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患者肾损害的分析与护理

2014-03-17李燕芬沈晓君何思婷刘宇欢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抗结核肾功能用药

刘 怡 李燕芬 沈晓君 何思婷 刘宇欢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广东深圳518133

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患者肾损害的分析与护理

刘 怡 李燕芬 沈晓君 何思婷 刘宇欢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广东深圳518133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患者肾损害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肾损害患者8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肾损害原因药物以及治疗护理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肾损害原因药物有利福平41例(48.8%),对氨水杨酸钠23例(27.4%),乙胺丁醇20例(23.8%)。结束治疗后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指标[(82.9±8.1)μmol/L、(5.1±1.1)mmol/L、(111.8±45.5)μmol/L]均显著优于治疗前[(106.5±13.6)μmol/L、(6.7±1.2)mmol/L、(329.4±88.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肾损害,在临床用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并及时予以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使用后肾功能损害,改善临床预后。

抗结核药物;肾损害;分析;护理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疾病,国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临床抗结核治疗的周期长,此外,抗结核药物功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坏死以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毒副作用[1-2]。临床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所致肾损害发生率及程度等呈现较大的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对患者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为严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起激烈。这是因为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药物经过肾脏排泄速度也会减慢,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并且长期以往在体内累积,使得毒性不断增加[3],自然肾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也会相应的增加。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临床肺结核医师越来越重视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肾功能损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本研究选择收治的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肾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肾损害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16~85岁,平均(47.43.3)岁,其中年龄>50岁者66例;用药至发病时间7~30 d,平均(18.43.2)d;20例(23.8%)为初治患者,64例(76.2%)为复治患者;均存在少尿、无尿、恶心、呕吐、浮肿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患有肺结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排除原发性的肾脏疾病及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肾功能损害均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

1.2 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4]

①患者结核病诊断明确,有明确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史。②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

1.3 研究方法

观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肾功能变化,所有患者均例行肾功能、尿常规、双肾B超检查,记录结果,并且记录每组患者出现肾损害时所使用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及其具体使用药物情况,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病情变化。

1.4 治疗方法

本组82例患者均停止应用抗癌药物,予以静卧休息。42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停止用药后改善营养状况,积极纠正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并予以利尿剂以及激素等进行治疗。4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连续性血液过滤治疗1年。

1.5 临床护理措施

1.5.1 个体护理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需要按照诊断标准划分不同的年龄段,所有患者均例行肾功能、尿常规检查,以正确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合理方案,从而将患者肾功能损害降到最低[5]。

1.5.2 药物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的反应,如患者的尿量、皮肤、体重以及患者的循环情况和酸碱平衡情况,另外,在改变用药方式之前时,不可以操之过急,不能突然停药,要做好科学的调护,以便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对于肾功能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组,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用药量降到最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以及剂量。抗结核药物都可能诱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甚至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因此,要严格掌握利尿剂应用指征和合适的剂量、疗程,可以减少该类药物肾损害发生。

1.5.3 心理护理患者常常由于疾病而表现出忧愁、烦躁、甚至于恐惧等心理失调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而且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为此,要求护理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给患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积极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疾病的复发。

1.5.4 临床预防处理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每月检测肝功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时,应及时检查肝功能;对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者应及时调整纠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间隔;每2周评价1次肝肾功能。

1.5.5 细节护理对于高危肾损害患者,需要采用血液透析等方法,从而减轻患者肾功能损害[6];加强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动态观察,做好患者的病情分析,从而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确保患者使用最为合理的抗结核药物,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损伤原因药物

本组84例肾损害患者中,41例(48.8%)使用利福平,23例(27.4%)使用对氨水杨酸钠,20例(23.8%)使用乙胺丁醇。

2.2 肾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结束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指标[(82.9± 8.1)μmol/L、(5.1±1.1)mmol/L、(111.8±45.5)μmol/L]均显著优于治疗前[(106.5±13.6)μmol/L、(6.7±1.2)mmol/L、(329.4±88.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Cr:肌酐;BUN:尿素氮;UA:尿酸

?

3 讨论

临床抗结核治疗时间长,加之抗结核药物属于化学性质类的药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中常常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坏死以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发生,而且抗结核药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3.1 用药现状及肾功能损害原因

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的患病人数仍旧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临床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对患者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为严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越激烈,这是因为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药物经过肾脏排泄速度也会减慢,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并且长期以往在体内累积,使得毒性不断增加,自然肾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也会相应的增加[7]。本组84例患者中,48.8%的患者因服用利福平引起肾损害,27.4%使用对氨水杨酸钠,23.8%使用乙胺丁醇。就利福平致肾损伤的病理类型分析,主要有急性间质性肾炎、轻链蛋白尿型、急性进展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性肾小管坏死四个类型。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以及血尿常规等。

3.2 科学护理及方案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临床肺结核医师越来越重视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肾功能损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用抗结核药物肾功能损害患者通过科学的护理[8],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①在用药之前,将患者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确定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给予患者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为患者病情判断提供有效支撑。②肾功能不全者不得不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歇,并定期作尿液检查或肾功能测定,应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本组患者的Cr、BUN以及UA三项肾功能指标均呈现异常增高。③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损害,将肾功能损害降到最低[9-12]。④根据患者的年龄段,科学选择药物,严禁药物的滥用,要保证抗结核效果的同时,采用及时准确的低肾损害药物,对于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及时进行血液透析,从而减轻患者的肾功能损害[13-14]。本组患者在严密病情监测和护理下,予以44例接受保守治疗,40例接受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束治疗后,患者的Cr、BUN以及UA等肾指标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患者肾损害研究,为患者提供最适合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使用后肾功能损害,有利于增强患者预后效果,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1]邹级谦.卫生部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结核病防治资料集锦[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9,33(2):12-30.

[2]周碧波,徐来荣.免费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5):509-510.

[3]李文婧,孙强,闫赟,等.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1):706-709.

[4]Gandhi NR,Moll A,Sturm AW,et al.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s a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tuberculosis and HIV in a rural area of South Africa[J].Lancet,2006,368(9547):1575-1580.

[5]柯发敏,张开莲.肺结核病人51例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27-1328.

[6]姚晶瑞,张悦凤.血液透析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害1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121.

[7]Cox H,Kebede Y,Allamuratova S,et al.Tuberculosis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after successful treatment:impact of drug resistance[J].PLoSMed,2006,3(10):384.

[8]贾忠,吴晶,马建军,等.一线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研究现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6):468-471.

[9]Devasia RA,Blackman A,Gebretsadik T,et al.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he effectof duration and timing of fluoroquinolone exposure[J]. Am J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0(4):365-370.

[10]余元华,王永慧,熊晓红,等.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患者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状态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3):305-307.

[11]张福成,岑文昌,温文沛,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8):50-51.

[12]陈燕梅,钟球,周琳,等.1699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药物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6):74-76.

[13]刘蕾,张晓岚.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防治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6):477-481.

[14]况小红,袁承晏,杨玲.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9(12):2076-2077.

Analysis and nursing on im 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caused by app lic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IU Yi LIYanfen SHEN Xiaojun HE Siting LIU Yuhuan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 and Cure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33,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on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Methods 84 cases of renal damaged patients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in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 and Cure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were selected randomly;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enal damage inducing drugs and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ere analyzed.Resu lts 41 cases(48.8%)of renal damage were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Rifampicin,23 cases (27.4%)were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sodium Aminosalicylate,20 cases(23.8%)were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Ethambutol.Cr,BUN,UA after treatment[(82.9±8.1)μmol/L,(5.1±1.1)mmol/L,(111.8±45.5)μmol/L]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106.5±13.6)μmol/L,(6.7±1.2)mmol/L,(329.4±88.2)μmol/L],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Antituberculosis drugsmay cause renal damage,in clinicalmedication process,doctors should intimatelymonitor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patients,and then they should point out reasonabl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schedules and nursing schedules timely,so as to reduce renal function damage after applic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and these can improve clinical prognosis.

Anti-TB drugs;Kidney damage;Analysis;Care

R978.3

C

1673-7210(2014)01(b)-0150-03

2013-11-22本文编辑:李继翔)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097)。

猜你喜欢

抗结核肾功能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