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程的有效运用

2014-03-18蔡静波王佳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微课程有效运用

蔡静波+王佳丽

摘 要:微课程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产物,它能够把比较繁多、冗长的理论知识进行微型化、碎片化、可视化,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简便和轻松了。还能够将教学重难点、试题等,通过制作视频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节省了在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抄写的时间。尤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用微课程可以制作一些视频图片,让小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调动了小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微课程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76-01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学习领域出现了微课程。所谓的微课程就是教育者根据某一个主题设计并实施的规模较小的短时课程。在小学美术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2 微课程的概述

目前为止,教育学家们对微课程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美国教育家认为微课程就是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有机联系起来,进而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更为聚焦的体验。而我国的教育学家则认为微课程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将教学过程制作成视频,并以此为载体,从而将教师在教学过程遇到的知识点或难点,或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简言之,微课程就是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知识点、重点、疑点或者是考试题、作业题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微型教学。

微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微课程推动了美术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美术的理解是十分抽象和浅显的,对于某些需要掌握的理论小学生很难理解。微课程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微课程不是枯燥的,它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具有十分强的操作性,然后再解决理论问题。其次,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微课程虽然量小,但是它的内容比较集中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3 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3.1 微课程教学设计

微课程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点:选题设计、时间设计、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语言设计等。例如,在学习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时,这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宣纸、毛笔、墨,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用传统的绘画工具绘制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物画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设计一段微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选题的设计。由于微课程本身就很微小,所以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短小精炼。这一课的选题就可以定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画法。其次,时间设计。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定为8分钟左右。再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快速将学生引入正题,而且要追求生动有趣。

3.2 微课程的教学模板

微课程的教学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开课单位、系列名称、本微课程的名称、知识点的描述、知识点的来源、先修知识、课程类型、适用对象描述、设计思路、引入课题、内容讲授、总结收尾、教学反思等。比如,《有特点的人脸》这一课,开课单位就可以写上自己所在单位。本微课程的名称可以定为:中国传统人物像画法。知识点的描述可以描述为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与现代和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本课程主要是想通过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介绍,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方式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自己画一幅人物画。适应对象描述:本课程适合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小学生对于人物绘画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处在低水平阶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创作。本文简单列举几项,其他就不赘余了。

3.3 微课程的制作过程

完美的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T的制作、明确的课程名称、包含信息的片头、具体的课程内容、片尾。对于微课程的制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如录制时电脑的分辨率要调好、微课程的声音文字等要准确、讲解中使用的PPT要美观、简洁,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要注意视频格式等。微课程的制作设备和制作方法有多种,如可以使用智能机进行拍摄,使用电子软件进行录制,可以用手写板或交互式电子白板、专业电子软件进行录制、数码相机录制等方法。

3.4 微课程的评价

微课程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评价,评价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要对课程活动的各个组成要素和环节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背景性评价、设计本身的评价、实施效果的评价等。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看选题是否小而精、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看内容是否科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资源是否齐备。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进入主题是否迅速、讲授的线索是否清晰、收尾是否快捷等。对于作品规范度的评价主要看视频是否完整、技术是否规范。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形式是否新颖、趣味性是否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作品发布后是否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微课程的使用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体现,它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小学生浸透在色彩艳丽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视频氛围效果当中,使小学美术课更亲近地走近小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微课程的运用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学生对美术课的视角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美术课堂变得五彩缤纷,进而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美术成绩。

(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参考文献:

[1]刘文忠.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2]李红英.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微课程有效运用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