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村相融 有山有水有美丽

2014-03-11张微微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2期
关键词:岳池县新村

张微微

“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农家乐之源”这一直以来是岳池县最值得骄傲的两张名片。如今,在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岳池县,正以打造“楼与山水相映、城与文化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魅力城市徐徐展开一幅崭新的画卷。在这幅美丽的画卷里,普通百姓的生活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怎样达到完美结合?当地政府又是怎样在困境中突围?

在全省正轰轰烈烈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岳池可以作为县域城市的一个缩影,为我们作出解答。

回乡就业:过上了梦想中的好日子

华灯初上,在绿水环绕的岳池县陆游广场,每天的这个时分都是那么热闹。音乐声、欢笑声、商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一群正热火朝天跳着坝坝舞的妇女中,记者找到正在领舞的杨彩华。杨彩华今年刚30岁,是一位从小在岳池县石垭镇农村长大的女士。由于家境贫困,杨彩华高中没有毕业就在家里帮有腿疾的母亲干起了农活。2007年,年仅20岁的她在乡亲的带动下去了深圳一家制药厂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一大半都要寄回家补贴母亲和供10岁的弟弟上学。

2010年9月,远在深圳的杨彩华接到村上干部打来的电话,说广安市回乡创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建设,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乡工作,待遇不比在外打工差。

这个消息令杨彩华兴奋不已,她迅速回到县城,跟城南工业园里的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2011年10月,杨彩华跟同在园区打工的一位小伙子结了婚,丈夫跟她有着同样的工作经历,他们一家在麻柳河畔的东湖新居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回家打工,每天都能享受妈妈做的可口饭菜,还能照顾上学的弟弟,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杨彩华对目前的生活表现得非常满足,她告诉记者:“目前我跟爱人每月工资加一起能超过8000元,公司还帮我们买了社保,再加上乡下土地流转出去的租金和妈妈在广场上卖小吃的收入,我们过上了梦想中城里人的好日子。”

说到这里,音响里播放起了宋祖英演唱的《好日子》,伴随着喜庆十足的音乐节奏,老老少少们变换着舞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都市化的生活得益于近年来岳池县实施“东扩西靓,北绿南工”战略,加快县城区建设,统筹推进小城镇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成果。

岳池县县长汤才勇介绍道:“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县城镇化率提高2.475个百分点,达到32.54%;农转非人员达到6180人。就业安居方面,岳池县遵循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适当超前的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优先发展工业。城乡建设目标方面,全县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

文化传承:一座城的魅力所在

古镇悠悠、茶韵缭绕、川剧清吟、豆干飘香,祥和、休闲的顾县镇顾兴社区是岳池县曲艺之乡的一个样板。清音、快板、花鼓等十余种曲艺节目在社区的校园、茶馆、街道、文化活动室随处可见;金城诗社、狮龙表演、川北灯戏、民间武术等独具特色的民间组织,也常年活跃在古镇社区内外。

古镇人悠然自得,古镇茶馆文化兴盛。古镇人喜欢坐茶馆,所以镇上茶馆众多,其特点是:方桌、长凳、盖碗茶;川牌、麻将、龙门阵;自编、自演川剧戏。最古老,也最有名的是川祖庙老年茶园、老茶馆。不仅建筑古典,富有特色,而且均建有古戏台。茶客众多,从农民到居民到干部、知识分子,从老年到中年到青年,妇孺皆有。

在川祖庙老年茶园里,记者碰见了正在打扫卫生的社区党委书记游凯。他打开了茶园旁边的一扇门,只见六七十平方米的大房间里,八九张铺得整整齐齐的单人床一顺排呈现在眼前,墙上挂着45寸的液晶电视,屋角摆放着柜式空调,屋子里清爽明净,舒适温馨。“这是我们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这些床位是免费提供给来这里玩耍的老人们休息的,另外镇上的留守老人,孤寡老人也可以在这里免费住宿。对面设有食堂,每人每餐6元钱。”游书记介绍道。

走进顾兴社区综合文化站二楼的图书室,37岁的社区居民王冬梅正带着10岁大的儿子认真地阅读着课外书籍。王冬梅告诉记者,5年前她还在广东打工,后来镇上开办了不少乡镇企业,有豆腐加工厂、电子产品加工厂、玩具厂等等,就业机会很多,她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现在在一家玩具加工厂上班。丈夫在镇上开了一家超市,由于镇上这几年工业和旅游业的日渐兴盛,生意也非常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其乐融融。“老家的生活条件好了,镇上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都回来开店做生意了。”王冬梅说。

“我们目前的困难就是缺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性人才,‘巢筑好了,就差‘凤凰飞来了!”镇长付正雄这样告诉记者。

美丽新村:新村跟着产业建

走过蜿蜒的乡村公路,记者来到岳池县乔家镇。田间渠相通,路相连,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地在地里劳作,嬉笑声、打闹声不时从远处传来。放眼望去,青山脚下,是一座座风格统一、错落有致的小“别墅”。好一幅和谐安宁的农家画卷。

“以前我们住的是黑砂石建的石头房,2011年搬进了政府统一修建的这一楼一底的小‘别墅,房子180多平方米,屋前还有一个花园,光纤、网络全通,今年家家户户还要通天然气。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城里人还滋润。”走进乔家镇南山村,村民刘和平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我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指导、统一管理房屋外装,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建设,房屋主体及内装饰则由村民分别自行负责的‘六统一分方式进行新村打造。目前,南山村102户有60%都搬进了这样的新居。”乔家镇副镇长唐涌告诉记者,县上在推进“产村相融·建美丽新村”工作中,按照川东民居特色风格的理念高起点设计规划。

据了解,2013年,岳池县新(改扩)建农民新村316个,其中新建新村点81个2350户,建新农村综合体3个。同时,投资3000余万元对岳(池)武(胜)路沿线683户农房进行了风貌塑造。

“新村跟着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这是岳池建设美丽新村一大特色。”岳池县县委副书记李国生说,“村民住进了好房子,还得有票子才行。”

“2010年,我家流转了七亩地给镇上的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可以收到四五千元的租金。老伴每天到合作社去种菜,一个月也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打工轻松,不愁销路,收入也比以前在家喂猪、种地强。”乔家镇南山村村民唐考营非常满足地告诉记者,他自己也在镇上开了一家茶园,顺便照顾上小学的孙子,每年还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田网、路网、渠网、机网的配套贯通,吸引了种养业主进村发展产业,让留守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镇上2007年成立的全省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岳池县三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12年壮大为由县内蔬菜、农机、植保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从事名特优新蔬菜、瓜果的试点示范、推广辐射及加工销售,目前还新打造了乡村观光旅游项目,配套了住宿、餐饮、田间采摘等服务项目,已经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游客。

2013年联合社收入700余万元,各成员社社员户均纯收入(含务工收入)达2.8万元。

“村民日子过得幸福,说明我们的新村建设惠及了民生,落到了实处。”岳池县委书记李永平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环境优雅、民居美丽、设施配套、功能完美的新村集群将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幸福。(责编:李静)

猜你喜欢

岳池县新村
二连新村
中国画《林涧·新村》
岳池县人民医院简介
岳池县联社
岳池县联社
岳池县成立高层次人才联合会党支部
岳池县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岳池县两养殖场通过无公害畜禽产品基地认证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