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息针刺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4-03-13王成虎陈国梅刘永寿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掌骨全息腹股沟

王成虎,陈国梅,张 龙,刘永寿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全息针刺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王成虎,陈国梅,张 龙,刘永寿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目的:观察全息针刺的镇痛效果。方法:80例成人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全息针刺,对照组采用32例盐酸哌替啶注射。结果:全息针刺镇痛效果优于药物镇痛,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药物镇痛。结论:全息针刺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成人腹股沟疝;全息针刺;镇痛;对照观察

手术后疼痛会对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骨骼肌、免疫、凝血机制造成相应不良的影响[1],导致各种并发症,故术后镇痛有利于伤口恢复以及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笔者用全息针刺镇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本院外一科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2岁,平均40岁。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平均41岁。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股沟疝切口,术式均用补片(PVM2S3美国巴德维普网片)。

诊断标准:腹股沟可复性包块,腹压增大时包块出现或增大,平卧时包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腹股沟浅环,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即可诊断腹股沟疝[3]。

纳入标准:确诊为成人腹股沟疝并拟行腹股沟疝手术(单侧),年龄12~85岁,术后疼痛评分大于3分。

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意识及智力障碍,术后疼痛评分小于等于3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0.375%布比卡因3mL(0.75%布比卡因1.5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1.5mL稀释)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术后肌内注射杜冷丁50mg镇痛。

治疗组采用针刺止痛。①针刺选穴:在手第2掌骨桡侧以生物全息缩影为基础,选取肝胆穴和下腹穴。操作者以拇指指尖部揉按第2掌骨桡侧的相应穴位,以穴位为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揉按,要按压到骨膜上,按压准确时该穴位具有明显的疼痛、麻、胀、酸感觉(压痛点)。②操作方法:选取疼痛最敏感的穴位,按常规消毒,再用直径0.25mm、长25~40mm的一次性管针沿着掌骨垂直快速捻转进针,深度1.5~3cm,手法运针,捻转频率120次/min,幅度180°~360°,提插幅度10mm,出现酸、麻、胀、重后持续10min以局部酸麻胀痛为度。分别接KWD-808系列(I型)脉冲电针仪,下腹穴接正极,采用连续波,频率4~15Hz,交替增强或减弱刺激强度或间断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刺激30min后,再留针10 min,保持一定针感为宜,不应过强,以免引起局部疼痛而镇痛效果降低。以术后当天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计时至麻醉平面消退至切口水平,约麻醉后3~4h(尚未出现明显疼痛或者疼痛评分在1~2分)时进行早期镇痛。术后24h、48h根据疼痛评分决定是否进行再次针刺(疼痛评分大于3分时)。

3 观察方法

分别于实施硬膜外麻醉后3h、6h、12h、18h、24h、36h、48h、72h、96h进行VAS评分观察,并用统计分析评定结果,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相关情况。

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在白纸上画一长10cm的直线,两端标上“0”和“10”字样。“0”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最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以cm表示),即为评分值[2]。1~3分疼痛可以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轻微疼痛;4~6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服用镇痛药,为中等度疼痛;7~10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为重度疼痛。

4 治疗结果

疼痛观察:疼痛时间均在麻醉后3h左右,且疼痛高峰期均在6h左右,于术后12h疼痛逐渐减轻。治疗组疼痛的峰值为3.3h左右,对照组其峰值约为4.2h左右。治疗组12h即逐步下降,而对照组可见12~36h的疼痛平台期。96h后治疗组疼痛基本消失,对照组有评分为1分的疼痛。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例(%)

下床活动时间观察:治疗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39.36h,对照组为42.6h。

尿潴留观察:治疗组尿潴留需导尿10例(19.2%),对照组尿潴留需导尿6例(18.7%),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5 讨 论

根据生物全息诊疗法理论,人体第2掌骨侧的穴位分布形式恰与全身各部位的穴位群相对应,根据压痛点和位置就确定部位或器官有病或无病。在第2掌骨侧等全息穴位群上针刺或按摩可以治疗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4]。针刺可通过神经和体液作用传递到神经中枢,并经过神经中枢的中介而到达全身,激发出能够修复和调节所刺穴位异常的生化物质。由于所刺穴位是与其相应的脏腑组织或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性较大的细胞群,故针刺所激发出的生化物质能够起到补充、修复疼痛部位的损伤和调整其功能的作用[5]。

疼痛是由于经络气血不通而致,外伤或手术创伤破坏了筋骨和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通经络、调气血是解除疼痛的关键。也是针灸治疗作用的机理。《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要,在于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谓:“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针刺可行气活血化瘀,通调经络,运行气血而镇痛。

观察表明,针刺镇痛效果优于药物镇痛,且作用温和持久。

[1] 田薇,马传庚.术后镇痛药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3):173-175.

[2] 陈孝平,石应康,邱贵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4,190.

[3] 吴再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1-192.

[4] 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5-9.

[5] 袁道文,刘广.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在痛证中的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3):17-18.

R245.319.562.4

B

1004-2814(2014)12-1143-02

2014-08-11

猜你喜欢

掌骨全息腹股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