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3-18井水清胡雯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井水清+胡雯瑜

摘 要: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更新滞后,学生普遍不注重信息技术课,课程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实际情况,笔者从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环节设计方面进行阐述。认为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自身学科特点,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在授课时要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行信息技术交流手段等内容合理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多使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性,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21-01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并没有受到学校、学生的足够重视。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而压缩信息技术的课时量。而学生也只是把信息技术课堂作为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一个机会。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高考不考信息技术,上信息技术课是浪费时间,带着其他文化课作业到机房甚至干脆逃课留在教室学习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失去了兴趣?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守住自己的课堂,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进行积极研究。笔者认为,除了高考这个“紧箍咒”压着学校和考生外,以下几方面也桎梏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顺利开展。

1 桎梏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问题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衔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现在我国大部分省区从小学就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以山东为例,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偏重于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初中以应用软件教学为主,高中阶段则测重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但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设置时却出现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高中阶段的文本处理、电子表格使用等内容就是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之一。另外,如今各种通信技术、信息获取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方式已逐渐大众化,而在现在的教材中还依然只是电子邮件、BBS这两种方式作为网络的主要交流方式。原因在于现在用的教材还是十年前编定的,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这都给教师的课堂教学设置了障碍。

1.2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不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出于专业的角度,相对于语、数、外等传统科目,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及时充电。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了解掌握基本的软件如办公软件、绘图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使用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与编程技巧,要对计算机的硬件等有一定了解,除了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与内容外,还要了解当今领先的信息技术知识、理念。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像这种“能文能武”的教师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有所擅长。

1.3 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创意,缺乏个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含信息的数字化原理、网络资源的应用、信息的表达与加工、数据库知识、简单程序设计等几大相对独立的章节组成,涉及的内容虽多,但却不深,学生只能对知识点有个走马观花的了解。再加上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只安排一节,往往是学完后面的内容,前面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缺乏创意,内容规定得过于死板,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们会觉得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就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便会变得索然无味。

2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2.1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领域日新月异,面对教材内容更新延后,无法适应当前教学问题,教师要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将当前的新知识、新理念及时补充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也“与时俱进”。例如,在讲解信息的表达与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要适时补充微博、微信的相关知识。在讲解信息的编码时可以将现在流行的二维码也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2.2 教学设计要有创意

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去学,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信息处理的实践中学会运用技术与工具,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很明显,这样的要求远远高于工具和软件的简单操作,所重视的是深层次正确运用技术与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过程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要经历下面这个过程:

(1)创设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去寻找可以解决的问题。

(2)设计方案:分析创设的问题,设计能够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解决问题:将方案提交计算机,经过不断调试、诊错、运行,最终实现方案,问题得以解决。

3 小结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好知者变成乐知者”。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才能喜欢。这样的课堂,强调的是发现并解决“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挑战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信息意识,锤炼的是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开放的主题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遭遇信息道德问题,考验学生的信息道德。长期经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信息素养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守住课堂。

(1.郯城县第一中学,山东 郯城 276100;2.郯城县美澳学校,山东 郯城 276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