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3-18杨艺欣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专业英语高职院校

杨艺欣

摘 要:专业英语是高职院校必备的一门课程,这不仅是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的硬性规定,也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而必然流行的一个潮流。然而,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我国高职院校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的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在本篇文章中,根据多年从教经验,对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改的信息化教学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与广大一线专业英语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为专业英语的信息化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2-02

1 前言

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应该以职业英语或实用英语为基点,旨在培养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逐渐普及的形势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教学的手段处于不断地革新之中,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的兴起和应用。高职专门英语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用更多辅助的手段来进行教育的改革。例如也可以通过声音和光电的效果甚至录像电影等来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英文表达以及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使得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将其服务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两个内核,势必形成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提高专业英语听力、阅读、口语教学质量。

2 专门用途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对专门用途英语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特征,以网络教学的理论为支撑,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让网络资源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育相结合,让网络技术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出专门用途英语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对专门用途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 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辅助以视频、音频等技术,使声音、图画、图像、文字等教学内容与动画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利用投影仪、展示台、音响等一系列的辅助展示设备,直观、快捷地把相关的知识和内容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能给学生们创造一个交互式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学习者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加深对这些感官的刺激,有效地把视、听、说、读、写、译技能融为一体。对于教师来讲,这种手段的应用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授课信息量。同时,教师的角色在此种教育环境下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对对教师要求:角色上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上转变,教学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教学效果的高效性。

多媒体技术在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使用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对于阅读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信息网络,这种模式可以由教师提供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出教学上的要求,通过网络进行检查、指导。

(2)对于语言技能方面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在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的交流学习,可以解决和培养在语言方面的技能问题。

(3)以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多媒体外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要求自主地安排学习,教师单独指导,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基于综合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师指导模式。此种模式即“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直观性、方便性等特点,有效地传递大量信息,扩大信息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

(5)实际运用语言的模拟训练模式。多媒体技术因其强大的信息和技术支撑,能够在教学中提供各种生动逼真的模拟情景,通过模拟训练可以使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多媒体英语教学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真正转变,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

2.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化教学,实现与专业英语教学的交互实践

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信息丰富的特点,网络资源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人的限制,对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利用具有双向性和灵活性的优势。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地筛选出大量有用的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和转换的过程时间,有利于快速进行知识的构建。

信息量不断更新不断扩大的网络资源,能为专业英语的教学提供大量的真实语篇和语料,这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来说,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如同让学生进入了虚拟的英语课堂,在这个课堂上有原汁原味的英语,有超越课本的英语语料,有多视角的专业知识,这无疑为专门用途英语方面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真实和快捷的环境平台。例如,贸易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英文的商业产品和商业商情,如“阿里巴巴”、“中国商情”等,供学生参考,必要的时候可以下载相关资讯内容作为补充;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中国内外知名汽车网站,通过汽车的英语信息渗透并了解掌握最新的汽车产品信息;旅游英语教学中,可以透过网络上国外的旅游网站,了解掌握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必须掌握的基本英语知识,通过网上欣赏国内外名胜古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辅助教学还可以实现构建主义学习的目标,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的理论,网络资源下的教学,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增强了对专业英语学习的认知,使自身得到了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endprint

2.3 结合网络技术采用翻译变体方式开展翻译教学

翻译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脑活动思维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翻译变体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用变通的手段对原作的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摄取的翻译活动的过程,在这些变通手段中,包含了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等。由此可见,翻译变体的类型有编译、摘译、译述、节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由于兼顾知识产权限制、翻译效率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今天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翻译变体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主要是通过以下形式进行的:首先通过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相关学生的学习档案,在平台上安装翻译软件;然后根据翻译课程的要求和目标选取合适的翻译内容,设置不同的翻译变体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完成;接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与此相关的语料和学习材料,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发表指导意见,并把最终结果做成电子版发给每一位同学,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3 其他辅助手段促进专业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素材来充实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提供给学生下载和浏览;网络上的电子报刊也给专业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免费的材料,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素材改编后提供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他们虚拟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情境对话、角色扮演、模拟仿真等创作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感受未来领域内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4 结论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远远不止上面几个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会越来越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广,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索和探讨。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参考文献:

[1]刘洁.高职专业英语特色分析[J].课堂教育,2008,(07).

[2]雷蕾.英语专业ESP课程的定位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8).

[3]张晓莉.对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J].改革与开放,2010,(06).

[4]高云峰.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4).

[5]姜文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社会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J].理论界,2005,(3).

[6]王若梅.网络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7]陆秀英,周灵.基于网络技术和翻译变体下的专业英语教学[J].华东交通大学报,200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专业英语高职院校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