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2014-03-11李琼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李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李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有其深层次的生成逻辑。理论自信的生成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与实践基础,理论创新、党内民主与经验总结为之提供了不竭动力。理论自信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场域之中,在主体行为方式转换中多元吸纳,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效推进。生成来源、生成动力与生成路径形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生成逻辑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与其他两者形成互动,共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现代化进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生成来源、生成动力与生成路径形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来源

理论自信的生成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与实践基础,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与改革开放。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这一特殊场域中生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三个组成部分相互支撑,唯物史观的独特视角更是突破了以往旧哲学的窠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成为全世界无产者争取自由和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这一特殊场域中生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完善其理论体系。列宁联系俄国革命实际,最终以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与俄国相似的国情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向社会主义俄国寻求救亡图存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P147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无产阶级自此拥有了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而登上历史的舞台。然而,“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2](P534)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3](P658)实践证明,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革命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果,相反则制约革命与建设进程,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重大损失。两年徘徊后,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果断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生成的理论成果,它们基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发展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民主价值观念,稳步推进民生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凝聚全民族投身现代化事业的旗帜,有效解决了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组织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验总结,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表现出理论自信。作为改革开放的总策划和施行者,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在继承革命年代的良好传统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发动各级党组织贯彻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组织支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产阶级政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文化大革命”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左”与“右”的争论挑战党的核心领导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现代化事业无可争议的领导核心。对于一个政党来讲,自信是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前途命运的自我意识、肯定信念、坚定意志和实践信心。[4]组织和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党的自身建设实际。邓小平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了全党思想,加速了党的自身建设。三个代表思想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回答了什么是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当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将各民主党派团结在现代化建设的旗帜下,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从而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突出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执政党的理论自信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提供了组织基础。

(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成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夹杂着各种思想的冲突与整合,并最终应用于改革开放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的实践中。改革开放经历了由点到面的过程,由浅入深并逐步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模式的威力,还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5](P42)1978年,党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岁月中总结了一系列理论经验。最为经典的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的改革开放遇到瓶颈,社会普遍存在对改革开放道路的质疑,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关于“姓资姓社”的解释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满足了实践需求。而这种理论的变革奠定了中国后20年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变革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应实践需求而生,实践活动生成并验证了先进理论。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即改革开放是理论自信的生成基础,改革开放的成功是理论自信的驱动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动力

理论自信不仅需要生成基础,还需要生成动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自觉走向自信的关键环节,直接制约理论自信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动力

创新作为理论生存并延续的灵魂,是应内嵌其中的重要品质。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并在工人实践中检验并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以严密性和现实性的理论品质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增强了其理论自信。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其理论在各个国情迥异的国家得以试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得以本土化的根本动力。列宁是俄国20世纪伟大的革命家,更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理论家,他提出社会主义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率先产生,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产生条件的思维定势,即只能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论断,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毛泽东曾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6](P109)邓小平也提到,如果教条主义蔓延,思想僵化,就要亡党亡国。[5](P143)江泽民提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7](P229)正是延续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创新的优质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立足于改革开放实践,逐步提出并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这正得益于邓小平打破旧思想束缚,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集体分别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和发展理论,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逐步由理论自觉走向理论自信。无论何时何地,理论创新都是理论自信的不竭动力,是理论自信增长的驱动力量。

(二)党内民主:核心动力

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必由之路,而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其自身建设对理论自信具有决定作用,而党内民主是理论自信的核心动力。理论自信首先要在党内产生,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从而弥散到全体社会。党内民主是理论产生并发展的政治保障,党员是否能在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中自由活动是理论认同和自信的前提。纵观苏联解体,其重要原因在于斯大林的党内独裁,党内对斯大林主义逐渐产生质疑和反对声音。毛泽东也曾试图建立“大民主”的模式,但一些政治野心家将毛泽东推向神坛的举动使中共集体领导的传统遭受重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推动党内民主改革,重新确立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并在人事任免上倾向党内干部年轻化,退休制的施行保障了党内民主。江泽民清醒地认识到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诱惑与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胡锦涛在认真总结治党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出发点,在党内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党内民主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党的政治权威和政治认同,有助于提升政治效能感从而推进社会民主建设。显然,党内民主是威权型政党走向法治型政党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自信的核心动力。

(三)教训反思与经验借鉴:实践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其实践基础,即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是教训与经验并存的探索过程,而对教训的反思和经验的借鉴则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苏维埃俄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赋予了乌托邦式的梦想,而列宁在将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也不乏迷惘。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书本的争论决不能使思想的武器发挥震撼的作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探索路上的实践,而事实证明获得了成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自马克思主义传入后,长期以来奉经典作家为神话,坚持教条主义,力图复制俄国的革命经验,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接连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的讲话总结了过去党内教条主义盛行的风气,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实现救亡图存,拯救了中国共产党。与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莫过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年文革将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体系破坏殆尽,党又一次处在历史转折点上。邓小平在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做出评判的基础上,总结了党内个人崇拜盛行的教训,重新确立了民主集中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离不开世界发展的大环境,时代主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与世界的相互融合中,中国将外国先进的技术和高端人才引入,立足国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集体领导的传统,借鉴国外管理理念,加快执政能力建设,提升了执政水平,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积累了资本。就是在这样的教训反思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愈发成熟,愈发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是借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行为方式的转换与多元吸纳得以实现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自信的生成场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学说,武装无产阶级头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毫无疑问,理论自信是在大众化的场域中生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追求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理论自信的主体,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认同并掌握,才能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执政党信仰成为群众信仰的应有之义,强调使普通群众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看法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与人民群众的智慧密不可分。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先于中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在了改革开展的前列,并为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实践支撑。小岗村的农民的创新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这些农民从农村实际出发,寻求农业高产的制度安排,冲破了思想束缚,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如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多方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日趋多样,心理变化复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当从人民群众的个性需求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在叙事中实现理论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程度。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使全党认清党的权力从人民中来,注定要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实现党的价值,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从革命到治理:理论自信的生成主体行为转换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外国列强的侵略,实现了民族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历经曲折,但仍然超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系列建设成果彰显了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革命型政党,即使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革命色彩依然浓厚。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逐渐从革命型政党向治理型政党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以往的斗争哲学。从革命到治理的转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挑战,革命年代的丰硕成果要求中国共产党增强治理能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分化严重,利益集团间的力量博弈将治理体系复杂化。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群体性事件向治理底线施压。另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也是治理的重点,这涉及到治理体系能否深入地方,深入基层。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央简政放权,注重发挥地方的治理积极性。治理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治理的成功生成并增强理论自信。

(三)多元吸纳:理论自信的生成方式

理论自信绝非孤芳自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是闭门造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各家所长并为我所用,多元吸纳是理论自信的生成方式。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借鉴自然离不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源头来自西方,以市场配置资源是两者的共同点。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政治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但将民主、正义等价值作合理解释,诸如新闻发言制度和听证会制度的形式的借鉴丰富了政治生活。在文化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路径上借鉴他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系统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生态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倡生态文明,这同西方近些年来的生态行动不谋而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多元吸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立足本国的实践凸显特色一词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获得的。理论自信仅仅是理论发挥现实作用的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严峻复杂的问题,但仍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信在其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终会成功。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杨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红旗文稿,2012:2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李保林)

D616

A

1671-0681(2014)02-0054-03

李琼(197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2013-10-22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