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生命里的灯

2014-03-03青锋

时代报告 2014年2期
关键词:图书奖张海迪盏灯

青锋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盏灯。

2012年10月26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演播现场,一位叫邹庆东的小伙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梦想舞台,唱起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儿子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儿子自有儿子的报答……

邹庆东唱完这首改编的《烛光里的妈妈》后,当着所有在场观众的面一下拉开身上夹克衫的拉链,露出胸前4块金光闪闪的金牌说:“我把我做运动员期间所获得的金牌带来了,这些金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代表着我的过去,代表着我运动员生涯中所有的荣誉,今天我要用它做抵押,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来拯救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邹庆东要用金牌做抵押去拯救的人,是他的母亲。

邹庆东曾是一名自行车运动员,短短4年多时间共8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被誉为“辽宁第一腿”。但一次意外,让他不到20岁就告别了运动员生涯。更不幸的是,退役后没多久,他的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他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治好他母亲的病,于是,他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已经破碎的家,扛起了人世间最深厚、最真挚的爱,希望能通过浙江卫视这方舞台帮他实现拯救母亲的梦想!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的、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15岁时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19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即重印3次,并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她创作的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获得”“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张海迪之所以能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于她有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在于她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3“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中,河南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村医郭光俊通过最终评选,成为“最美乡村医生”。

郭光俊能够成为“最美乡村医生”,不仅河南在于他扎根偏僻农村,几十年如一日,精研医术,扶危济贫,服务家乡群众,书写了新时期一个乡村医生不平凡的业绩,而且在于他不忘乡亲哺育更用自己的一生来反哺自己的乡亲。

郭光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自己当时去学医时所需要的粮票和现金都是乡亲们一点一点兑出来的。在他离开家乡离开村子前往学校学医时,一个老者深情地对他说:孩儿,学成后一定要回来给乡亲们看病啊。

正是这句嘱托,成了郭光俊生命里的灯,照着他努力学习医疗技术,让他学成归来,扎根农村几十年为乡亲看病,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儿子在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农村,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乡亲们服务。

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一盏灯,邹庆东的那盏灯就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母亲,张海迪生命里的那盏灯就是“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郭光俊生命里的那盏灯就是要用自己学会的医疗技术为乡亲们治疗……

让我们去点亮每个人生命里的那盏灯吧!只有点亮了每个人生命里的那盏灯,才能照着我们每一个人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奖张海迪盏灯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依偎》英文版获国际版权优秀图书奖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在京揭晓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
共青团中央宣传关于深入学习张海迪,开展“当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讨论的通知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