中的治则探讨[J].甘肃科技,2005,21(12):195.

[13]沈培红,陈君峰.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热验案[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6):432.

[14]齐凯春.甘温除热法运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5):1633-1634.

[15]朱建丰.浅谈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大热[J].光明中医,2011,26(10):2131.

[16]陈本川.甘温除热法治疗持续性高热的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8,39(10):21.

[17]周超凡,潘丽萍.甘温除热法溯源[J].中医杂志,1992,203(4):10.

[18]李群,吴昌林,谢士军.甘温除大热治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03.

猜你喜欢

阴火热法李东垣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浅析“阴火”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在雷公藤红素微乳制备中的应用
李杲“阴火”学说之我见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氯化亚铜
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
N,S共掺杂纳米TiO2∶水解-溶剂热法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低温溶剂热法制备5V级性能优异的LiCr0.2Ni0.4Mn1.4O4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