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18徐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教学中职

徐建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问题意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还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职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12-01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情况下,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者若干个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互相合作等方法把任务圆满完成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此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问题意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还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它将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前必须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准确、科学、整体的把握。首先,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尊心,先设定简单易操作的任务,然后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最后,任务必须有层次性和逻辑性,把知识点分解成益于把握的各个小部分,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给出清晰、详细的步骤,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学习PowerPoint 2003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课件(最好与学生们的专业有关),并重点讲解课件中的背景、图片、文本、动画、链接等是如何插入和如何设计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演示文稿。再比如,学习Word 2003时,教师首先要把Word的重点知识详细地讲解并演示一遍,然后设计教学任务:①编辑录入文档“济南的春天”;②对“济南的春天”这一文档的格式和字号、颜色等进行调整和编排等。学生在听过讲解后,自然会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好奇心大起,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2.2 实施并完成任务

任务设定好之后,教师可以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根据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分别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安排程度适应的任务。在学生开展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来回巡视,积极地引导、指点学生,并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一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最佳阶段,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以Word 2003为例,教师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如下步骤展开操作练习:①建立、重命名并保存文档;②录入练习文本;③编排文档格式;④排版完成,关闭并保存文档。一般来讲,中职院校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很活跃,听过讲解之后,会非常迫切地想要参与到实践当中。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与学生足够的动手训练时间,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给予个别指导或安排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3 效果展示、评价和任务总结

任务完成之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效果展示及任务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本组任务的目标、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的陈述和展示,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综合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作品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闪光点,然后进行交流互动,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提高。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今后的学习会更有目的性和主动性。

评价之后,教师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整体的贯穿和梳理。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把知识点分解到了不同的任务中,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头脑中的知识点还是零散不全的。此时,教师应对整个课时或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善知识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甚至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给学生再次讲解和整理并对类似的问题加以分析或者给学生留下思考作业等。其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并真正掌握知识点。

3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的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上,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分组合作活动,独立或共同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从而融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教学等打好基础。

3.2 任务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教师不能够随意、盲目地设计教学任务,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而定,否则会损害学生的兴趣,更严重的是会伤及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任务设计的前提必须是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准确把握。

3.3 任务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

设计任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而服务的。中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和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进行统筹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争取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3.4 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相对复杂又富于变化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山东省商务技工学校,山东 泰安 271000)

参考文献:

[1]张淑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0,(20).

[2]林晨曦.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