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4-03-20符虎刚钟松林

微生物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实食用菌栽培

王 翾, 符虎刚, 钟松林, 杨 蒙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77)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王 翾, 符虎刚, 钟松林, 杨 蒙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77)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从《食用菌栽培技术》“理实一体化”教材与教案的编写,“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完整性的实施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创建,前沿性知识教学的充实,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措施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理实一体化;食用菌栽培;实践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理论与实践课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

1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实一体化”实施的必要性

食用菌栽培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门技术,在高等农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食用菌栽培课程是一个连续性、实践性、完整性非常强的能力课程,其教学过程依据生产过程中的栽培季节的确定、栽培前的准备、栽培料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摘等环节,缺一不可,形成相互联系的一个教学和生产的整体。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摆脱了枯燥的说教,以实际动手和动脑的操作训练,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以笔者多年的经验,《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除了要抓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训实习基地“两化”建设外[1],还需解决、协调、处理好以下的问题。

2 《食用菌栽培技术》“理实一体化”的实施

2.1“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现有的教材多为传统教育方式下的产物,内容编排以理论教学为主,严重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教材。

2.1.1 切合实际 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师资、教学场所及学生的就业岗位动向等情况,组织校内教师、校外指导员及专家,周密研讨,编写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应围绕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理论知识在职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支撑实践知识,并通过不断的职业实践逐步将实践知识上升到理性角度的思维[2]。

2.1.2 切合时代 教材的内容避免过于陈旧,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如在传统《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材中,没有工厂化栽培模式和栽培理念的介入,造成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化栽培企业时,呈现出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实践操作依据不够、融汇贯通不了的局面。

2.1.3 切合每节课教学方式 “理实一体化”并非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简单的组合,教材应体现一节课的重点目标、教学的组织方式、设备的种类数量及分组应用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确定哪些部分以何种教学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升华等。根据每节课内容、目标要求,教学的组织会不尽相同,所以,校本教材的编写需集结多个老师的心血,编写完后,要先演练,以确保质量。

2.2注重“理实一体化”教案的编写,扮演好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的角色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是打破原有的只注重理论教学的陈旧模式,旨在通过课堂的实践参与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融汇贯通,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包括:理论讲解、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操作、教师点评、师生互动、教学考评等环节,强调在一个子项目的教学里贯穿好“教、学、做、评”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2.2.1 教案内容 教案内容除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外,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要求简单、够用,避免大量堆砌。理论知识内容不是教案中的重点,重点在于教学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包括课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中应强调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难点和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处理、根据各个学生特点应怎样分组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性、思考题和课外作业应怎样能够反映课程内容的重点等。

2.2.2 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的编排中,要明确先进行哪一环节,后进行哪一环节,每一环节要进行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等都要合理安排,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避免由于过多的操作练习使一节课由“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成实验操作课,或教学尺度没把握好,又变成教师为主的理论教学课,再或者教学时间没掌握好,致使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没完成。为此,教案的编写以组织为主,既要有质量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有质量完成操作能力的训练。

2.3创建合理的教学场地,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

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达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一性,据此发挥在实践教学中消化、理解、提升理论知识的作用。这里很重要一点是要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要求,又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包括既有相应的理论讲解场地和对象,又有相应专业设备和教学环境,即“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实训基地的配备。为此,要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室的构建和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室可以是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安全因素和实践环境原因,切不可用普通教室作为临时的实践教学场地。《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如培养料配置、装瓶(袋)、灭菌、接种等部分可以设计在相应的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而发菌、出菇管理、采摘等环节的教学相应设计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因为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毕竟不同于大生产下的大棚或自然的环境条件。

2.4合理组织以项目为基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保证实践教学完整性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践课教学的间断性、局部性与生产实际要求的连续性、完整性矛盾突出。食用菌栽培过程主要有如下环节:培养料配置、装瓶(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3],由于正常上课时间的约束性以及操作、季节和食用菌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要求,理论和实践部分很难统一在一个时间和空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比如,栽培袋的发菌管理历时较长,而其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也仅仅只有4个学时左右,在此情况下,理论和实践可以分分合合,一方面保证理论课每一模块在课堂上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实践管理安排学生利用课余进行,并适时安排进行现场理论和实践指导,达到理实的融合。

食用菌栽培的季节性和项目教学的完整性,往往要求齐头并进同时安排好几个项目的教学,这样难免项目之间在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上会有重叠,如果教学安排不慎就会影响到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据此,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设置项目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品种作为各小组的研究项目。在具体教学时,可以以一种或一类食用菌的生产为主,辐射、对比讲解其他食用菌的生产,不但解决教学中项目的重叠、穿插和执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学期结束时理论与实践教学都会完整的结束,从而能够扎实完成每一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5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2.5.1 另一种形式的课前预习 如果在教学时只是简单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来说,教学效果维持时间不长。但学生虽然对于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却喜欢动手。如果让学生融入到这门课中,感觉自己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主人,这节课教学的好坏有自己的一份,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每节课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下一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值日的学生务必准备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上课所用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包括这组针对下节教学内容所制的一个PPT和教学操作部分所需的工具。学生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熟悉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准备好教学材料。学生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进行课程交流,学生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扎实自学的过程。这个值日的过程不但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学生和这门课的距离,而且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2.5.2 课堂教学的用心组织 适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动脑,多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除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外,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适时设置一些实践探讨的问题。如在学生顺利进行了平菇的组织分离后,老师拿出金针菇让学生进行组织分离,结果好多学生就会用平菇的组织分离方法,但很明显效果不好,这时老师可以从组织分离的操作要点及金针菇的形态特征进行启发,也可先让学生动手探讨、回去思考、查资料,下次上课再给出答案。

2.5.3 改变专业课外活动形式 食用菌的种类繁多,栽培环节细节各异,而学生在课堂所学只是基本的栽培管理方法,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补充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课外以教师为主的专业报告就成为学生获取食用菌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由以往教师作报告的形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探讨,学生分组自查资料,确定讨论话题,进行发言辩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件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的专业提升打下基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6充实前沿性专业科技知识教学,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即是理论内容的执教者,又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教学内容是否新颖,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影响[4]。社会上,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很快,课堂中引入专业最新技术成果和专业发展动向,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专业前沿科技,掌握最新食用菌发展动态,并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教师前沿科技知识的获得,一方面需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关注、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创造条件,每年安排教师出去学习或下企业进行锻炼,以便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紧跟时代的步伐。

2.7加强实训实习,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

“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扎实功底的形成,是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种岗位工作环境的一个基础。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食用菌栽培工艺更新很快,要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除抓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实训实习基地“两化”建设外,还需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实训实习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实施。

2.7.1 课外劳动实践服务 学生在基础部分掌握扎实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服务,“零距离”接触新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融汇新技术的原理。在此过程中,要强调实践服务至始至终,尽量每个生产环节都积极主动参加,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自己有触动的问题要详细记录。

2.7.2 培养自主创业能力 鼓励学生在校食用菌生产基地承包菇房,从开始生产设计、动手实践、产品推销、成本核算,到总结经验、写创业规划书,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每一环节得到真真切切的锻炼。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夯实了实现创新技术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得到升华。

2.7.3 校外实习跟踪制 在食用菌生产季节,安排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让学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接触、学习使用新工艺。但一个月时间还不能完成食用菌的一个生产周期。为此,实习后要及时联系基地指导老师,或利用业余时间实地观察。多进行实习后的跟踪,对前期的实习效果进行反馈,并把后期实践锻炼贯穿完全,有利于上岗后对各生产环节熟练掌握,实现“零距离”上岗。

3 结 语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要求很强的课程,结合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提出并开展了本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直观,实践力度大,学生学习轻松、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案的编写、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保证实践教学完整性、充实专业前沿性教学、保证学生“零距离”上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李真,刘向蕾.从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探讨基地两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326.

[2] 宋连喜.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2):31-33.

[3] 张党省.项目教学法在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726-12728.

[4] 马瑞霞.高校《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1):112-114.

"TheoryandPracticeIntegration"inTeachingPracticeandExplorationof"EdibleFungiCultivationTechnology"Course

WANG Xuan, FU Hu-gang, ZHONG Song-lin, YANG Meng

(Dept.ofBio-Engin.,Xi′anVocat′l&Tech.Coll.,Xi′an710077)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TAPI) pedagogy is a teaching mode that fuses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ogether. In this article the TAPI pedagogy was excogitated from the compil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plans of "EdibleFungiCultivationTechnology", the implement guarantee of the integrity of TAPI teaching, the place establishment of TAPI pedagogy, the repletion of cutting-edge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he step enhancement of the students to take up a job within "zero distan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TAPI pedagogy of "EdibleFungiCultivationTechnology"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PI pedagogy;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xzy2013JG01)

王翾 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与育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Tel:029-81327791,E-mail:wangxuanran@126.com

2013-11-14;

2013-12-10

Q939.96;G642.0

B

1005-7021(2014)04-0109-04

10.3969/j.issn.1005-7021.2014.04.023

猜你喜欢

理实食用菌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油麦菜栽培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自然栽培的味道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