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4-03-18俞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积极性多媒体科技

俞瑶

摘 要: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的发展。而当代科技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教育 科技 多媒体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41-02

教育是国之大本,民之所望。我国教育大家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完善他的人格”。教育发展了,国民能力和素质就会提高;国民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了,国家就会发展,社会也就能够进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观念的影响,学生的任务成了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在了十分被动的地位,成为纯粹接收知识的机器,在这种被动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成了一种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学习兴趣更是荡然无存,更别说什么学习效率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很难有能力上的提高。改变这种现状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要想解决教育现实中的这种现状,关键还是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这里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其外部因素而言,当代科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当代科技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代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吃穿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一举一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得以运用到教学领域。计算机和网络这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对学校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学习者将能把这个世界范围的网络用作全面的参考指南(词典、百科全书、数字博物馆)、电子顾问、传播工具(电子邮件、有共同兴趣的人的闲谈会),以及获得资源的工具(地址和网址链接)。互联网为青少年探索各种兴趣,了解周围精彩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在我国,很多学校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识到科技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方面,科技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够把一些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运用的教学中来,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把教育传播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系统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育传播要素包括以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因此,对于,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当代科技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 教师方面

教师在社会教育活动环境中履行着教育教学的职责,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当代多媒体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著名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做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人类获得信息究竟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人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和听觉;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的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既能看得到,又能听得到,知识的保持就能大大好于传统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形式新颖活泼,声情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一体把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生动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好于学习、乐于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多个兴奋点。

2 受教育者方面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通过学生自主的运用网络技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自主探究知识,找出问题的所在,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中学历史的《戊戌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关于本课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戊戌变法相关的资料,了解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的相关事迹,以及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增强对本课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先辈们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增强其爱国的情感。

3 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方面

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了,网络教学就是其中的一大变化。“网络教学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过教师、学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资源共享,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利用网络教学不仅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第一,网上参观,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近距离的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时空的距离,借助网络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的观察历史事物,掌握更多的历史信息。第二,网上课堂,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进行录像,然后通过网络传播;或是在网络上进行同步教学。网上课堂既可以用于远距离教学,实现异地、异校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在校内进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各种选修课的教学。此外还有网上阅读、网上远程教育、网上讨论以及网上答疑等。这些都是现代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体现。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

(解放军艺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北京 100081)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茹宏丽.论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技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3]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4][美]兰祖利和里斯.丰富教学模式—— 一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M].华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性多媒体科技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