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4-03-20孙伟义孔建兄吴杰英汪萍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危重症危重存活

孙伟义,孔建兄,吴杰英,汪萍萍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孙伟义,孔建兄,吴杰英,汪萍萍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9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APACHE1I≤15)、B组(16≤APACHE1I≤25)和C组(APACHE1I>25),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APACHE1I评分与血清1,25(OH)2D3及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清1,25(OH)2D3水平和院内病死率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血清1,25(OH)2D3水平和院内病死率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0.01),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0.458,<0.05),与院内病死率呈负相关(=-0.871,<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低下提示病情危重且不良预后可能性增加。

老年人;危重症;血清1,25羟-维生素D3;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Ⅱ;预后

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发展,老年危重症日益增多,由于其病种多、病情重、变化快,治疗干预性强,如何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早期预警、尽快干预,对于指导治疗及争取抢救时机很有必要。笔者通过检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血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探讨其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危重患者196例,排除恶性肿瘤晚期和不能跟踪预后者。其中男112例,女84例;年龄60~87岁,平均(67.15±7.31)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3例,各种感染致脓毒症15例,农药中毒5例,脑血管病45例,心脏疾病35例,颅脑损伤23例,胸部外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

1.2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时测定血清1,25(OH)2D(3检测方法为采集入选危重患者静脉血2.5 ml,取其血清置―20℃冰箱保存,用ELISA法检测1,25(OH)2D3,检测试剂盒操作按说明书)。收集入选患者入住ICU第1个24 h内器官衰竭数目及各项生理指标,用中文版《危重疾病评分系统》计算机软件算出每例患者的APACHE1I评分分值,根据所得评分分为A组(APACHE1I<15),B组(16≤APACHE1I≤25),C组(APACHE1I>25)。分析APACHE1I评分与血清1,25(OH)2D3、器官衰竭数目及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追踪至死亡或出院,并记录期间发生的器官衰竭数目,分析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血清1,25 (OH)2D3与APACHEⅡ的相关性。

1.3 统计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1,25(OH)2D3与APACHEⅡ、院内病死率的关系3组血清1,25(OH)2D3与APACHEⅡ、院内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B、C组(<0.05),A组院内病死率、器官衰竭数目低于B、C组(<0.05);B组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C组(<0.05),B组的院内病死率、器官衰竭数目低于C组(均<0.05)。见表1。

2.2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1,25(OH)2D3、APACHEⅡ评分及器官衰竭数目比较死亡54例,死亡组血清1,25(OH)2D3低于存活组(<0.01),24 h内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组死亡竭数目均高于存活组(<0.01)。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0.458,<0.05),与院内病死率呈负相关(=0.871,<0.05)。

表1 血清1,25(OH)2D3与APACHEⅡ、器官衰竭数目、院内病死率的关系

3 讨论

给予老年危重患者及时准确的预后评价,对提高ICU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近来研究证实血清维生素D缺乏是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Lee等[3]对ICU的重症患者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老年危重患者一方面由于皮肤合成、饮食摄入和胃肠道吸收功能的减低,又常常仅限于在室内活动,很少晒太阳,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另一方面危重病患者往往合并有低血钙、低蛋白血症,反作用致1,25 (OH)2D3半衰期缩短,促进其降解[4],进一步导致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降低。维生素D为类固醇的衍生物,其活性为血清1,25(OH)2D3,与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活性作用,不仅是调节钙、磷代谢的关键因子,在免疫调节、降低感染、冠心病、高血压及癌症风险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显示老年危重患者死亡组血清1,25(OH)2D3明显低于存活组。Lee等[6]研究也认为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ICU危重患者病死率增高,本研究结果之一相符。

APACHEⅡ评分系统已成为ICU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7]。且APACHEⅡ评分分值与病死率呈正相关[8]。本研究显示,患者APACHEⅡ评分越高组,其血清1,25(OH)2D3越低,其器官衰竭数目、院内病死率越高。死亡组血清1,25(OH)2D3明显低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目明显高于存活组,进一步提示血清1,25-(OH)2D3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病死率均呈负相关,表明随着血清1,25(OH)2D3降低,患者的病情加重,预后越差。

综上所述,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结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危重病情的重要指标,监测危重患者的血清1,25(OH)2D3水平能更准确的对患者预后作出评估,对于指导治疗及进行有效的抢救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乔青,周伟炜,宋以信,等.两种危重症评分法对老年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7):407-410.

[2]代晓明,黄伟,万献尧.维生素D在危重病治疗中的价值[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2):59-60.

[3]Lee P,Eisman JA,Center JR.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N Engl J Med,2009,360:1912-1914.

[4]Christakos S,Dhawan P,Shen Q,et a1.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pleiotropic actions of 1,25dihydroxyvitaminD3[J].AnnN YAcadSci, 2006,1068:194-203.

[5]谷伟军,潘长玉.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1):869-873.

[6]Lee P,Nair P,Eisman JA,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intheintensivecare unit:aninvisible accomplice to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Intensive Care Med,2009,35: 2028-2032.

[7]李娟,姜辉,罗俊华.APACHEⅡ评分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695-699.

[8]伍国强,李朝阳,丁楠,等.APACHEⅡ评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死亡风险评估价值研究及回归模型建立[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2):133-135.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72

R592

A

1671-0800(2013)04-0490-02

312300浙江省上虞,上虞市中医院

孙伟义,Email:1046540165@ qq.com

猜你喜欢

危重症危重存活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