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子和面子

2014-03-19徐霆

汽车之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蒙迪欧天籁圈子

徐霆

有句老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基本宗旨就是鼓励人进步的,可以适用于小孩读书升学,也适用于年轻人职场打拼,在通常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们买车时的选择。通常购买中型车的消费者,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不太会撒开大网去比较太多的候选车型,最常见的就是二选一或三选一,这点与紧凑级别相差甚远。甚至我见过更极端的,数年前一位供职于某大型国企的朋友找我咨询买车的事,他说在单位地库里停着的不是奥迪就是大众,你若开一辆其他牌子的会显得很另类——所以他的咨询仅限于买帕萨特的哪个型号而已。

其实并非这个级别的车有多么特殊,而是购买中型车的用户一般都会有比较明确的用途需求,比如公务、商务,还有家庭,又或者是兼顾。购买一辆主流品牌的中型车大约需要花费20-30万元,按照目前中国的平均收入状况来衡量,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再加上后续的养车费用,所以其用户群往往属于事业小有成绩、并准备更上一层楼的阶段。这时候买车,在意的无外乎就是圈子和面子。所谓圈子,大概涵盖了品牌、尺寸级别、空间、产品个性等方面,这些对于三、四十岁的中青年购车人来说,基本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而面子,既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配置、舒适度、驾驶性能等等,这些指标越高越好,最终选择取决于自己的预算。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好好审视一下这次对比中的四款车吧。它们似乎并不属于一个圈子:奥迪好像应该和宝马、奔驰们在一起;天籁的小伙伴从来都是雅阁、凯美瑞;君越和蒙迪欧倒都是美国牌子,但和蒙迪欧更搭的也许该是君越的弟弟君威?不管怎样,我们的“马年第一测”马上开始!

圈子:设计追求高大上,尺寸空间决定了功能和产品定位

所有圈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都在竞争中不断进化,不断升级,和那些数码产品的硬件软件一样。比如奥迪A4,自从它到中国来被加长成为了A4L,它的圈子就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再是原来作为豪华车入门款的“紧凑级豪华车”,通过加长车身尺寸和轴距,成为了更加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标准中型车”,诉求的核心就是“前后座兼顾”。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宝马3系,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转变历程。

那么,众多的标准中型车们又是如果去适应更高的要求呢?君越无疑是最聪明的,它和兄弟君威出自相同的技术平台,通过加长轴距至2837mm(君威的轴距为2737mm)、总体的车身长度达到5米,从而具备更大的后排空间,再加上略有差别的外形设计,营造出更为大气、庄重的形象,与君威形成了差异化定位的竞争合力。从君越和君威的销量看,别克的策略是成功的。

蒙迪欧从刚进中国市场起就一直强调其处于中型车偏高端的定位,虽然是欧洲福特的路线,但毕竟是美国品牌,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它与生俱来的追求。最新一代的蒙迪欧在提升整体品质的基础上,用“阿斯顿·蒙迪欧”的造型设计更加突出了其高大上的形象。

稍显尴尬的是天籁,原本受到日产整体产品策略的影响,它的尺寸、设计以及装备水平都与同价位的日系对手形成了“错位优势”,成为中型车级别中理所当然的高端产品,在日本市场甚至可以够到丰田皇冠的档次。后来它的产品定位越来越亲民,直至目前的最新一代车型,从造型设计上与低一级别的轩逸一脉相承,甚至和定位更低的阳光都有很大的相似度——这大概是雷诺对日产多年来“价值观输入”的最终成果,是否真正适合亚洲、北美市场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跟这次对比中的另外三款车比,天籁缺少了“高端中型车”的气势,也许该把它的“公爵”版本找来?

除了看上去显得大气之外,这几款车实际获得的车内空间都不小。前面特意说过的君越果然是“空间冠军”,除了前、后排肘部的车内宽度稍逊于蒙迪欧,其他各项尺寸测量值都优于对手。奥迪A4L的轴距最长,但腿部空间并不是最大,各项测量值在四款车中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由此可见德系车要不加长的话就真没的比了。当然了,这种“皮厚馅小”的风格从另一个的角度看自然也会成为最大的优点。蒙迪欧的尺寸不小,但只有车内宽度是几款车中最好的,其他项目都没有优势,后排腿部空间只有780mm,处在垫底的位置,这是不是也验证了它的德国基因呢?

最后再说天籁,别看它的外形尺寸不大,但车内空间不小,腿部空间、头部空间都位居中游,行李厢还是四款车中最大的,充分展示了日系车在空间利用方面的优点。天籁还有一款“公爵”版本,轴距加长到2900mm,车身长度超过5米,可以想象它的车内空间才是真正的“越级”水平!

面子:比谁跑得快,比谁配置高,还要比硬功夫

讲面子还是要先把品牌放在第一位,奥迪A4L是这四款车中当之无愧的标杆。而且我们也不要因为A4L“豪华品牌”的身份而先入为主地把它放到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实际上厂家的产品策略早就做出了调整,前面已经说过产品定位的事,现在看更直观的指标:A4L的价格可以称为“亲民”,这款装备2.0T发动机和CVT变速箱的“35TFSI自动标准型”的标价只有30.98万元,终端还有约4万元的优惠。而这次参与对比的另外三款车中,装备2.0T发动机、又同样都是“旗舰版”的君越和蒙迪欧价格和A4L基本相当,其中君越的定价将近30万,终端优惠到26万多,蒙迪欧刚刚上市不久,标价26.58万元,优惠不多。这里面也就是天籁相对比较便宜,属于中档配置的“2.5豪华型”,终端价格20万多点。

既然没有谁“脱离群众”,公平地比一比还是很必要的。首先明确一点的是,这类车型的用户极少有去和别人飙车的,对于动力性能,更多的也是满足面子的要求而已。你想啊,毕竟是20多万的中型车,不管是家用还是公务,一脚油门踩下去,不去跟运动车、大排量豪华车比,至少不能比那些紧凑级别的差吧。绝大多数中型车的车主都是从紧凑级别升级上来的,多少需要一些心理上的满足感,当然也包括速度方面。蒙迪欧当仁不让地占得头名,它的0-100km/h加速成绩是非常抢眼的7.1秒,这几乎是一个同级车对手难以企及的成绩了。这得益于它高调校版本的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强劲的动力输出:最大功率178kW/5500rpm、最大扭矩350Nm/3000rpm(蒙迪欧低调校版本的参数是149kW和340Nm),而且与6速自动变速箱的匹配也非常顺畅。驾驶感觉也印证了测试成绩,蒙迪欧的提速响应很快,动力衔接也很流畅,换挡平顺性明显优于前一代的双离合变速器。endprint

奥迪A4L在中国市场有1.8L、2.0L、3.0L三种排量的发动机,都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其中2.0T发动机也有高、低两种调校版本,加在一起的产品线非常庞大,覆盖的价格区间从二十几万到五十多万,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很大,所以说现在奥迪A4L是很“接地气”的豪华车。我们这次测试的这款35TFSI型号装备了2.0T低调校版本的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器,最大输出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32kW和320Nm,其表现出来的加速能力已经十分了得,破百成绩是8.08秒,稳稳坐上第二把交椅。

出人意料的是君越,它拥有最强的纸面数据,最大功率达到187kW/5300rpm,最大扭矩输出是蒙迪欧一样350Nm,匹配6速自动变速器,原以为比加速应该是数一数二。谁承想它最终成绩竟然垫底:其0-100km/h加速用时9.01秒,甚至还不如天籁的成绩!究其原因,可能与三个原因有关:轮胎、变速箱、车重。它起步急加速时轮胎打滑比较严重,吃掉了过早爆发的强大动力;变速箱的速比设定会对整个加速过程的表现产生很大影响,这点有待考证;君越确实是四款车中最重的,只有它的整备质量超过了1.7吨。

天籁是四款车中惟一采用自然进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是137kW/6000rpm、234Nm/4000rpm,再加上CVT无级变速器,似乎有点未战先怯的意思。但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它的2.5升自然进气发动机在日常使用中并不见得都是劣势,反而这种线性的加速响应会在低速到中速的过渡时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直观的提速感受;而且不要忘了天籁在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四款车中只有它的整备质量还不到1.5吨,这在加速、油耗方面都会占到便宜。测试数据显示,它破百成绩8.59秒,“零四”成绩也居中游,与一众“增压强人”较量也算是全身而退。

如果争面子就是比谁跑得快、配置高的话,这次对比的结果就很明晰了,但显然我不能过早下结论。有句名言叫“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还有句话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似乎都有些道理,但我觉得,鸡和凤凰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奥迪A4L 虽然配置低,但即使不考虑品牌的心理因素,单是开起来的感觉就足以让人暂时忘掉那些不见得经常用得上的种种豪华配置了。更何况就看测试数据的话,A4L只是动力性能不占优势,而制动测试和噪声测试的成绩都傲视对手,这些才是硬功夫呢!

再来说说天籁,它的性能、配置劣势很大程度是由价格决定的,就它的整体性价比来看,在同级别中也很有竞争力。而且它还有加长、加配置的公爵版本,合在一起的效果不见得比不上君威和君越。在日常使用中,它的驾驶、乘坐舒适性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只要不去飙车、不去攻山,它就暴露不出短板而尽是优点——我只是非常奇怪,为什么要给天籁装上硕大无比的方向盘换挡拨叉呢?以它的产品定位和技术特性,这玩意需要吗?

君越是美国风格与德国基因的混搭产品,来自欧宝的直接和硬朗,融入到美国风格的厚重和铺张当中,这给它带来了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也让我对通用的全球战略眼光和技术整合能力感到由衷的佩服。

为了配合摄影师拍照,我们在门头沟的山区找了一段十几公里长的曲折山路上上下下跑了好几趟,我正好用相同路线轮流体验了四款车。结论很简单:除了A4L以外,蒙迪欧开起来最像德国车。新一代蒙迪欧确实在动力、操控、科技装备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它的整体表现让我们眼前一亮。不过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它既然那么有德范儿,那么就等于把目标锁定了同级别的领先者、此次没有出场的大众两兄弟:迈腾和帕萨特。

总结

前面已经算是总结了,所以最后就不多废话了,就说说中型车的圈子。以奥迪A4L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打破界限、自降身价,用低配型号来博取市场份额,对于众多普通品牌的中型车来说,确实压力山大。毕竟中型车的消费者往往会以品牌先入为主来做出决定,其选择范围远小于更低级别的紧凑型和小型车。这当然就能促使蒙迪欧、君越、天籁等等这些中型车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身产品优势,从而不被这个圈子挤出来。

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国外成熟市场早就是这样,在中档及以下的车型中,并没有所谓“豪华品牌”和“普通品牌”的明显界限。我们不管经历多少“中国特色”,最终还是要向普遍规律靠拢。融入圈子,挣到面子,这两点都非常重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蒙迪欧天籁圈子
自勉
中级车舒适标杆天籁究竟强在哪儿?
对症才好下药
回“家”的感觉
舒适即可 无需激情 长安福特蒙迪欧1.5T
朋友无圈
长安福特蒙迪欧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