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江东社区2 961例中老年患者心电图分析

2014-03-20丁凌云郭勇娟吴斌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窦性心年龄组心电

丁凌云,郭勇娟,吴斌

宁波江东社区2 961例中老年患者心电图分析

丁凌云,郭勇娟,吴斌

目的探讨宁波江东社区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江东社区医院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数据2 961份,按年龄分为45~59岁、60~74岁和≥75岁3组,比较总体、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年龄段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结果心电图异常1 593例(53.8%);男女间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女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总体及男女各自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前3位均为复极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和异位期前收缩;不同性别异常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缓、起搏心律、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及左心室肥大、异常Q波和复极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宁波江东社区45岁以上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主要特点为男性大于女性,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而女性在60~74岁年龄组最多。对中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及治疗康复等一系列社区医疗服务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社区医学;中老年;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检查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之一,由于其方便简单、及时有效,已经成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项目。特别是在对中老年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中,可以发现不少异常的心电图表现,为预防和早期治疗心血管等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本文分析通过区域心电远程诊断网络传至宁波市第一医院心电科的江东社区医院2 961例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宁波市江东社区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2 961例,其中男1 268例,女1 693例;年龄45~91岁,平均(64.6±10.8)岁。

1.2 方法采用宁波明天医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区域心电信息管理系统V1.0及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受检者在平卧位安静状态下描记12导联同步常规心电图,心电图图像与数据通过网络传至本院心电科由高年资心电科医师做出诊断,诊断标准依据《临床心电图学》[1]。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电图异常者1 593例,占53.8%;其中1项心电图异常改变者占67.2%,2项心电图异常改变者占24.1%,≥3项心电图异常改变者占8.7%。

2.1 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性别关系男性受检人数1 268例,异常心电图人数729例,异常检出率57.5%,女性受检人数1693例,异常心电图人数864例,异常检出率51.0%。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大于女性(2=12.167,<0.01)。

表1 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

2.2 不同性别年龄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男性各年龄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695,<0.0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女性各年龄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4.771,<0.01),在60~74岁年龄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最多。45~59岁年龄组,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74,>0.05);60~74年龄组,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小于女性(2=34.725,<0.01);≥75岁年龄组,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大于女性(2=63.692,<0.01)。见表1。

2.3 异常心电图具体分类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前三位为复极异常(20.2%)、窦性心动过缓(12.6%)和异位期前收缩(9.8%)。男性在窦性心动过缓、起搏心律、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及左心室肥大和异常Q波的检出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10.732、10.801、18.050、32.127、14.893、12.188,均<0.05);女性在复极异常的检出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69,<0.05)。见表2。

表2 社区45岁以上中老年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例(%)

3 讨论

中老年心电图异常主要与其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随着老化和病理原因发生一系列改变有关,一般发展缓慢,但会呈进行性加剧的趋势。中年后年龄每增大1岁周围血管阻力将增加1%;60岁后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力明显下降,80岁时舒张功能仅是20岁的50%,左房会出现代偿性增大;60岁时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比年轻时减少约35%。复极异常往往是心肌缺血的早期改变之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肺源性心脏病均会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供氧失衡,可以早期出现无症状性ST-T改变。随着心脏功能的减退,心肌内脂褐素沉积,心肌细胞特别是窦房结及其他传导系统附近心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缺血等改变,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心电图上常常会表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本文发现,异常心电图最常见的为复极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异位期前收缩;男性异常心电图(尤其是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女性,与相关文献[2]报道一致;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女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60~74岁年龄组最多,且大于同年龄组男性,这是本社区心电图异常率的一个特点,可能与本社区的人群分布,该年龄组女性疾病发生率及家庭承担责任重、自我保健意识欠佳、社会关注度较少等诸多原因有关。本社区中老年男性患者在窦性心动过缓、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大于女性,女性在复极异常的检出率大于男性,对这部分人群要积极查找原因并定期随访复查心电图,以便早期治疗。通过本次研究,为今后社区医院在中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方面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预防及治疗等医疗服务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20.

[2]唐文红,岑梅,陈晓婕.1 515例中老年干部体检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0,9(4):297.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19

R540.4+1

A

1671-0800(2014)04-0406-02

2014-01-20

(本文编辑:孙海儿)

宁波市区域医学心电远程诊断服务体系建设及推广(2012C92017)

315010宁波,宁波市第一医院

丁凌云,Email:dly1979@aliyun.com

猜你喜欢

窦性心年龄组心电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