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常见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4-03-10曲春红刘民丹赵红艳

医疗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合格标本检验

曲春红,刘民丹,王 薇,赵红艳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检验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临床常见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应对措施

曲春红,刘民丹,王 薇,赵红艳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检验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标本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不合格的标本,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就临床常见不的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标本采集;检验质量;不合格;措施

现代检验医学管理将检验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三个阶段。最初的标本留取是整个过程中的起始部分被称为分析前阶段,而临床和实验室的不合格标本大多来源于这一阶段做好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采集到合格的检验标本,才能保证下一步检验的顺利进行。现就我院2012年1~2月所收到了不合格标本进行的分析,探讨其原因及改进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1~2月收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细菌培养标本21946份,其中血标本17150份,尿液标本4516份,粪便标本154份,细菌培养标本126份。

1.2 方法。对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标本的验收要求进行验收登记,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详细记录不合格原因,并与正确留取后标本结果比对,确证为不合格标本,统计标本不合格率,并分析其原因。

2 结果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送检标本21946份,不合格870份,不合格率为3.96%。按照不合格的原因排列顺序为:溶血、脂浊、标本量少、标本凝固、编号差错、标本受到污染、采集部位不对(图省事,在输液侧采血)、不及时送检及保存不当等。

3 讨论

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尿便标本,血液标本合格率相对较高。不合格血液标本主要是抽血后不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容器,造成溶血;采血量不足无法满足检测需要;由于未空腹采血或采血前一天晚饮食过度油腻造成的脂血。脂血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主要有:(1)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2)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10%左右;(3)对吸光度的干扰;(4)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并影响电泳和层析。选择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错误,如误把血常规标本采入凝血管等。采血量不准,血液量过多,抗凝剂少,血浆出现微凝血块,影响实验指标。并严重阻塞仪器管道。若血浆量少,抗凝剂过剩。则部分活化凝血酶测定结果显著延长;若血少,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浓度过大,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崩解,产生血小板大小的碎片,使血细胞计数出现错误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扎实或缺乏基本理论知识所致。尿便标本多由患者留取,不合格表现主要是标本量不足,尿中混有经血、分泌物,粪便取不到病理部分,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有形成分破坏。尿培养标本不按要求清洗尿道和会阴部而造成污染生长杂菌。痰培养标本留前不按要求漱口或深咳不够而混有唾液等。有的标本只有在实验结果出来后发现异常才能判断标本不合格,如血糖结果偏低,原因为护士没有及时送检;血氨采集后要求立即送检,否则结果差异很大。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检验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无论何种标本,采集后均应及时送检,以免得出错误的结果而影响疾病的诊治。

为了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标本合格率,我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地措施。(1)经常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介绍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由医院组织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给患者的指导,患者的准备,包括空腹时间、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标本采集的方法,如标本采集时患者的体位、姿态、止血带的困扎时间等;血液标本的种类,与抗凝剂的比例,混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后的运送,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尽量减少运送环节和缩短储存时间,标本传送应做到专人、专业且有制度约束,避免标本传送过程中因客观、主观因素造成检查结果的不准确。运送过程中同时要注意生物安全,防止标本漏出或侧翻,污染环境、器材和衣物。(3)组织人员编写了《检验标本采集手册》发放到各临床科室。(4)与医务部商讨了部分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严格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如发现危急值:①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与传送是否符合要求、查看历史记录;②询问相关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③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查:④确认危急值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生,并将危急值病人的信息、异常结果、联系时间、联系人姓名等进行详细记录,将该检验结果立即发出报告。(5)建立了严格的标本验收制度和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验收标本时对确认不符合采集规定要求的标本说明原因后拒收,以血标本为例,拒收常见原因包括:溶血、抗凝标本出现凝固、血液采集容器不当、采血量不足或错误、转运条件不当、申请单和标本标签不一致、标本污染、容器破损等。并将拒收标本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特殊病人的不便拒收标本,在检验报告单中注明标本不合格情况和“结果仅供参考”字样。

临床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结果必须保证准确及时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做好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需要检验工作者、患者、医生及护士的共同参与并积极配合,才能采集到合格的检验标本,否则再先进的设备、再优秀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发出正确的检验报告。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5-46.

[2]陈鸣放.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重庆医学,2005,34(1):1754-1755.

[3]陈芳建,程胜利,汪勇军,等.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种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1(1):87.

2014-05-11

R446.1

B

1002-2376(2014)09-0051-02

猜你喜欢

合格标本检验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