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

2014-03-20华晶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左室心脏病心绞痛

华晶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

华晶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UCG)、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及冠脉造影(CAG)对老年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UCG、ECG、DCG及CAG检查结果。结果181例患者中,对于心肌缺血性疾病(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AG、DCG、ECG和UCG;心律失常的检测中,两种心电图检测以DCG为佳;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测,UCG对左心增厚和肥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CG和ECG组。结论不同检查方法对于不同心脏疾病的检出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当根据病情、疾病特点,结合临床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以寻找到对老年性心脏病最佳的诊断方法。

老年人;心脏病;心电描记术;心电描记术,便携式;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技术水平要求高、有创性等限制了其应用。超声心动图(UAG)对心肌的运动、心脏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是其优势,但是对于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较低。心电图(ECG)是筛查心肌缺血、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动态心电图(DCG)显著提高了某些心脏病检测的敏感性。本文比较上述4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为日后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81例,按照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组,各种疾病的诊断和分型符合WHO标准。其中男113例,女68例;年龄56~81岁,平均(69±12)岁。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8例,心绞痛41例(变异性心绞痛18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心律失常45例,心肌梗死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另选本院同期收治的明确诊断的非心血管病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8~76岁,年龄(64.5±11)岁。

1.2 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入院后均做常规ECG检查,然后根据疾病类型选择进一步做DCG、UCG。CAG作为判定心肌缺血的“金标准”。非心血管病患者的诊断由有经验的相关科室医师,并结合相应影像学资料做出。

1.2.1 UCG检查超声心动图机为德国产Acuson sequoia 512。心肌缺血标准为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包括运动减弱或消失、反向运动、收缩时期不同步及收缩增厚率减低等。左室肥厚及扩大的诊断标准:(1)采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室间隔、左室后壁前后径、舒张期≥12.5mm,且收缩期厚度增加率高于65%,属于室间隔肥厚;前后径、舒张期≥13mm时,则为左室后壁肥厚。(2)采用胸骨左缘左室长轴切面,依照常规测量并标定于二尖瓣键索水平时,男性左室内径>55 mm,女性左室内径>50 mm,属于左室扩大。

1.2.2 DCG检测使用TLC5000动态心电图仪(日本光电9130p)。记录24 h的心电信号,记录资料经转换后输出,由专业心电图科医生进行判断。

1.2.3 ECG检查使用ECG1201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北京美高仪HOLTER7.0)。记录标准12导联ECG。由专业心电图科医生进行判断。诊断标准以文献[1]为准。

1.2.4 CAG术采用日本东芝INFINIX/VS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冠心病判定标准: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内径狭窄≥50%。造影结果由2名以上临床医师判定。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检测手段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测结果

2.1.1 心肌缺血CAG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5%和100%,其次为DCG,不同检测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2 91、14.561,均<0.05)。见表1。将心肌缺血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变异性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CA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最高,其次为DCG、ECG和U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185,<0.05);变异性心绞痛检出率,CAG最高,2种心电图检测次之,UCG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953,<0.05),而ECG和DC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11,>0.05)。稳定性心绞痛表现出变异性心绞痛相同的趋势,各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711,<0.05);但是CAG、DCG和EC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34,>0.05)。见表2。

2.1.2 心肌梗死CAG的敏感性为100%,高于其他检测手段(2=7.933,<0.05),而ECG、UCG和DCG的检测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55,>0.05)。见表3。

表1 不同检测方法对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

表2 不同类型心肌缺血的检出情况

表3 不同检测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检出情况

表4 ECG和DCG检测不同心律失常的结果分析例(%)

2.2 不同类型检测手段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DCG高于ECG(2=8.182,<0.05)。对于暂时性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DCG的检出率高于ECG(2= 9.680,<0.05),而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5,>0.05)。见表4。

2.3 不同类型检测手段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结果UCG检出左室肥厚13例,其中包括7例对称性肥厚和6例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左房扩大19例;左室扩大3例;主动脉扩张1例;主动脉弹性减退30例。ECG和DCG检出左室肥厚分别为9例和7例,ST-T段改变分别为29例和35例,心律变化分别为5例和6例。左心肥厚和扩大的检出率,UCG高于ECG和DCG(2=49.923,<0.05),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13,>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报道统计老年人群(60岁及以上)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构成[2]。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多以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较差为特点,给临床医师做出及时诊断提出了挑战。因此,了解不同检测手段在不同老年心血管疾病检测方面的优劣对提高老年冠心病的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就心肌缺血而言,DCG检测价值较ECG大,而CAG和UCG由于其技术特点不适合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对于心肌梗死,UCG是最为合适的诊断方法,其能更准确判断出有无缺血或梗死,还能发现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心内异常,从而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3]。因此,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以先用ECG做初步分析,随后用UCG进一步检测,以得到最佳的诊断效果。

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DCG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ECG,不仅检测到在ECG中可以反映一些心律失常,而且检出了暂时性心律失常。同时还可根据异位心搏的形态、配对时间决定其来源的性质[4]。因此DCG对于检测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有更大的价值。高血压患者心脏的表现主要以心肌肥厚为主,当UCG检出心脏肥厚扩大影像时,心电图也会有所反应,如QRS波电压增高[5]。本研究发现,对心室肥厚检出率,UCG高于ECG和DCG。UCG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ECG检查是筛查心脏疾病的较好方法,UAG、DCG及CAG等检查则应当根据疾病特点、其他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患者一般状况进行选择。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5-454.

[2]蒋德芳,周继存.6295例冠心患者发病年龄分析[J].医学信息,2011,4:1389.

[3]赵让雄,刘宏科.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08,10(192):151.

[4]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5]陆娟,黎艳婷,冯砚瑜,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 (7):1137-1138.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20

R541

A

1671-0800(2014)04-0408-02

2013-08-05

(本文编辑:孙海儿)

315600浙江省宁海,宁海县第一医院

华晶,Email:150545745@ qq.com

猜你喜欢

左室心脏病心绞痛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Smog in Los Angeles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