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城乡社区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与干预

2014-03-20徐昕卓严小惠姚苏宁李生健周舜辉杨世忠孙忠敏何佳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购药知晓率问卷

徐昕卓,严小惠,姚苏宁,李生健,周舜辉,杨世忠,孙忠敏,何佳

宁波市城乡社区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与干预

徐昕卓,严小惠,姚苏宁,李生健,周舜辉,杨世忠,孙忠敏,何佳

目的探讨改善社区居民合理用药认知和行为的路径。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用药安全现状,了解8个抽样城乡社区居民用药知识、特殊人群用药和OTC应用情况等,对4个干预社区采取集中讲解、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形式进行用药安全教育与干预并作问卷评估。结果干预后药物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9.67%,高于干预前的59.55%;根据医生处方购药增加,根据广告宣传购药减少;不合理用药观念与行为干预后有显著的改善;药物使用与储存正确性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升居民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健康行为的形成。

用药安全;数据收集;健康教育干预

近年来多项用药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用药安全知识缺乏、意识淡薄、药物贮藏不当、使用不当时有发生[1]。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普遍存在[2],为此笔者于2012—2013年对宁波部分城乡社区作了居民的用药现状调查,并做用药安全健康教育干预,以期改善社区用药安全现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宁波市8个城乡社区的18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区(县)各抽取2个街道/乡镇社区,并抽样决定其中1个社区为干预组,另1个社区为对照组,各200户。

1.2 方法

1.2.1 调查评估由统一培训后的医学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入居民社区发放居民用药知识和行为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基本药物知识,药物选购、使用、储存行为,药品常识和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及相关行为。

1.2.2 干预干预对象为抽中的干预社区居民,采取发放用药安全宣教资料,使用统一讲稿作居民用药安全知识讲座。宣教后作问卷评估,对照组不发放用药安全宣教资料,也不作用药安全宣教。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问卷发放与回收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各发放居民用药知识和行为问卷2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和195份,回收率为98%和97.5%。干预后对照和干预组各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和195份,回收率为98%和97.5%。

2.2 一般情况干预组195人,男94例,女101例;年龄(41.8±1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占72.8%;职业:工人35.9%,职员33.3%,农民及个体私营主30.8%。对照组196人,男97例,女99例;年龄(43.3±11.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占71.4%;职业:工人34.7%,职员32.7%,农民及个体私营主32.6%。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2.3 用药安全知识知晓情况本地城乡居民对用药安全知识知晓率不高,但干预后药物相关知识总知晓率高于干预前(2=148.846,<0.01)。除儿童用药知识知晓外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29,>0.05)外,药品与保健品识别知晓率、抗生素滥用后果知晓率、输液滥用后果的知晓率、处方药概念知晓率、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知晓率、老年用药知晓率和孕妇用药安全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270,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2.4 购药行为干预前,干预组按照医生处方选购药物的居民占76.72%、根据经验上药店购药的占62.65%、根据广告宣传选购药物的占5.88%。干预后,上述3种比例为84.61%、61.53%和2.05%。根据医生处方购药增加(2=4.942,<0.05),广告宣传购药减少(2=4.345,<0.05)。

2.5 不合理用药观念与行为干预组干预后不合理用药观念与行为总发生率低于干预前(2=33.1275,<0.01)。除药价越高药效越好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44,>0.05)外,发热时要求打吊针、感冒时要求用抗生素、中药安全无毒性、药效差时自己加药量、症状消失就可停药,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236,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6 药物使用与储存干预组干预后正确药物使用与储存率高于干预前(2= 25.638,<0.01)。干预前后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处理过期药品、正确处理不良反应、正确储存药品、正确处理剩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498,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本地居民用药安全隐患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不少居民不清楚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常被广告所误导。处方与非处方药的概念也不甚清楚,随意买药或加减用药较普遍,通过用药安全宣教提高居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社区用药安全既包括社区医疗机构,也包括家庭用药,同时还涉及人们获得药物的途径、用药的方法及家庭药物储存等各个方面。加强用药安全健康教育力度能有效提高居民合理安全用药的能力。

用药不当行为在社区较常见[3],不少社区居民对药物说明书不重视,除了居民本身意识不强外,也与说明书印刷字号过小,内容难懂,有些表述含糊有关。部分社区居民贪方便或省钱去药店购药、家中宁愿多备药又不愿丢弃过期药等不良习惯也明显增大了用药风险。

本次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对药品、保健品、抗生素、处方药、特殊人群用药、静脉输液法等用药安全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对药物的购买、储存、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而通过社区医生、护士、药学专业人员的干预无论在用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物选购、用药观念与行为都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社区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用药安全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效机制,整合社区医生、护士和药学人才的资源,多方位强化

社区居民的用药指导与管理,应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紧迫任务,也必然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用药安全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例(%)

表2 干预前后两组不合理用药观念与行为比较例(%)

表3 干预前后两组药物使用、储存行为的比较例(%)

[1]许尉,周冠宇,胡明.北京市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8): 2602-2605.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课题组.我国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 (12):67.

[3]贾元威,沈杰,卢建平,等.三线城市居民用药情况及社区药学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南药学,2014,12(1):83-86.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75

R181.3+5

A

1671-0800(2014)04-0494-03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Z21)

315300浙江省慈溪,慈溪市匡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昕卓);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严小惠、姚苏宁);宁波北仑第二医院(周舜辉);宁波鄞州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生健);宁波慈溪市庵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世忠);宁波象山第三医院(孙忠敏);宁波海曙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佳)

严小惠,Email:nbwxcjyxh@ 163.com

猜你喜欢

购药知晓率问卷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境外购药别盲目跟风
问卷网
链接一:购买药品的注意事项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北京市药品零售机构购药费用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