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19禇甜甜王月

对外经贸 2014年2期
关键词:成本法成本生产

禇甜甜 王月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如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100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 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 人及以上,或营业收入2000 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 人及以下,或营业收入30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人员、资产与经营规模都较小,却具有巨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2012年我国以个人独资等形式的企业约1100 万家,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3600 万家,两者共计近5000 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8% 以上,为我国贡献就业岗位85%,新产品75%、发明专利65%、GDP60%、税收50%,出口60%以上。

一、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由于生产及运营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料的耗费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管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9月,中国制造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0.1 个百分点,连续3 个月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有升。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2.1%、49.7%、48.8%,中小型企业PMI 继续下降,说明在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有的企业财务部门虽然配备了计算机,但仍采用半手工记账半电算化的方式,成本管理手段落后。

二、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观念落后

很多制造企业认为成本管理主要由企业领导和相关的财务部门负责,而生产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需要根据管理人员下达的指示完成任务即可。但事实上,管理人员只是企业的小部分,广大职工才是企业的主体和利润源泉。如果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生产过程中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只靠少数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努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则很难真正取得成效。

2. 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生产差异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有些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分批法计算成本,而不愿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杆成本法。个别企业在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时,只凭着主观印象算大账,既不科学也不精确。管理方法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

3. 管理信息误差较大

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尚未建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或未将系统末端延伸至生产班组,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计算机存档。这种方式产生人为误差的几率较大,例如,有的工人不认真填报工时、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有的未能及时填报,而是事后补填,由于拖延时间过长,只能凭记忆模棱两可地进行数据记录,很难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有的则是字迹模糊,辨认困难;还有的成本表格设计得不合理,繁杂且容易产生歧义,填报费力又费时,难以汇总。这样导致企业的很多成本资料无法完整、真实地保存,成为成本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 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很多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企业人才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出现了人才错配现象,人才流失严重。

5.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影响。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而且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盈利少,资金回流慢,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技术创新难度。二是为了扩大收益,企业一直循环进行着生产、销售、盈利、再生产,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对技术创新重视不足。

6. 产品的无形损失严重

产品的无形损失是指由于产品过时、过季及供过于求等原因造成的产品贬值。中小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企业为了增加盈利,不断扩大生产,产能严重过剩,致使产品大量积压,只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有些甚至因为超过保质期直接被销毁,产品的无形损失严重。

7. 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全局性,企业的一贯做法是在事后对成本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采取措施来控制成本,而对于事前和事中控制工作重视不足。

三、对策建议

1. 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成本管理不仅局限于生产过程,而应该涉及到前期的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形态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技术研发,进而将目光向后延伸到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成本的分析。同时,企业还要将成本管理视作一项系统工程,把握住整体与全局,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2. 引入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

企业应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手段,积极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例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摒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实现成本核算快捷、准确。

3. 进一步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企业应全面推行会计电子化,建立科学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末端涉及每个生产班组,制定易填报、易统计的录入表格,尽量减少人工误差,同时,保持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有效。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中小生产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5.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中小制造企业虽然生产规模小但灵活性强,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应努力追求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性能、款式和包装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生产率,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6. 努力减少“无形损失”

为进一步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企业内部应建立灵活而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企业应在生产前做好市场调查,按市场需求来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同时缩短产品的待售时间并有效降低库存,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形损失”。

[1]李艳云,王莉. 浅析企业成本管理[J]. 会计之友,2008(2):135 -137.

[2]王立明. 推行三层次综合成本控制 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J].会计之友,2008(1):32 -33.

[3]陈焕平.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5):53 -54.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成本生产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