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4-03-01李春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恐惧

李春华

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即墨 266214

·心理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李春华

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即墨 2662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提高产妇的身心健康。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心理护理干预组(60例),对照组护理为常规护理并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分娩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状态均高于正常,对自然分娩的信心都较低。干预后干预组剖宫产率、焦虑、抑郁、恐惧状态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初产妇产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分娩方式

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和自然以及复杂的生理过程,初产妇与经产妇相比较,对分娩抱有更高的期盼,但因为她们对分娩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都很缺乏,由于分娩时间长和产前的疼痛等,会产生焦虑,对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剖宫产术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适应证不断放宽,从而使剖宫产产妇数量剧增。其中有很大程度上为初产妇中普遍存在的妊娠分娩知识匮乏、心理应激反应强、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失去自然分娩信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保障母子安全,顺利生产的条件,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60例初产妇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应用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心理护理干预组,60例,年龄22~37岁,平均(24.3±4.58)岁;对照组,60例,年龄21~36岁,平均(23.8±3.64)岁。本研究对象产期检查排除妊娠合并症、均无脐带缠绕2周以上(含2周)、无羊水量过多、无头盆不称、无骨盆测量异常。两组产妇在既往史、生活史、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知识宣讲方法;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与评估,包括:分娩心理状况、分娩信心、分娩方式等。

1.3 心理干预措施

1.3.1 实施心理干预的医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熟练掌握临床妇产科各种的护理相关知识,护理经验丰富,熟识产妇的心理变化并给予相对应的交谈,取得产妇的信任。

1.3.2 心理干预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的细节包括: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态度和蔼、落落大方、热情饱满积极与其交流,主动介绍分娩的相关医疗知识,以热情地态度与孕妇进行交流,告知孕妇及家属产前和产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增强孕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增强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产妇待产的过程中,创造温馨的待产环境,让产妇感到安全温馨、舒适,增加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增加产妇关于生产过程的专业医疗知识教育,尽量详细地给产妇讲解关于分娩医学知识,尤其是产程及一些成功案例与技巧的相关知识,让产妇对产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学会相对应的技巧以应对分娩过程中的不适。在产程过程中,护理人员嘱咐家属多鼓励产妇,这样通过语言对孕妇的抚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其焦虑、恐惧感等不良心理情绪,建立分娩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1.4 评价标准

干预效果对患者分娩前后的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进行评价,心理状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而分娩结局是自然分娩和非自然分娩。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值比较见表1。

表2 2组干预前后剖宫产率比较

2.2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

见表2。

表1 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比较(±s,分)

表1 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比较(±s,分)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6 0 1 0 . 2 3 ± 2 . 4 3 6 . 7 8 ± 1 . 6 5 8 . 7 6 ± 1 . 8 4 5 . 4 6 ± 1 . 4 3对照组 6 0 1 0 . 6 5 ± 1 . 2 5 1 0 . 5 2 ± 1 . 8 8 8 . 3 7 ± 1 . 8 1 8 . 1 2 ± 1 . 9 8 u 1 . 1 9 1 1 1 . 5 8 2 1 . 6 6 8 . 4 3 6 P >0 . 0 1 <0 . 0 1 >0 . 0 1 <0 . 0 1组别 例数

3 讨论

3.1 导致产妇不良心理的因素

3.1.1 医生。由于初产妇没有分娩的经验,因为对疼痛的不适、对分娩的焦虑恐惧等因素造成心理上对医生产生依赖,医生建议与决定剖宫产密切相关,而由于医生对剖宫产的指征把握不严造成剖宫产率的升高。

3.1.2 社会因素。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倾向于剖宫产术的选择。而国家的生育政策也间接影响着产妇的心理状态,初产妇的比例提升,即使有些初产妇知道剖宫产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一胎化的制度使初产妇选择倾向于剖宫产。

3.2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情况

3.2.1 恐惧不安。初产妇对分娩缺乏经验,因为对胎儿发育的是否正常、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情绪。

3.2.2 孤独寂寞。产妇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是孤独感强烈。由于在产房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和不能与亲人见面、沟通,会产生孤独和抑郁感,甚至可能会导致失控,而激烈的情绪会使胎儿茶酚胺提升,阻碍了子宫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产妇往往会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3.2.3 焦虑忧虑。有些产妇过于担心或期待孩子的降生,同时又担心婴儿出生时会出现问题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导致产妇心理产生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保持一个平静、稳定的良好心情与心态,加之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进食,在生理角度会导致出现生产过程中体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产程。

3.2.4 剖宫产是将腹壁及子宫壁切开并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为异常分娩。而很多的医院对剖宫产的宣传,比如剖宫产疼痛时间短、剖宫产的孩子聪明,让产妇对自热分娩和剖宫产的理解不足,对正常分娩产生误解,或家属不支持正常分娩,造成孕妇对自然分娩信心不足。

3.3 不健康的心态影响正常分娩

3.3.1 分娩时产生的疼痛造成产妇的不适[1],造成产妇的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心理,而过度的恐惧会使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机体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会增加,从而使机体的应急能力大大提升,会改变痛阈,生产时轻微的疼痛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更加紧张的情绪进而可以导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失调,容易造成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发生障碍,缺乏有效的节律性的强有力的收缩,影响产程进展,容易形成产妇难产的发生。

3.3.2 有些产妇的性格是内向忧郁型的,会使产妇伴有不安全感,不愿主动与人交谈,这就导致了医务工作者无法与产妇进行有效、合理交流,对产妇情绪的安抚也无法有效掌控,导致医患间的隔阂[2],对正常分娩产生影响。

3.3.3 长期过度焦虑的产妇其机体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儿茶酚胺物质分泌紊乱,神经肌肉功能混乱,肌肉组织缺血缺氧,产力下降,缓慢扩张宫口,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时间延长。

3.3.4 产妇过度依赖医生会使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害怕分娩时的疼痛,造成难产。有研究显示,适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以上不良的心理因素,使自然分娩率提高。

3.4 人工干预的时机和护理措施

3.4.1 第一产程早期,让产妇放松心情,规律饮食和行动自由,对子宫收缩的情况进行观察。观察产妇子宫收缩不强和没有破膜时,护理人员陪同,引导产妇在室内适当活动,宫口的扩张及先露部下降有利,但是不要过度。如果产妇在夜间宫缩,应劝导并教会产妇在宫缩间歇期适当的睡眠以保持体力,利于将来的分娩。在阵缩加强的时间阶段,助产护士可帮助产妇进行腹部和背部的按摩,同时和产妇进行相应知识和技巧的交流,如在分娩的整个过程,应该节省体力,根据医生的指示来进行生产和一些注意要领等,以减少产妇的不良心理。工作人员和亲属的安慰和鼓励会影响孕妇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情绪,愿意服从医护人员的教导,提升分娩的信心,发挥个人的正常或超常的潜能,提高了顺产率。在第一产程晚期,发作人员要让产妇保持体力,有耐心,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3.4.2 第二产程,对产妇给予安慰和支持更为重要的阶段,护士应陪伴在床旁,缓解和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在护理细节方面,包括:在出汗多时用湿毛巾进行擦拭,宫缩间歇时帮助其饮水、补充高能量的食物。时刻观察产程进展,产妇心理稳定与否和心态的健康与否都影响着产程的长短[3]。此时,可以让产妇放松情绪,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腹压的调控上。对于产妇此时疼痛难忍和情绪容失控的特点[4],可采用的方法是动力激发鼓励,将其对孩子出生的企盼转移为战胜疼痛的动力,和医务人员合作娩出胎儿。

3.4.3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并要对胎盘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第三产程结束后为产妇进行擦浴,更换衣服和床单以及保暖,提供易消化和营养的饮料及食物,帮助产妇恢复体力[5]。在此时,新生儿降临的兴奋会让产妇暂时忘记疼痛和疲劳,护士要对其进行分享,满足其幸福感。

总之,护理干预是护士在进行医疗过程中,对产妇进行通过心理安慰的和讲解有关分娩过程中的知识,消除其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增加产妇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助产更好的完成分娩过程。所以,在产前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焦虑和负面不良心理,减少剖宫产例数,对保障初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翟晓珍,郑淑萍. 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01-102.

[2]何丽敏,陈红,付爱明. 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01,27(15):160.

[3]黄晶珍,雷俊. 剖宫产率上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2(6):574.

[4]胡建军,尹桂然,任赵丽. 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影响的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2):3-4.

[5]钱援芳. 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现代护理,2011,9(8):612.

R471

B

1674-9308(2014)06-099-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6.066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恐惧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