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2014-03-18刘桂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幼儿园信息技术

刘桂红

摘 要: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幼儿园。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考验。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06-02

说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幼儿园课程整合。即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地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其次我们还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意义,明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为它们的整合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给儿童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基于对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我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角度的课程整合

1.1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内容上实现整合

课程改革中的幼儿园课程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突出经验性,强调幼儿更适宜于运用多种感官,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为主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二是强调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幼儿园课程应指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我们的课程活动在内容的整合上也完全体现了这两大特色。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多样性的主题教学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从事一系列学习活动,更包括以幼儿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所创设的有教育潜力的多媒体情境,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下自主生成的各类活动。比如,在“我最喜欢的汽车”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马路忙碌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观察画面中来来往往的各种汽车;利用便捷的互联网与幼儿一起收集整理各类汽车玩具和图片资料。通过播放动画影像资料给幼儿介绍有特殊用途的汽车,如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既帮助幼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又扩大了教师教学范围,使之不局限于书本教材。

1.2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形式与方法及手段上实现整合

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教育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这种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还需要教育活动组织的应变能力。而这些经验能力恰恰是确保整个教育整合取得成绩的关键。

幼儿的一日活动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以及生活活动。他们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该聚焦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即时性、相关性等特点来加强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2 利用信息技术走进家庭社区,在课程资源上实现整合

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丰富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他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首先,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开辟网上家长园地,我园在网站的显眼位置集中向家长介绍了最新的教学动态,以及对课程改革的精神、具体内容作详细地宣传说明,以便家长能随时随地地了解到我园发展状况,而这些说明有助于获取家长对教学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其次,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密切家园联系。通过QQ、家园联系卡等与家长进行实时联系、交流,更有利于家长获取有关的信息,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力量。

再次,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了解社区,走进社区,融入社区。我们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了主题活动“我们的菜市场”。首先,老师在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了解市场买卖的简单过程,其次带小朋友去参观幼儿园附近的菜市场,让幼儿到菜市场去体验一下生活,加深对菜市场的了解。对此小朋友感到非常有趣,他们亲眼目睹了买主与摊主间的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场面,觉得十分好奇。回到幼儿园后,老师组织幼儿交流,孩子们兴奋起来,提议自己动手搭一个“娃娃菜市场”。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创建一个菜场情境,看着孩子们为买卖商品起名称、搭建卖菜台,设立收银台,准备商品标签和模拟钱币……在这个模拟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并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构建起对社会更深层的认识。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3.1 整合课程内容要坚持系列性

首先,要从互联网中众多的日常生活经验里,选择出适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进行合理地整合,才能引导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以此激发孩子进行探究、发现。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孩子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已不再生活在一个狭隘和封闭的空间里,社会信息通过电视等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和渠道,不断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并影响着孩子。教育工作者不妨由此引导孩子开展积极地讨论,这类整合活动不仅能使孩子的语言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也会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

再次,依靠网络数据库的力量选择孩子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孩子有机会感受或了解到许多科技信息。他们不再拘泥于拼插积木、电动玩具,而更多地对新的科技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去了解、去探究、去发现。这类内容整合无疑能大大帮助孩子积累有益的生活经验,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endprint

3.2 整合课程参与要坚持全员性

整合课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的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幼儿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需要、兴趣、经验、探索和体验将被受到高度重视。整合课程作为很重要的课程改革运动,也必须得到家长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从而让他们也能做个积极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让家校间得到即时的沟通,确保家长能够在空闲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去大自然中去探索延伸主题活动,从而观察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学习经验及创造性表现,甚至为主题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集准备各种资料,给予孩子有关知识方面的准备,以及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某些教育活动等。这样做的话,才能使整合课程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3 整合课程实施要坚持多样性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教者从主题选择、内容规划到活动设计,必须有机整合集体、小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并学习,在乐趣中得到发展。从而促使我们在实施整合课程时必须改变以上课为主的传统观念,而是要以活动为主,以游戏、参观、制作等多样性活动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因而,在整合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好信息化教学设备,将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参观活动、野外活动等都有机结合到课程整合的范畴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创设一些以幼儿为主体的、优化了的活动情境,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探索、发现,全方位地获取有关物质世界和人际社会的各种经验,从而使知识在情境中生成构建,社会生活在情境中显现意义。

3.4 整合课程评价要坚持主体性

现阶段幼儿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人把自己的竞争压力,延伸给了孩子。因此,幼儿不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而是在成人的控制下、以成人社会的需要取代了充满童真和情趣的需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使得各种训练显得那么名正言顺。这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才是整合课程的目的所在。整合课程评价要坚持主体性,主要是指:一评价是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评价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新《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凸显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这是检验整合课程评价坚持主体性的重要标准。面对这种标准,充满多样性、趣味性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4 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等方面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当今的幼儿园课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入幼儿园的课程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就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而言,对其进行大规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时间不过是在近二十年,信息技术真正进入幼儿园中参与到幼儿园整合课程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而其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觉幼儿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不断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阶段为以后的长远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幼儿园,山东 淄博 255400)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黎安林.走近幼教实践[J].幼儿教育,2005,(05).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王春燕.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思考[J].山东教育,20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幼儿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