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虚拟学习平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014-03-18何德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日志共同体交流

何德明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指导学生撰写网络日志,提高反思能力,通过改变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推进信息化应用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69-01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专业、素质较高的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帮助自己学习,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助于继续深入地学习,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和互动是最有价值的。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撰写网络日志、提高反思能力谈几点体会。

1 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开展有效性学习

时下,QQ聊天工具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广泛利用它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联络,因而是人们比较喜爱和推崇的一种交流方式。“QQ群学习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上网聊天工具QQ里的“群聊”功能进行网上交流学习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QQ群学习平台”凭借其方便、实时、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上教学研究中去。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扩宽学习平台。通过社会性软件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学生共同探讨、协作、交流,来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更让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利用QQ群学习平台,利用互动、下载、积累、写录、链接、搜索等功能,交流、探讨、相互学习,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高效率。

笔者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课,指导学生建立了“中捷职业教育”的QQ群,要求学生通过身份验证加入该群,同时还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和教师加入该群,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帮助,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式划分学习小组,从而推选组长,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该群提前通知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布置学习作业,也可以提出最新的任务要求,甚至可以通过群共享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在群公告中发表最新的学习任务通知,还可以通过群论坛建立不同的学习板块,供学生去探讨和交流。利用群聊功能让所有的群成员都可以看到并进行学习。

通过社会性软件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兴趣,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问题,可以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撰写网络日志,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是认识的过程、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感悟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对于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改进思维方式,调整新思路都是非常有效的。撰写反思日记是提高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要强调写反思日志的好处,要求学生每次课后在空间里撰写反思性日志,然后在由教师阅读并回复评价。同时,各个小组内需要进行相互的讨论交流,然后选择优秀的一篇发表在论坛,作为该群的作业展示,下次同样以这种方法进行展示,以此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也许在最初的时候,学生对这样的要求没有很高的兴趣,也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反思的思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首先在空间里面写反思日志,将自己平时教学的感悟与经验都记录下来,并补充改进不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此为戒,而且这样也促使对反思日志兴趣不高的学生能够明白写反思日志的好处,学生也会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大家的想法也会得到交融,这样才会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坚持做好反思记录,一方面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反思案例,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也做好自己的反思日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和评论教师的反思日志,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的学习过程转换视角思考进而反省自身。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空间日志,提出了每天写日志,记录听课、上课的过程,反思每天的收获。也可以把学习活动中的感悟发到“群共享”,供大家下载交流。教师抽出时间去浏览每个学生的日志,从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生的情况,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指导学生撰写网络日志,提高反思能力,通过改变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的背景,同时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了职业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

当然在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中也存在问题:如何让学生避免惰性,课程结束后仍然坚持撰写网络日志;怎样构建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这都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细致地指导、更精心地对课程进行设计,并善于观察发现,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实践。

(河北省中捷职业技术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0)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与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7.

[2]柴阳丽,李静.社会性软件支持成人自导学习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3-34.

[3]潘华云.“纸笔”到“博客”——试论教师反思工具的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2007,(1):72-74.

[4]韩晓玲,丁翠红.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实践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以《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07):122-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志共同体交流
爱的共同体
如此交流,太暖!
高效管理日志文件用命令行就可以
读扶贫日志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