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山羊寄生虫4种新记录虫种概述

2014-03-20董保豫犹银俊黎桂云吴永银王兴辉陈波覃

养殖与饲料 2014年9期
关键词:寄生虫宿主山羊

董保豫犹银俊黎桂云吴永银王兴辉陈 波覃 倩

1.贵州省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2.贵州省独山县疫控中心,贵州独山 558200;3.三都县疫控中心,贵州三都 558100;4.都匀市疫控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5.长顺县疫控中心,贵州长顺 550700;6.荔波县疫控中心,贵州荔波 558400

贵州省山羊寄生虫4种新记录虫种概述

董保豫1犹银俊1黎桂云2吴永银3王兴辉4陈 波5覃 倩6

1.贵州省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2.贵州省独山县疫控中心,贵州独山 558200;3.三都县疫控中心,贵州三都 558100;4.都匀市疫控中心,贵州都匀 558000;5.长顺县疫控中心,贵州长顺 550700;6.荔波县疫控中心,贵州荔波 558400

为全面了解黔南州规模化养殖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县市中心,对全州十二县市90个规模养羊场的山羊开展寄生虫调查。共解剖山羊1 440只,收集虫体2 416条,经鉴定虫体有33种。其中全沟硬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和棕尾别麻蝇蛆等4种寄生虫虫种是贵州省首次报道的新记录。应该将其列为寄生虫防制计划的主要虫种,加以研究和制定具体防制措施,保障我州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山羊;寄生虫;新记录;概述;防制

2012~2013年,为全面了解黔南州规模化养殖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完成《黔南民族地区规模养羊寄生虫病调查与防制技术研究》项目,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县市中心,对全州十二县市90个规模养羊场的山羊开展寄生虫调查。项目共组织1 230余人次,采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收集虫体、采集血清检测血原虫、采集粪便检查虫卵等方法,共解剖山羊1 440只,采收集血清2 840份、粪便2 880份、寄生虫虫体2 416条。经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室鉴定,虫体分属6纲、10目、17科、22属、33种。其中全沟硬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和棕尾别麻蝇蛆4种寄生虫虫种是贵州省首次报道的新记录。

1 新记录虫种形态、生活习性及危害

1.1 全沟硬蜱

属小型蜱,中等体长,未吸血个体约长2.5~3.5mm。假头基腹面的耳状突钝齿形。第1对足基节具一细长的内距,雌虫足基节Ⅰ内距的末端达基节Ⅱ的前1/3,雄虫的内距略微超过基节Ⅱ前缘。雌虫盾板椭圆形。雄虫假头基腹面后向后凸出呈圆角[1]。主要分布于东北、山西、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北、山东、宁夏、甘肃等省区。全沟硬蜱发育过程有卵、幼蜱、若蜱和成蜱4期。该蜱的宿主较广泛,约206种,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动物,也可侵袭人体。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属三宿主蜱,幼蜱、若蜱、成蜱分别寄生于3个宿主。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如寄生在动物的颈部、耳后、眼部、腋窝、大腿内侧、阴部、腹股沟等处。全沟硬蜱的自然栖息场所在草根和树根周围、地表缝隙、土块下、枯枝落叶中。全沟硬蜱的危害主要是叮咬皮肤吸血和传播疾病(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细菌)[3](图1)。

图1 全沟硬蜱

1.2 长角血蜱

属小型蜱。无眼,有缘垛。假头基矩形。须肢外缘向外侧中度突出,呈角状,第二节背面有三角形的短刺,腹面有一锥型的长刺。口下板齿式5/5。基节Ⅱ-Ⅳ内距稍大,超出后缘。盾板上刻点中等大,分布均匀而较稠密。寄生于牛、马、羊、猪、犬等家畜。三宿主蜱。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成虫4~7月份活动,6月下旬为盛期;若虫4~9月份活动,5月上旬最多,幼虫8~9月份活动,9月上旬最多,以饥饿若虫和成虫越冬。主要生活于次生林或山地,分布于我国大多数省区。长角血蜱的危害同全沟硬蜱一样[1](图2)。

图2 长角血蜱

1.3 残缘璃眼蜱

大型蜱。须肢窄长。盾板表面光滑,刻点稀少,眼相当明显,半球型,位于眼眶内。足细长,褐色或黄褐色,背缘有浅黄色纵带,各关节处无淡色环带。雄蜱背面中垛明显,淡黄色或与盾板同色;后中沟深,后缘达到中垛;后侧沟略呈长三角形。腹面肛侧板略宽,前端较尖,后端圆钝,副肛侧板末端圆钝,肛下板短小,气门板大,曲颈瓶形,背突窄长,顶突达到盾板边缘。雌蜱背面侧沟不明显;气门逗点形,背突向背方明显伸出,末端渐窄而稍向前。主要寄生于牛,在马、羊、骆驼等家畜也有寄生。二宿主蜱。主要生活在家畜的圈舍及停留处。1年发生1代。在内蒙古地区成虫5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现,以6、7月数量最多,成虫在圈舍的地面、墙上活动,陆续爬到宿主体表吸血。交配后,饱血雌虫落地产卵。至8、9月间,幼虫孵化,爬到宿主身上吸血。尔后蜕变为成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一些省区。在我国已证实它是环形泰勒虫病的传播媒介[1](图3)。

图3 残缘璃眼蜱

1.4 棕尾别麻蝇蛆

是由棕尾别麻蝇的成虫将胎生幼虫产在羊的耳内及体表,导致局部继发感染、炎症,造成羊食欲不振、不安、发热、消瘦、发育不良的一种蝇蛆病。棕尾别麻蝇种群大,分布广,在我国(除新疆外)都有分布。棕尾别麻蝇成虫发育性成熟交配后,受精卵在雌虫体内发育成熟,并在体内孵化,遇到合适的生长条件产出,产出的幼虫为1龄幼虫,经2~6 d发育为3龄幼虫,经2~4 d离食期进入蛹期,经7~22 d的蛹期最后羽化[4](图4)。

图4 棕尾别麻蝇

2 新记录虫种的调查结果

全沟硬蜱在黔南州的三都县发现,感染率为0.06%,感染强度2条;长角血蜱在都匀、独山、荔波、瓮安等县市发现,感染率为0.55%,感染强度2~30条;残缘璃眼蜱在福泉、龙里2县市发现,感染率0.13%,感染强度为4~7条;棕尾别麻蝇蛆在贵定、长顺2县发现,感染率0.06%,感染强度为5~9条。

3 结论与建议

1)此次调查发现的全沟硬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和棕尾别麻蝇蛆4种山羊寄生虫,通过省科技情报所查新确认(科技查新报告2014520010400)为贵州新记录山羊寄生虫虫种。

2)此次调查发现的山羊新记录虫种,特别是全沟硬蜱、长角血蜱等原来都是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现在贵州黔南发现,造成新虫种侵入的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千万只羊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养羊,大量从疫源地调运种羊,调入羊只未严格执行申报、隔离、驱虫等防疫措施;二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物流频繁,由于经济利益驱使,部分业主从疫源地长途贩运动物、动物产品到本地加工销售。

3)动物体外寄生虫,特别是蜱类,可传播多种疾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报道,全世界每年由蜱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亿美元[5~6]。因此,我们应将其列为寄生虫防制计划的主要虫种,加以研究和制定具体防制措施,保障我州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4)山羊体外寄生虫的防制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首先,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其次,定期药浴和消毒,每年在春夏、秋冬交接之季对全群羊进行2次以上药浴或全群注射伊维菌素,同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清理,将粪污集中采取堆积发酵的生物消毒措施,对圈舍、通道等喷洒“倍硫磷”等杀虫药物,以达到控制和消灭病源的目的。

5)在今后开展种羊调运的活动中,应该严格执行2010年农业部令第14号《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跨省调运种羊到达输入地后,应该在指定隔离场内进行隔离观察,时间30~45 d,隔离期间采取必要的驱虫、消毒、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隔离观察合格的才能混群饲养,避免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入。

[1] 肖芳萍,周思旋,董凤仙.贵州山羊的主要寄生虫病及其防控中存在的问题[J].贵州畜牧兽医,2011,35(4):17-19.

[2] 郑培宏,张传玲,徐萍,等.全沟硬蜱的习性危害及防治[J].山东林业科技,2008(4):34-36.

[3]汪海洋,时燕薇,刘小山,等.不同温度条件下棕尾别麻蝇的生长发育及其在法医学上的意义 [J].环境昆虫学报,2010,32(2):166-172.

[4]邓国藩等.中国经济昆虫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014-07-02

董保豫,男,1963年生,高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寄生虫宿主山羊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