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技术课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014-03-18胡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知识信息技术

胡胜

摘 要:学会学习是时代对现代人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以前的“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学会学习 信息技术 知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79-01

当我们进入“自己教育自己”的时代时,“学会学习”成为时代对现代人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个要求的艰巨性,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我觉得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这样去做。

1 要教学生学会“啃”书本

“啃”书本,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特别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自学教材是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面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由于每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课堂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尽量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思考教材中新的知识,把将要学的内容看懂、读懂,能基本明确操作方法,这样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多的主动权,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

例如,学生在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工作时的公式应用。大量事实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学习教材,对于“公式”这一知识的理解是否深刻,这一知识是否能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例如,“公式”如何定义,用具体数据定义一个公式和用单元格名称定义的公式有什么区别,对于庞大的数据统计工作应该选择怎样合适的公式进行处理。在学生的意识中,都要有明确的、清晰的、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压在学生肩上的学习负担就会变轻,学生的思想对于以后再一次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就越充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更有效。

“啃”书本也不仅仅表现在自学教材上,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多阅览课外读物,特别是跟信息技术有关的刊物,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看、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要教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我们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他同时也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

疑问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的有效手段,但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教材中能产生疑问的交接点,必须明确,哪些内容要讲,而哪些内容要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内容,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

譬如,在介绍“文件名”这一内容时,应当给学生讲清楚文件名的定义、组成、规则,这些都可以讲得科学、合理、有顺序,学生能够记住文件名是这样表示的:主名·扩展名。但却没有引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而要引起学生求知欲望的那个交接点在哪里呢?其实就是这个文件的“扩展名”。扩展名好比人的性别,它决定了文件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文件一般都是要有不同的软件去操作的,电脑里有的文件可以直接用鼠标双击打开操作,而有的却不行;同样的一首歌,电脑可以播放,但MP3中却不出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个疑问,使他们感到惊奇:“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我怎么就没有认真想过呢?”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教师就自己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了。这是因为,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把他们的零散的回答凑成一个总的答案,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只是在旁听。我们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疑问,从而发现真理,获取新的知识;然后,再用获取的新知识发现新的疑问,再用已掌握的新知识解决新的疑问。这样,周而复始,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学习过程。

3 要教学生学会应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技能又是最重要的,只掌握知识而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学会应用,就是要把所学知识真正融汇贯通,融入到自身,让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以学生为主体,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去掌握技能。实践的主题也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

比如,在学了“图像处理”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安排一堂“我的美丽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操作课,利用数码相机去捕捉校园美丽的一角,利用Photoshop软件去PS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校园。然后,可以在教师或学生自己的组织下,比一比、评一评,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学会了应用,还懂得了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通过上述三个过程,我相信,学生会把学习变成一件喜欢的,令人兴奋的事,许多知识也不再需要教师做更多的解释,学生进入了“自己教育自己”的时代,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慢慢有了自己学习的习惯,前景一片灿烂。

(余姚市第五中学,浙江 余姚 315400)

参考文献

[1](苏)B.A.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知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