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多彩图像创造美景 用悠扬声乐活跃课堂

2014-03-18刘建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小学教学

刘建福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在小学教育中,要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新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小学课堂教学,无疑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动态课堂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19-02

课堂是小学生彰显个性、发挥自我的重要空间,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了要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动态课堂,让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同时也起到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它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科学性,为小学生展现出了小学课堂的独特魅力。将现代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与小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为小学课堂教学注入一股鲜活动力,为小学生开辟一个更加多彩亮丽的天地。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1 用多彩图像创造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学生受自身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等多方面限制,其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成熟,对于教材中一些字、词、句无法通过文字表面或者是口头讲述进行理解,这是小学生经常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的重要原因。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其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的巨大优势,将课文内容通过多彩图像创造出动人美景,有效地调动起小学生的视觉功能,让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感官体验,激发对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感知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并产生与知识展开对话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图像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用于课文讲解前,其主旨在于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鹿柴》一课,作为王维山水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诗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景。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图像。例如,确立以问题引导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在课堂开篇即向学生们展示“空山”的图像,随即以问题进行引导。

师:通过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山谷。

师:它有什么特点?

生:空旷。

板书:空山。

如此,通过这样简单的问答,则首先为学生们勾勒出了这首诗的轮廓。随后关掉多媒体,正式开始教学。在带领学生们略读、精读课文之后,教师不要直接开始讲解每句诗的含义,而是应当再次以问题进行引导。师:“‘空山不见人,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大家想到了什么呢?”而学生则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刚才所看到的图片,进而将两者一对照,那么,诗的整个轮廓就出现在了学生的心里。而这种认识不是仅以知识形态出现的,同时,还有对真实场景的印象。在这一基础上开始讲解诗中每句话的含义,学生们会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对诗意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第二,应用于课文讲解后。例如,在讲《雾淞》一课时,相信很多小学生对雾淞并不熟悉,针对于文中所描述的如“蒸腾的雾气”、“镀上了白银”、“银线”、“银条儿”等词语并没有一个直观印象,因此在讲解完课文之后,教师需立即播放多媒体图片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PPT,将与雾淞相关的图片展现给小学生,让他们在多彩的图片中感受到雾淞这一奇异的自然美景。当一朵朵冰花、一片片树挂、一团团雾气、一串串冰凌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仿佛置身在一个美丽的冰雪世界,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不由自主地思考:这美丽的景色是怎么来的?这时通过动态的雾淞形成的画面解答他们的疑问,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而深刻地认识雾淞形成的真正原因,并从内心由衷地发出感叹:雾淞太美了!大自然太神奇了!

2 用悠扬声乐活跃课堂,体验学习快乐

之所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小学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并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就是因为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功能,为小学生展开了一幅声画交融的动人画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用悠扬的声乐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对发展小学生个性、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如在讲《鸟语》一课时,本文是通过作者聆听鸟语的过程,让小学生们从中获得某种启示,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亲自聆听“鸟语”,来获得真实感受。当“布谷布谷”的叫声传来,教师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鸟?它在说什么?学生们非常兴奋地回答:这是布谷鸟!它在说你好你好!这时又传来喜鹊的叫声:那么这又是什么鸟?它的叫声好听吗?学生们说:不如布谷鸟好听!教师借机引导:虽然喜鹊叫声不如布谷鸟,但是大家都很喜欢它们,它们的叫声让人们“倍感亲切”,你们有没有“倍感亲切”的时候?小学生们在优美的声音中、在教师的谆谆引导下展开思考和想象。当更多的百灵鸟、画眉、黄莺的声音响起时,小学生们的天性在这样悠扬声乐营造出的和谐氛围中充分释放,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竟是如此快乐的事情!

此外,声音媒体还可以配合课文内容和教学进度来应用。例如上节所提到的《鹿柴》一课,诗中所描述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那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如果仅能看到图像,而听不到声音,不能亲身体验,相信学生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这一课的最后,教师需要再次为学生们播放多媒体图像,同时为其配上声音,让学生亲自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那种遥远却又很清晰的“人语”,感受“空山”中所传来的回音,如此,则更能够使他们如同身临其境。而同时,在学习完毕后来感受真实的场景,不仅会纠正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错误思路,也会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从而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3 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始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使每个层次、每个水平的小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识字与欣赏想象的课程中,就可以通过播放儿歌或者是好听的音乐,让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使他们的思维很快进入角色,然后通过图片将一些常见的象形文字:水、月、日等进行呈现,在呈现文字的同时将与文字相联系的现实事物进行播放,引导他们感悟、体验文字中蕴含的美感,并鼓励他们去想象、去表现,大胆地将自己的感受与观点表达出来,借现代教育技术之力为小学生们开辟一片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学习天地。

现代教育技术无疑为小学课堂增添了一抹最为亮丽的色彩,使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呈现出了全新的、多彩的崭新局面,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会用、善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学会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使小学课堂焕发出无限魅力!

(寿光市稻田镇梁武赵小学,山东 寿光 262700)

参考文献:

[1]陈克珍.新课改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运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 (6):168.

[2]于小林,宣娜娜.如何应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3,(15):60.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小学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