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指导创建创新激发活力服务提升发展

2014-02-28马礼良

现代农机 2014年3期
关键词:路桥区农机化示范区

□马礼良

规划指导创建创新激发活力服务提升发展

□马礼良

2007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台州市路桥区成为全国首批100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之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路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详细制定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台州市路桥区建设规划》,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抓好。

1 示范区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路桥区围绕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牢固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理念,坚持政策拉动、市场驱动、政府推动有机结合,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掀起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高潮,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做出了显著贡献。

1.1 突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装备基础看,路桥区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机械装备,大功率、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成为主流,呈现农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2007年以来,全区争取各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2 937万元,累计发展联合收割机258台,水稻插秧机132台,大型拖拉机81台,育秧流水线91条,粮食烘干机械52台,各类小型机具2.1万台(套),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奠定了扎实的装备基础。从作业水平看,路桥区粮食生产耕作、植保、收获环节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率、机植保率、机收率分别达到100%、97%和98.5%;栽植、烘干等薄弱环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全区推广水稻机插面积3 166.7 hm2,加上机械直播,栽植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1%,粮食烘干机械和烘干能力分别已达52台和2.2万t。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从育秧、翻耕、栽插、植保到收获、烘干等的全程机械化。

1.2 突出适应农业产业多样化,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农业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机械化工作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全方位、立体化地谋划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拓展农机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了农业主导产业机械装备水平,实现了向“大农机”的跨越。蔬菜产业,建成现代蔬菜育苗中心,年育秧能力达8 000万株,其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调节育苗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喷滴灌,并可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温室内秧苗生长情况;并引进4台井关乘坐式蔬菜移栽机,在金清开展蔬菜移栽机械化技术应用试验,从而填补了路桥区蔬菜栽植环节机械化的空白,2013年,全区机械化移植西兰花180 hm2。畜牧产业,在全区10家畜牧养殖基地推广配备饲养、饲料加工、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机械化设施装备,并提供机械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选取了台州市路桥百兴畜禽有限公司作为农机牧艺合作平台,为所有栏所安装了自动喂料系统(8套)、水帘降温设备(32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产产业,在1 966.7 hm2水产养殖场引进配备3 200多台增氧、渔业饲料加工和挖土清淤等机械化设施。农产品加工产业,投资1 200万元建立区科技农产品冷藏保鲜基地,库容4.5万m3,年冷藏保鲜农副产品4万t。林业产业,率先在台州市范围内开展植树机械挖穴、苗木机械化移栽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其作业效率较人工水平至少提高10~20倍,极大地推进了路桥区平原绿化工程建设。

1.3 突出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创新培育服务主体,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路桥区的农机服务组织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产后烘干、加工及其他特色产业领域渗透,形成了由谷到米,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呈现5大类型:①工商资本投资型;②农机企业兴办型;③能人带动型;④农机手合作组建型;⑤政府租赁型。全区共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314家,其中植保服务队300家,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 000余台(套),年机械化服务能力达到3.47万hm2。

2013年开始筹建路桥区农机化公共服务中心,该项目是集农机检测、展示、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机服务中心,可以提高农机装备维修服务能力,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和范围,促进全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建设,2015年可以投入使用。

1.4 突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安全机制,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坚持农机产业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持续深入地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已创建市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镇(街道)4个、示范村 86个、示范户242户,并于2008年创建成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2012年通过部级验收,2013年获得省级农机监理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荣誉称号。有力强化了农机源头管理,改善了农机安全基础设施,初步构建起了农机安全监管网络。积极强化警农协作机制,成立了由农机、交警、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组成的农机综合整治办公室,并纳入政府领导日常监管范畴,开创了农机安全生产“政府领导、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新局面,农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1.5 突出打造农机制造品牌,积极引导转型升级,农机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

路桥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之一,民营经济发达,“农机装备、路桥制造”是路桥农机化的突出亮点。近年来,路桥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市场需求扩大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善研发和生产条件,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引导帮助申报进入国家推广产品目录,有力抢占了市场先机。目前,全区拥有上规模农机制造企业500余家,产品涉及联合收割机、喷雾器、田园管理机等,产值达80多亿元。

2 示范区建设形成的经验

在推进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做法。

2.1 科学规划,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路桥区自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以来,为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把一个县级行政区整体建设成为农机化示范区,提出了“统筹农机”和“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机”的思路,充分整合区域内农机化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促进各类装备技术的集成应用,并于2008年编制完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台州市路桥区建设规则》,全面部署了全区农业各方面的机械化发展计划。

2014年拟开展智慧农机建设,在全区所有农机合作社、农机农艺结合点、农机牧艺集合点、农机化示范基地安装摄像监控,实时掌握全区农机化建设情况;对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具安装GPS定位系统,掌握补贴机具作业情况。

2.2 广开渠道,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

近年来,路桥区在逐步增加农机化财政经费投入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了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用足用好上级扶持资金。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化的政策机遇,积极宣传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确保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应。近7年全区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 937万元,拉动农民投资3 880多万元。二是加大地方财力的配套扶持。区政府将农机化发展经费、科技推广经费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水稻插秧机增加10%的补贴;对一些未列入补贴目录的新型农机具,如蔬菜移栽机,专门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进行扶持;对农机标准库用房等,按建造面积给予补贴;对水稻机插作业增加20元补贴:为农机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路桥区多次以“农机化送服务”形式,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赠送农机装备,累计赠送步行式插秧机30台、育秧流水线30套、植保机械100台、耕作机械10台。三是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2005年,建立全省首家由工商资本投入的金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被省市领导称为“下梁模式”。到目前为止,已有15家工商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投资总规模达1.3亿元。2007-2013年,全区用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各级财政资金达3 460万元,其中区级财政资金2 800万元。

2.3 开拓创新,激发农业机械化发展活力

从政策创新看,2007年率先在全省实行 “农机服务,政府买单”方式的“农机作业券”制度,对早稻种植的插秧和植保两个环节免费发放 “机械插秧作业补贴券”和“植保机械作业补贴券”。2011年开始,区财政对种植早稻面积6.7 hm2以上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购置烘干机的给予每台5万元(2台8万元)的额外补贴。从机制创新看,路桥区立足实际,2008年引导金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太平蔬菜机械化生产合作社和丰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强强联合,成立粮食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联合社。2013年组建路桥区路合粮食专业合作联合社,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互助联合,进一步增强了农机服务辐射面和带动力,提高了服务主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科技创新看,成功改装国内第一台超级杂交稻插秧机,并荣获浙江省科技星火奖;成功研发水稻精量育秧流水线,解决了超级稻机插秧育苗的技术难关;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广应用蔬菜移栽机械、秸秆打捆机械和粮食烘干技术。

2.3 提升服务,创造农民、企业发展平台

重点是抓好了以下几个平台的建设:一是 “企业—合作社”对接平台。积极推动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行动,企业为合作社提供装备技术支持,合作社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加快新产品研发,增加机具品种,改善机具性能。二是“企业—企业”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农机企业抱团发展,组织成立了农机工业行业协会,有效整合了全区农机产业的力量,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极大提升了路桥农机产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三是“企业—专家”联系平台。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整合科研服务设施、人才和成果等资源,成立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农机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推广创造了条件。

作者信息:站长,台州市路桥区农机总站,318050,浙江

猜你喜欢

路桥区农机化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浙江台州“刷脸”办户籍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