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纪念日帮世界铭记二战中国战区

2014-02-28

环球时报 2014-02-28
关键词:死难者纪念活动南京大屠杀

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通过决定,将9月3日正式设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本方面的态度可想而知,但他们没敢像在其他事情上放开嗓子攻击中国,只是宣称中国这样做“可疑”。中国设立“双日”从国际上看有充分的道德正义性,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两个纪念日做好,使它们逐渐跻身全球最著名的二战纪念日之列。长期以来,中国对抗战的纪念活动在国际上影响不大,欧美人谈到二战的时候,也经常漏掉中国战区,或者提及得很少。世界多把二战的爆发时间定为1939年9月希特勒军队闪击波兰,中国的历史书也大多这么写,知道“七七事变”的非亚洲人不多。逢二战结束的重大日子,在西欧和俄罗斯都会举行有世界影响的大型纪念活动,但中国的纪念活动从未达到过那种规模。除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欧洲各地还有很多著名二战纪念地,大到诺曼底登陆处,小到荷兰《安妮日记》小主人公的家,访客络绎不绝。中国相似抗战纪念场所的名气也要小一些。日本官方敢那么嚣张地否定、篡改其侵略史,同欧美社会对中国战区印象不深有很大关系。一谈亚太战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的日美太平洋战争,中国做了什么,以及日本在中国犯下什么暴行,很多人想不起来。其实中国军队对盟军的二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成为日军的泥潭,日本陆军的大部分都被拖在了中国境内。如果不是这样,1941年苏联最困难的时候,斯大林就不敢把几个擅长冬季作战的主力部队从远东调往莫斯科战场,莫斯科保卫战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二战的进程就可能改写。此外,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也可能被日军完全占领,导致美军失去在亚洲的所有立足点。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令人发指,南京大屠杀近乎屠城,这甚至在二战的德战区、意战区也未发生。因为当时中国弱,我们的作战和我们的苦难战后都未在欧美得到应有的宣传,也未受到之后历史记述者的应有重视。随着中国的强大,这份修正总要发生。中国是做出了独特贡献和巨大牺牲的二战参战国,而且是几大战胜国之一,当世界都对此印象深刻时,二战史的还原就会更加完整。这是对抗战期间中国千万死难者的告慰,也是对中国旧时苦难的一份特殊补偿。也只有世界对中国战场的认识达到全新水平,日本否定历史才会有前所未有的忌惮,他们在历史问题上的猖狂挑衅才会出现战略性退潮。双纪念日的设立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只是近年崛起的结果,早在二战结束时就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应投入精力,迅速让双纪念日获得全球知名度和最广泛的参与。中国显然已经具有这样的力量。▲

猜你喜欢

死难者纪念活动南京大屠杀
纪念
我也来两圈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50岁
南京大屠杀
受邀者 安倍晋三
江苏泗洪: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