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硬盘

2014-02-28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天然气石油能源

资讯硬盘

图文记录

·周吉平会见南苏丹副总统

7月1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会见了来访的南苏丹副总统詹姆斯·瓦尼·伊加。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会谈。周吉平说,中国石油非常关心南苏丹局势,希望早日实现和平,增强投资者信心;切实加强对油田现场的保护,确保中方人员安全。中国石油愿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合作,为促进南苏丹经济发展和两国人民友谊做贡献。瓦尼感谢中国石油员工坚守岗位,支持了南苏丹经济发展。他介绍了南苏丹当前的形势,表示要确保中方人员安全,希望中国石油继续在推进南北和解中发挥作用。

政经要闻

·中美签署战略石油储备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国家能源局7月10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10日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关于战略石油储备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吴新雄当天在京会见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一行,双方就中美两国页岩气开发、LNG贸易、AP1000核电项目、非化石能源以及能源资讯共享等领域的相关合作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国占阿曼原油出口的60%

据阿拉伯油气网7月7日报道,过去几年阿曼向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已增长,占阿曼原油出口的近60%。去年阿曼总共出口了3.042亿桶原油,大约1.808亿桶出口至中国。

中国一直是阿曼重要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3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0多年是阿曼原油的重要进口国。

日本居于第二位,去年采购了2930万桶阿曼原油;同时中国台湾、泰国和新加坡分别采购了2740万桶、1710万桶和1350万桶。

·我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

7月8日,英国BP集团在北京连续发布其第63版《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揭示了2013年能源世界如何响应更广泛的全球性主题。《年鉴》称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去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已经降至67.5%,创下历史新低,而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9.6,增速超过50%。

《年鉴》显示,2013年世界能源需求增长2.3%,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反映出全球经济的疲软。在此全球形势下,能源消费的转变体现了世界经济模式的转变。

去年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2.4%,以及全球净增长的49%,但其能源消费增速持续减缓,2013年增长4.7%,低于8.6%的10年历史平均水平。

·国内首座碳酸盐岩储气库大规模注气

7月3日,随着4口新注采井投运,国内首座碳酸盐岩储气库—相国寺地下储气库正式进入大规模注气阶段。到12月,这座储气库可望为国家骨干管网每日提供1000万立方米冬季调峰气量。

6月1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组织召开“呼图壁、相国寺储气库加快加大注气”协调会议,要求在中贵线气量充足和铜梁分输站气压满足下载的情况下,相国寺储气库年注气量力争达到15亿立方米,累计注气量超20亿立方米,在12月实现采气调峰。相国寺储气库前身为相国寺气田,设计库容量为42亿立方米。

·我国最大规模LNG工厂满负荷运行

日前,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9%的LNG工厂—湖北黄冈LNG工厂天然气瞬时处理量达到20.86万立方米/小时,产能超过设计能力500万立方米/日,实现满负荷运行,标志着我国首座国产化百万吨级LNG工厂全面投入运行。湖北黄冈LNG工厂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国产化LN G项目,建设采用“业主+PMC+EPC”的管理模式,并引入专家团队。

·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将通气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预计2016年通气,届时,新疆将有霍尔果斯和乌恰县两处进口气入境口,有效缓解全疆用气紧张。

D线投产后,中国从中亚进口气输气规模将达到850亿立方米/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将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

继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相继成功投运后,第三条由境外经新疆向国内供输天然气的大口径跨境长输天然气进口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也于今年6月15日点火通气。目前,C线输气能力达到70亿立方米/年。

·中俄天然气交易考虑中俄货币结算

俄气会计部门主管日前在莫斯科表示,在与中国的天然气交易中使用中国货币还是使用俄罗斯货币结算都不会有任何风险。

俄气首席财务官安德烈·克鲁格洛夫说:“至于在会计中使用人民币或卢布,我们基本上已准备就绪。我们认为这是完全正常的。除了交易费用略微增加以外,对俄气来说没有任何风险。”

行业聚焦

·石油表观需求下降

普氏能源资讯最新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5月份中国的表观石油需求为平均每天944万桶(3992万吨),同比微降0.7%,环比下降3.2%。这是自1月份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也是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反映了中国低迷的经济状况。”普氏能源资讯指出,“这与往年的情况不同。在以往,由于工业活动在春季开始更加活跃,第二季度的表观石油需求一般会在3月份结束后开始加速上升。”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其柴油需求也有所下降。5月份柴油表观需求突然变为负增长,同比收缩1.6%至333万桶/天,而净出口量则同比猛增66.7%至30万吨。

·常规油气新增勘探牌照年底发放

据悉,常规油气新增的上游勘探牌照将于6月发放的传言不实,按照目前的节奏,牌照最快要年底发放。同时进行的,还包括筛选和释放区块面向市场招标。

我国石油领域的管理错综复杂。目前在下游的销售市场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并不具有垄断优势,民企已占有40%左右的市场。这也同样体现在炼化市场上,民营炼化企业的产能也占到40%左右。

当然,原油进口和配额依然由国家管理,按照企业情况发放进口权和进口配额,并没有完全放开。在上游的油气勘探领域,常规油气的勘探最为封闭,而在非常规领域的煤层气、页岩气已经向民企开放。

·油气管网设施改革加速落地

日前,中国石油集团通过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实施办法,这表明今年2月份能源局发布的油气管网引民资方案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另外,投资近1600亿元的中国石化新粤浙管道,日前已完成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近期将上报环保部审批,三季度有望正式招标。机构预计,油气管网向民营资本开放,再加上中国石化新粤浙管线、中俄天然气中国段管线建设的开工,民营管道企业有望获得实质性订单需求。

·浮油回收新技术高效清理泄漏石油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学者基于新的研究思路,近期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浮油收集设备,能在水面上连续、高选择性地收集浮油,有助于降低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破坏性。

据介绍,这种设计方案的另一大优点是成本低廉,在实际应用中可形成一张“浮油收集网”,由浮油收集船拖曳,像捕鱼一样收集水面上的浮油。这种材料还可折叠,作为油轮和海上钻井平台的日常应急设施,以便快速处理低黏度油品或密度比水小的碳氢化物泄漏事故。

·世界能源版图多元化

日前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鉴于目前全球能源博弈形势,世界能源格局或将面临又一次重新洗牌,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多级化、多元化”的复杂局面。

根据该报告,受乌克兰局势的影响,俄罗斯和欧盟未来都将调整能源战略。欧盟国家将致力于调整能源供应链结构,使其能源供应逐步脱俄,变得更为多元化。俄罗斯方面则积极向东寻找突破口,增加对亚洲区域的能源供应。

另一方面,美国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使得美国对中东地区的依赖日益减弱,能源独立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不过,美国仍然需要维护中东油气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从而确保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趋向好转的大环境下逐步恢复。

·阿联酋削减补贴控制能源需求

欧佩克第五大石油生产国阿联酋能源部长日前表示,阿联酋需要降低对燃料和电力的补贴以限制能源消耗和对天然气的进口。

中东产油国其中包括阿联酋和沙特每年电力消耗增长10%,当地政府纷纷表示,增长来自如石化、钢铁等耗能工业和普通家庭的需求上升。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在5月份曾表示,如果沙特不削减其燃料的使用,在未来的20年内沙特可供出口的原油将下降到“不可接受的低水平”。

·韩国摆脱对中东石油依赖

据韩联社消息,韩国政府正积极扩大原油进口的渠道,减少对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的依赖,转而增加从英国等其他国家的石油进口量。

报道称,韩国贸易协会当日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韩国从伊拉克的原油进口额同比剧减31.1%,仅为29.2432亿美元。同期,韩国从英国的原油进口额同比剧增27.6%,达到20.7641亿美元,英国已成为韩国第六大原油来源国。韩国原油进口来源日趋多元化有助于保障原油的安全稳定供应。

·巴勒斯坦石油开采继续

巴勒斯坦联合政府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穆罕默德·穆斯塔法日前表示,巴勒斯坦不会理会以色列禁止巴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决定。

今年3月,巴勒斯坦政府宣布对约旦河西岸油田勘探和开采正式进行国际招标,这是巴勒斯坦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招标,开采区域将覆盖约旦河西岸城市盖勒吉利耶北部和拉姆安拉西部之间的432平方公里。

2011年,一家以色列石油公司在巴以边境地区发现一处拥有15亿桶石油储量的油田。巴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油田面积的80%位于约旦河西岸领土,但是由于竖立在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隔离墙的限制,目前以色列单方面开采该油田。

·沙特确保石油供应

据《海湾每日新闻报》迪拜报道,一位沙特石油官员表示,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承诺当需求方面出现任何增长或石油供应出现意外时,该国将以多余原油供应市场。

这名官员表示:“若客户提出要求,沙特阿拉伯有能力将产量提升至1250万桶/天。石油资源、生产设备和管理条件都能满足此产量目标。”沙特目前石油产量为970万桶/天。

他说:“如果需求增长,或供应出现问题,沙特将对市场提供石油。沙特会继续确保国际石油市场的平衡,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数字新闻

36%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5月进口的伊朗原油同比增加36%至记录第二高位,且2014年1—5月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将近50%。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买家,自从去年11月国际协议放宽对伊朗制裁之后,中国已加大对伊朗石油的采购,成为亚洲进口伊朗原油增长的主要推手。

2050

能源问题专家洛文斯在新书《重塑能源》中预计,“2050年的美国将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减少天然气用量。美国将在几乎不使用化石能源的前提下,使经济总量达到目前的2.6倍”。

100%

在第二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宣布,中国石化启动“能效倍增”计划,将采取六大措施,到2025年能效提高100%。

企业看点

·中国石油管道局中标印度天然气工程

日前,中石油管道局在印度中标了RELIANCE集团规划的沙赫多尔市至普尔布尔市的天然气管道4个标段的工程。这是管道局时隔8年后,再次进入印度管道建设市场。

此次中标的印度天然气管道工程由RELIANCE集团旗下瑞莱斯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RGPL)规划并实施建设管理。管线起自于印度中部地区的中央邦(MadhyaPradesh)沙赫多尔市(Shah dol),终止于北方邦(UttarPradesh)的普尔布尔市(Phulpur),是RELIANCE集团规划的一条旨在使印度中部地区能源北输,从而占领北方能源市场的战略性管道。管道全长302公里,直径为406毫米,沿线设置1座压气站,1座中间清管站,1座计量调压末站和12个阀室。

·中国石化首座LNG项目完工

中国石化首套LNG项目包括LNG接收站已于近日完工。业内预计,该LNG接收站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将填补LNG进口业务的空白,我国LNG进口量或进一步增长。

不过,据多家市场机构监测,受天然气价改等因素影响,自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LNG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业内人士预计,价改的进一步推进或将继续压制LNG的中下游需求,下半年LNG供大于求局面暂难改观。国内LNG进口商短期内将面临下游需求疲软的局面。

·中国海油工程与新加坡Vallianz签署合作协议

著名海上油气工业整套近海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加坡Vallianz控股有限公司(Vallianz控股)日前与中国最大的海上工程建设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Vallianz控股将提供一些海上支持船,其中包括潜水运载船,来支持海油工程的海上建造活动和作业。这些支持船可以通过包租或者授出一个分包给Vallianz控股的项目的方式提供给中国海油工程。

·中化集团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投产

随着19套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独资建设的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于2014年7月9日正式建成投产。

中化泉州炼油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00亿元。项目包括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渣油加氢、蜡油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延迟焦化、聚丙烯等19套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码头、储运等设施。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700亿元,实现税利120多亿元。

·埃克森美孚北极投资或大幅增加

据俄罗斯ProNedra新闻网哈巴罗夫斯克报道,埃克森美孚麾下的俄罗斯分公司主管格伦·沃勒在访问哈巴罗夫斯克期间对采访他的媒体记者说,如果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发现油田,该公司将大幅增加其在俄罗斯经济领域的投资。

埃克森美孚和俄油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已经开始并肩作业和实施联合项目。两家公司在北极地区这些项目的投资迄今已达到5000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和俄油在2011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2013年2月扩大了这项合作协议。预计产自北极潜在油田的石油将用油轮运输。沃勒说,埃克森美孚不会考虑通过管道运输石油的可能性。

·埃尼15亿美元开发刚果石油

据PennEnergy网站米兰报道,意大利油气巨头埃尼公司在米兰宣布,埃尼公司将投资15亿美元来开发刚果共和国境内的石油资源。

去年,这个意大利最大能源公司在位于刚果共和国海上的MarineXII区块内发现了重大的石油储量。

埃尼公司总经理克劳迪奥·德斯卡尔兹说:“我们已发现许多石油储量,我们认为

这些发现不会是最后的发现。我们估计这些发现拥有大约35亿桶石油储量。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巨大的天然气储量。”

埃尼公司拥有刚果海上MarineXII区块的65%股权。德斯卡尔兹说,埃尼公司计划向刚果和莫桑比克投入巨额投资。

4%

新华OGP称,中国5月末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增长4%,5月末成品油库存环比下降5.5%。新华OGP并未提供具体库存规模。

1773

运行快报统计,5月份,原油产量1773万吨,同比增长0.1%;原油加工量3726万吨,增长1.9%,成品油产量2310万吨,增长1.4%;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300万吨,增长1.3%,其中汽油增长4.0%,柴油下降1.3%。月底成品油库存环比回落110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处于较高水平。

103

运行快报统计,5月份,天然气产量1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0%;天然气进口量49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3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9亿立方米),增加19.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2亿立方米,增长13.6%。

·俄油资本投资计划增加20%

据俄新社哈巴罗夫斯克报道,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油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表示,由于俄油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项目达到实施的活跃阶段,俄油计划把今年的资本投资计划增加20%,达到7300亿卢布(216亿美元)。

据悉,最大的一笔投资将用于开发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万科尔油田的油气田群。在远东,俄油在普里莫尔斯克地区正在建造一个大型炼油厂以及正在开发作为萨哈林-1项目一部分的几个油田。

·BP利比亚钻首口海上油井推迟

据路透社伦敦报道,BP的一名发言人在伦敦表示,BP已把在利比亚海上钻取第一口油井的计划推迟到了2015年。

发言人说,鉴于利比亚国内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BP还在继续审查其对利比亚境内陆上资产的选择。

发言人指出,BP仍将计划最后完成这口海上油井,但是,利比亚第一口海上油井不太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钻。

图表

“一带一路”油气生产和消费占全球比例图示

原油价格30天

预测预警

·欧盟减少能源依赖困难重重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将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迅速推至议事日程前列。日前,欧盟出台了最新的欧洲能源安全战略,包含短期与中长期措施。前者主要评估2014/15年冬季的能源供应中断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后者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欧盟内部能源产量、建成统一内部能源市场、在欧盟内部能源政策上统一口径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薛彦平认为,鉴于目前欧盟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80%和60%,欧盟在短期内显著减少能源对外依赖的可能性不大。表面上看,欧盟新的能源安全战略与乌克兰危机导致的欧俄关系恶化有关,但实际上,欧盟能源安全政策早就存在,乌克兰危机只是使欧盟对该政策进行强化和调整。从长期观察,欧盟决心实现最大限度的能源独立,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已明确规划了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墨西哥预设产量目标难达

据普氏报道,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的一位高管表示,墨西哥能源领域改革实施的延期将阻止该国石油产量至少要等到2020年才能实现300万桶/天的目标。

墨国油一名专业的独立董事FluvioRuizAlarcon表示:“我们当然能够增加石油产量,但是不足以达到300万桶/天的产量。我可以肯定我们将生产出300万桶/天的石油,但是不可能在2018年达到,有可能在2020年,但不可能比这提前。”

墨西哥总统裴纳尼托设定了2018年300万桶/天的石油产量目标,因为墨西哥国会已在去年12月份通过了一项改革法案,从而结束了墨西哥长达75年的国有石油垄断历史。但是完成改革实施所需的二级立法困难重重,这已经令这个产量目标并不现实。

·中国能源投资将近6万亿美元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在北京举行《世界能源投资展望》报告中国发布会。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在会上阐释了全球能源投资前景,指出当前全球面临两大能源挑战,一是能源安全,二是气候变化,而今天的能源投资将决定未来的减排和能源安全水平。

比罗尔指出,过去10年,单位能源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一倍,《报告》预测从2014年到203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超过48万亿美元,其中40.2万亿美元将用于确保能源供应,剩下的8万亿美元用于提升能效。具体说来,40.2万亿美元的投入中有41%将用于满足新增需求,余下的59%将用于维持现有能源生产水平。中国同期在能源供应领域的投资将占到全球总投资的15%,达到5.7万亿美元。

·美国或将摆脱化石能源依赖

“到2050年,在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且天然气消耗量减少1/3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规模可实现2.6倍的增长。”在近日举行的关于重塑能源与中国能源改革的深度对话上,著名能源问题专家、美国洛基山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卢安武表示,“届时,美国能效将提高3倍,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也将提高到3/4,这将比传统发展方式节省5万亿美元。”

卢安武的观点源自于他与洛基山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重塑能源》一书。《重塑能源》提出,实现“重塑能源”需从四方面入手:交通领域重点强调汽车的总体设计要轻量化、使用先进的复合材料、优化气动设计降低阻力损失和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出行方式;建筑节能要做到“更舒适、更高效、更节能、更经济”,包括提升能效的节能产品、低成本融资、更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等;工业节能要进行一体化的优化设计,从改进工艺减少用能、减少能量损失、使用高效设备、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方面提升能源总体利用效率;在发电领域,未来的能源主体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达到80%,主要供能方式是贴近需求侧的分布式发电。

声音

·邓郁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油气行业未来改革重点值得关注,预计近中期集中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增量资源和石油流通体制方面。

·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节约能源,更有效利用能源,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才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能源技术上确实还有改进余地,但是建立节俭的能源消费观念才是更重要的。

·阿列克谢·米勒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

欧洲需要“南溪”天然气管道,也一定会建成“南溪”,并将在2015年底开始供气。开通“南溪”海上天然气管道,将保证俄天然气三分之二的出口量。

猜你喜欢

天然气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石油和天然气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