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2014-03-03顾达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肺源心脏病病情

顾达芳

(四川省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 615400)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顾达芳

(四川省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 615400)

目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经过我院的治疗后,52例患者好转出院,占86.7%,6例患者病情无变化或是存在恶化趋势,放弃治疗或者是转院治疗,占10%,2例患者死亡,占3.3%。结论由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较急,一旦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一入院就需进行对症治疗与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挽救患者生命,以降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治疗;死亡率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属于老年群体中多发的心脏疾病类型,占我国心脏病患病人数的5-10%,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若是处理不及时的话,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各种老年慢性病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与结构发生变化,增加肺动脉压力,导致右心室出现肥大现象,最终发展成肺心病,以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室肥大等为临床症状[2],老年患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极易引发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笔者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38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龄段是60-86岁,平均年龄是(65.8±6.8)岁,病程在1-16年之间,平均是(11.11± 2.24)年。所有患者均存在咳痰、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通过心电图、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进行检查,并确诊。排除肾、肝、脑等方面的疾病。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9例患者白细胞总数低于10× 109/L,51例患者超过10×109/L,48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超过75%,35例低钠,其中25例患者合并低钾,30例患者合并低氯。3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1.2.2 辅助检查45例患者的肺透度明显增加,33例患者的肺纹理增粗且模糊,存在小斑片阴影,10例患者大片存在致密阴影。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中,55例患者右心室扩大,21例患者右心房扩大;心电图检查中,39例患者心肌缺血,55例患者右室肥大,44例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患者心房纤颤,11例患者B超肝肿大。

1.2.3 治疗方法患者一入院就需进行抗感染治疗与对症支持治疗[3],58例患者开展控制性氧疗。若是患者存在并发症或者是合并症的话,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2 结果

对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52例患者在接受我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占86.7%,6例患者因病情无好转或者是病情恶化,转院治疗或是主动放弃治疗,2例患者死亡,3.3%。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接受我院的治疗过程中,需合理氧疗,对感染、心力衰竭进行有效控制,以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极大的改善,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就会明显减轻或者是消失。病情较重的患者需适当使用利尿剂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3 讨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指由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血管病以及胸部疾病等引发的一种心脏病,以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功能不全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普遍认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4],特别是北方地区,较为寒冷,因此发病率较高。受到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与上呼吸道感染、吸烟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戒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等措施称为预防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发的主要措施,也就说明戒烟对于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普遍存在咳嗽、咳痰或者是哮喘[5]等症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在体检中发现存在肺气肿,且出现肺部叩诊存在过清音、桶状胸、心浊音缩小或者是消失、肝浊音下降等现象。在听诊过程啰中,患者的呼吸音较低,且伴有干湿音,而患者心音较轻,只在特定位置能够听到,剑突位置。患者上腹部剑突部位的心脏搏动明显,且肺动脉声音较为亢进等现象均是疾病对患者心脏造成损害的一种病变过程。患者的颈静脉存在轻度怒张现象,但静脉压变化不明显。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普遍存在缺氧、酸中毒的现象,可导致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待发展到晚期,患者的肺血管床明显减少,而肺血管缺氧与肺循环机械受压等均会造成患者右心负荷增加、肺循环压力上升等病变,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不全,从而引发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重视患者高碳血症、酸碱失衡、肺源性心脏病感染以及低氧血症等的治疗,以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挽救老年患者的生命。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受到年龄、自身免疫系统的影响,容易引发感染,且药物的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患者的呼吸衰竭。老年群体的反流性食道炎的发生率较高,而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呛食与误吸等现象,容易出现吸入性感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普遍伴有糖尿病、肺结核等老年病,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的免疫功能组件下降,感染发生率不断上升。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脱落、运动减弱、上皮细胞萎缩、小气道塌陷、变窄等现象,再加上基础疾病的损害,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造成患者呼吸衰竭。若是患者的氧疗、镇咳药、镇静药等使用不合理的话,也会造成呼吸衰竭。

在本次探究过程,笔者抽取我院在2011年1 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经过我院的治疗后,52例患者好转出院,占86.7%,6例患者病情无变化或是存在恶化趋势,放弃治疗或者是转院治疗,占10%,2例患者死亡,占3.3%。与唐汉庆等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免疫能力不断下降,医务人员需重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综合治疗,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1]轩煦杰.消化道出血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3(26):82-83.

[2]张莹莹.B型钠尿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4.

[3]高功臣.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10(20):87-88.

[4]陈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5(01):74-75.

[5]陈德勇,黎晓强,罗春花.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4,10(05):169-169.

顾达芳,1974年生,女,汉族,四川宁南县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

猜你喜欢

肺源心脏病病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