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型超声诊断腰椎TB脓肿及分型

2014-03-06张侠

影像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暗区椎旁窦道

张侠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信阳 464000)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27例患者,均经临床体检及其物理检查所检实。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18-58岁不等,平均年龄38岁,病程2个月至3年不等。

使用意大利百胜60型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型探头,频率3.5-5.0MHZ变频探头,对比度4、增益6、STC(深度增益控制)远场增大,近场减小,此条件下可获得层次丰富的图像。

①腰椎椎管系统超声探查的关键在于得到准确清晰的图像。经腹前壁探查时必须使探头和椎间隙平行,使声束更好的通过椎体间隙。当探查L2-3椎间时,尽量使声束稍向下倾斜,约与腹壁成20度角左右。探查L3-4椎管时,声束向上稍倾斜,同样与腹壁约成20度角左右,尽可能满足腰椎的生理弯曲。

患者取仰卧位,排空小便。先在腹中线脐下纵切,图像最下方有弯曲的椎体即为S1,同时参照骨性体表标志来确定各个椎体的位置,然后纵切,适当加压声像图即可显示正常的腰椎管腔及周围组织结构,同时进行测量及记录声像图特点。在横切面上,声像图显示的正常硬膜束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结构,为马尾神经根所占据成低回声光电,周围呈强回声的为硬膜外脂肪,在其两侧可见左右对称的腰大肌,横切时内部呈均匀中等回声,有完全的包膜,当腰椎TB时且伴有椎旁或腰大肌脓肿,一侧或两侧椎旁出现大小毫不相等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有时可探查到与椎体相通的窦道。囊肿壁回声清楚,且后壁回声增强。脓肿内可见散在不规则的强光点,沿着窦道向下追踪搜查可见髂窝或股三角处形成的无回声脓腔暗区,当坏死组织向后突入椎管时,可在相应节段的椎管内出现不规则的低或强回声反射,且椎管光环受压变形出现相应的压迹,局限性椎管内径变窄。

②可采用1铅号码用胶布固定于腰椎处,经X线摄片证实定位准确。

2 讨论

骨TB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脊柱TB居全身骨与关节TB的首位,而脊柱TB又以腰椎TB最多见,这可能与腰椎负重大易于劳损有关。

早期腰椎TB的超声检查明显不及传统的X线,但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腰椎TB,超声是可以显示的,尤其当椎体遭到破坏形成椎旁或流注脓肿时,超声的探查远优于X线。CT和MRI也可对脓肿检查取得较准确的诊断,但由于其造价较高,患者不易接受,并且二维超声可对脓腔采取介入治疗随时进行定位穿刺抽取脓液,注入抗TB药物,并可随时观察治疗效果,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

以往文献报道,诊断腰椎TB合并脓肿时,统称为寒性脓肿,这是沿用了病理学上的称法。现从超声角度上我们给它分为两型:①包裹型;②窦道型。这样分型后有利于超声诊断,同时也有利于临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各型特点如下:①包裹型:一侧或两侧椎旁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有相对完整的包膜,后方效应增强。②窦道型:椎旁的无回声暗区无相应完整的包膜,后方效应增强或不增强,与椎旁的无回声暗区有相通的无回声暗带,向下追踪扫查可在髂窝及股三角处可见流注的脓腔。

上述两种分型只是根据我们检查过程中所见到的声像图粗略分下型,是否恰当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二维超声在软组织及液性占位的分辨上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确定脓腔大小、走向、部位以及穿刺点的选择上可避免盲目性,但由于骨组织和腹腔气体对超声的反射和吸收所形成的检查盲区、对个别小脓腔有可能漏诊,这时就要求从背侧顺着间隙进行多切面探查,同时配合X线对椎体骨质本身病变进行检查,可极大的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2.

[2]党渭楞,杨安礼.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8,4(2):85.

猜你喜欢

暗区椎旁窦道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基于IDEAL-IQ序列MR纹理分析评价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脂肪浸润
椎旁肌群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配准图像与水平集算法的宫颈荧光多生暗区分割方法
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光束分析仪测量高阶拉盖尔高斯光束暗区半径研究
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区309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