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

2014-03-18李翠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

李翠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到了多媒体技术。而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使课本里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如果再加上图文声画并茂的视觉信息,学生将能够调动全方位的感官,促进自己的认知渠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信息化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就《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为例,旨在将电子专业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并对此浅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课程整合 电子工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32-02

1 高职院校《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现状

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1 教学设计偏重于课程独立的知识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专业课程整合

目前大多数院校在《电子工艺》的教学设计上只是完成本课程各知识点的汇总性学习和实训,并没有考虑到电子专业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电子工艺》课程的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连接性,课程独立开展实训任务,没有将电子专业的综合能力培养设计到《电子工艺》的课程实训中。

1.2 实践项目比较传统,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电子工艺》课程的实践项目多为装配分立元件电子产品,由于电路成熟且印制电路板固定,学生不再有改进的空间,只是按照现成的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组装、调试电路,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故障也极其有限,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3 教师缺乏企业经验,知识缺乏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按照企业项目开发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设计的项目也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更难以营造企业实际环境,实施“教学工厂”培养模式。

2 信息技术与《电子工艺》课程整合实践

2.1 如何利用多媒体参与到《电子工艺》课程整合中

2.1.1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化难为易

在高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初期,通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些特定公开课,授课教师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专门制作教学课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则对此类的教学手段敬而远之。

影响多媒体教学在《电子工艺》课程中普及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学校的硬件要求跟不上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关《电子工艺》课件的缺乏,以及对大多数高龄老师来说较为困难的适用课件制作过程。对此我们能否另辟蹊径找到解决方案呢?事实上,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一是可以选择一款合适恰当的课件制作软件。一些要求较高制作困难的课件,我们可以使用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来完成课件的前期制作工作,然后再利用专用的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软件来完成课件的最终制作。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们掌握较深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但是对于一般的课件,教师不妨试试Powerpoint等软件,虽然这类软件没有之前提到的几款软件的功能强大,但对于教学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二是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当前互联网上教学课件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因此各大院校可以适当的、有目的地去购买一些,然后由授课教师去选择下载,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如果现有的课件不适合目前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考虑借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截取对教学有用部分重新加以组合与加工。因此教师轻轻松松地教,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这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目前有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校有很多。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提高多媒体在《电子工艺》教学活动中所占比例,还是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的。

2.1.2 在《电子工艺》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教学软件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使用教育软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优势,以获得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项目之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将前期课程《数字电路》和《Protel DXP电路设计》课程,以及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课程贯穿在一起,让学生从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利用Protel DXP软件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图和PCB,然后用多媒体设备将整个设计过程播放给学生看,接着再使用PCB制板系统完成PCB的打印、曝光、显影、腐蚀、钻孔,最后再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焊接和调试,将电子专业的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贯穿所学知识,并将它们学为所用。

2.1.3 《电子工艺》教学课件的制作要简单灵活

当教师在教学中用到多媒体课件时,有些教师往往担心会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教学麻烦,所以为了教学的方便省事,他们会让制作者设计课件的顺序结构,上课时只需要简单地按一下鼠标,课件便会按照之前设定的顺序依次“播放”下去,这样整节课就变成了“流水课”,教师变成单纯的“放映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是会想尽办法,将学生已经偏移的思路引回到课件设定的原有流程上来。更为有趣的是,部分教师在操作电脑时按键次数过多,导致课件”放映”中上演了“蒙太奇”手法,这类情况在本质上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追根溯源,从事物的实质上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被“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所替代,它只是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现代信息技术必须有适应的现代思想。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提醒自己。课件结构采用模块化,将“线性结构”变为“非线性结构”,这些内容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而人性化的课件界面将有利于课件教学随意调度。同时,考虑到各级学生的接收和反馈能力。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让自己的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媒体教学之精髓。endprint

课件制作简单,操作灵活可靠,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整个操作过程最好支持鼠标,要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过多层次的相互操作。为了方便教学,尝试建立控制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机制,便于向前、向后翻页或者跳过当前页面。学生在课堂使用以实践练习为目的的课件时,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到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选择训练次数和训练难度;对于演示类课件,最好能根据现场教学实际转变演示过程。

2.2 《电子工艺》课程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有助于教师教的同时,还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首先关注的是是否有必要使用教学课件。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用常规方法无法示范或者不容易示范的教学内容;选择课堂上用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源。

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提高了教学信息的传输效率,增强教学的热情,活力和创造力。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理解,去思考,去质疑,去交流。

教学课件所展示的内容要和学生的视觉心理一致。内容布局要做到重点突出,同一内容不宜展示过多,从而避免或减少无益信息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之间、前景与背景之间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以及字符的大小等,以此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了解感知对象。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减少文字显示的数量,因为这些因素不仅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

3 多媒体教学应避免过犹不及

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些教师尝到了甜头,就把它当做万能药一样对待,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都用多媒体来完成,以至于对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不屑一顾。这样的教学手段,虽然从它追求现代化的意识这方面来看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多媒体虽然有其他媒体手段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但其他传统媒体的许多功能也不容忽视。例如静态显示功能、放大投影仪、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都是传统教学方法中不能完全取代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好是把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盲目追逐新技术。所以我们在设计《电子工艺》课件时,应该把精力集中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让每一节课都能突破一到二个难点问题就行了,不需要什么都说、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教师仅仅只用把课本中不易理解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多媒体课件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所以在教学前进行正确选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对于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总之,多媒体课件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的作用,决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总之,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郁,课堂教学效果变得更好。因此每一个置身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做到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间有机、有效地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参考文献:

[1]陶志.浅析在电子工艺实验中ProtelDXP软件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8-149.

[2]李亚兵,王华.电子工艺实习的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79-80.

[3]白洁.电子工艺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61-163.

[4]尹青山.电子工艺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7):40-42.

[5]刘胜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卢州映月—冬冬电教工作室,2012-05-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