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课堂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2014-03-18刘春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手段教学设计信息技术

刘春艳

摘 要: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设计实践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交流及合作的平台。为此,中师音乐课教学要以信息技术作为课堂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儿童歌曲弹唱伴奏音型综述》一课正是在此观念指导下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方法 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9-0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但要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首先表现为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各项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承载各项改革内容、方法及成果的具体实践形式,中师的音乐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逐步转向质量的提高。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缩影,好的教学设计能集中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互补的新课改教育理念,并以此把新课标倡导的“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的理念完全体现出来。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借助信息资源并结合教学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进行“整合”。

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设计实践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交流及合作的平台。为此,中师音乐课教学要以信息技术作为课堂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构建新的教学理念,结合音乐本身独特的功能,拓新的教学思路。《儿童歌曲弹唱伴奏音型综述》一课正是在此观念指导下的一节尝试。

1 教学设计理念

本设计旨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激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儿歌伴奏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通过精细设计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学会通过不同的伴奏音型来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运用音乐和表现音乐,在儿歌伴奏的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愉悦及情感陶冶,一堂音乐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掌握三种基本的伴奏音型。

2.2 技能目标:基本伴奏音型在儿童歌曲中的运用。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对音乐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3 教学重难点

3.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伴奏音型的种类、弹奏方法及表现的乐曲。

3.2 教学难点:选用好符合乐曲形象表现的伴奏音型,并恰当地运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4 教学方法、手段

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把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教学的演练进行有效对接。

4.1 音、画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式教学。

4.2 点、面有效结合电钢琴演练教学。

4.3 引领、感悟探究式教学。

4.4 创造、表现情感体验式教学。

5 教学模块及流程

5.1 教学模块:导学模块—自悟模块—实践摸块—拓展模块。

5.2 流程:情趣解读—自悟探究—创造表现—拓展延伸。

6 学情分析

6.1 学习热情比较高,想象力比较丰富。

6.2 乐理、钢琴、基础知识薄弱,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较差。

7 教学过程和步骤

7.1 导学模块——回顾、引领、情趣导入知识总汇,完成知识目标

7.1.1 知识的回顾

复习提问:大调正三和弦的三种和声进行:正格进行T—D—T;变格进行T—S—T;完全进行T—S—D—T。这是本节课伴奏音型学习的基础,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三种和声进行的图示,全体学生在电钢琴上练习三种和声进行,做好新知识学习的准备。

7.1.2 教学引领

导语:今天给同学们介绍的是,运用和声进行儿童歌曲配伴奏的常用方法即儿童歌曲伴奏音型综述。(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读)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

进入新课的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伴奏音型(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读)即兴伴奏中运用和声进行的具体形态。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歌曲、乐曲的音乐形象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做相应的和声进行与和弦的组合变化。先进行概念的介绍,通过情趣解读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伴奏音型的内涵。

7.1.3 情趣解读

教师:对于伴奏音型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四首乐曲来解读它的内涵,听完之后有四个问题需要同学回答:①这四首乐曲的音乐形象一样吗?(回答:不一样);②你感受到了什么音乐形象?(欢快活泼的、抒情流畅的、坚定有力的等);③音乐形象所表现的乐曲大体可分几类?(三类);④你是从乐曲的哪些方面感受分析乐曲的音乐形象的?(节奏、旋律、歌词、调式调性等)

视频播放四首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小曲《泰迪熊》、《蔬菜精灵舞》、《火车》、《水族馆》为学生创设情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四首歌曲所展示的不同音乐形象。说出影响音乐形象的要素,体会并说出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应选配不同的伴奏音型等与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7.1.4 知识总汇

教师从让学生分析以上歌曲不同的音乐形象入手,进一步解读伴奏音型的含义,在导学的基础上,电钢琴试奏、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解,(教师点拨讲解伴奏音型的种类、弹奏方法、表现的乐曲的同时分别例举示奏三种伴奏音型的歌曲的主题片段:柱式和弦型伴奏的《国歌》、半分解和弦型伴奏的《铃儿响叮当》、全分解和弦型伴奏的《送别》,学生倾听、分析、理解、模仿弹奏,最后学生总结出常用的伴奏音型的种类、弹奏方法及表现的乐曲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endprint

[教学方法:情趣导入法、示范法、归纳总结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音、画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式教学;点、面有效结合电钢琴演练教学]

7.2 自悟模块——引领、自悟、探究完成技能目标

三种伴奏音型在儿童歌曲中的举例:课件展示三首歌曲的曲谱。

7.2.1 教师引领

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形象,通过节奏、试唱旋律、念歌词等引领学生通过音乐形象的分析来选配与之对应的伴奏音型。

7.2.2 学生自悟、探究完成技能目标

自悟探究三种伴奏音型的特点及所表现的乐曲来选择伴奏音型。

(1)《幸福拍手歌》用柱式和弦音型伴奏

教师从《幸福拍手歌》节奏感强、坚定有力的音乐形象上启发引导,学生自悟探究,在电钢琴上尝试运用三种伴奏音型,最后确定选用柱式伴奏音型伴奏。感受柱式伴奏音型伴奏所衬托的节奏感强、坚定有力的音乐形象。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半分解音型伴奏

教师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上启发引导学生自悟探究,在电钢琴上尝试运用三种伴奏音型,确定选用半分解伴奏音型伴奏,感受半分解音型伴奏所衬托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

(3)《小鸟飞来了》用全分解音型伴奏

教师从《小鸟飞来了》抒情流畅的音乐形象上启发引导,学生自悟探究,在电钢琴上尝试运用三种伴奏音型,最后确定选用全分解音型伴奏。感受全分解音型伴奏所衬托抒情流畅的音乐形象。

最后,教师整体完整范奏,学生练习弹奏,完成技能目标。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示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领、感悟探究式教学;电钢琴点、面有效结合教学]

7.3 实践模块——岗位领悟、创造表现、知识强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7.3.1 岗位领悟

三种伴奏音型伴奏的乐曲在课堂模拟幼儿园实践。

教师:与幼儿园乐曲有关的实践活动都有那些?答案为:律动、歌表演、音乐课、游戏等。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运用伴奏音型伴奏的乐曲律动最为常见,(律动是指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有规律地做动作。)常常融入幼儿园的其他活动教学中。

课件展示:分别播放三段幼儿园律动活动的视频(律动音乐为三种不同伴奏音型的乐曲),让学生进行岗位领悟。

7.3.2 创造表现突破难点

(1)课件展示:播放幼儿园的三段不同伴奏音型的律动视频,先不放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幼儿的动作、节奏、表情等选用与之对应的伴奏音型乐曲,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学生观看后,在电钢琴上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适合的伴奏音型的乐曲为视频中幼儿律动伴奏,练习后教师提问、学生演示弹奏、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教师点评。确定相应的伴奏音型。最后放音乐完整观看视频,完成新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7.3.3 知识强化突出重点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课件展示并对应播放测试题:用填空的形式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思考回答。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音、画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式教学;创造、表现情感体验式教学;电钢琴点、面有效结合教学]

7.4 拓展模块——陶冶情操完成情感目标

多媒体视频播放: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视频,音乐为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画面中的舞者有老年人、儿童、男人、女人、黑人、白人、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他们用体态律动恰当地诠释了音乐形象,舞者表情自然、快乐、享受、美好而陶醉。

问:①视频中都有哪些人在表演?②从他们的表情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③做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回答:音乐是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净化人的心灵。优美的旋律,要有丰富的和声、恰当的音型变化来衬托、贝多芬做到了,给我们留下广为流传的世界名曲《献给爱丽丝》。舞者只有真正感受、理解了音乐才能通过体态律动来诠释、表现音乐形象。

感悟:作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有能力为幼儿创设和谐、优美的音乐环境,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幼儿教师在音乐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完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音、画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式教学;创造、表现情感体验式教学]

8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一次课堂教学活动有益尝试,根据二年级学生所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了教学流程。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堂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把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教学的演练进行有效的对接,采用音、画有效结合直观形象式教学;点、面有效结合电钢琴演练教学;引领、感悟探究式教学;创造、表现情感体验式教学。旨在掌握、运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本课我正确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合作着、帮助者作为确定教学法与学法,做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来传授知识。但自己能力有限,在多媒体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能完全尽人意地表达,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地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尝试和总结、丰富我的教学,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使新课改不断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抚顺 113000)

参考文献:

[1]匡霞.激趣、感悟、探索、表现——《蝴蝶》教学设计与自评[J].中国音乐教育,2004,(2).

[2]温美玉.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教学设计及自评[J].中国音乐教育,20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段教学设计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