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性综合评估对化学性静脉炎的影响

2014-02-25沈叶红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224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3期
关键词:化学性静脉炎输液

沈叶红 周 娟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 224400

化学治疗(即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如果化疗使用得当,有的肿瘤可以达到根治[1],随着肿瘤患者的日渐增多,静脉化疗仍是重要的治疗途径,但因化疗药物高渗高刺激性而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0%~90%[2~4],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又降低了化疗的依从性。如何通过护理人员的主动干预,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采用主动性综合患者评估和被动性患者评估的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主动性患者评估对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有无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2年1-7月入住我院肿瘤科的肿瘤患者共106例,其中肺癌36例,乳癌27例,胃癌、食道癌、大肠癌共43例,其中女41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6±4.12)岁,男65例,年龄27~73,平均年龄(58±4.58)岁;文盲11例,小学27例,初中48例,高中和大学20例。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及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针进行外周静脉路径化疗,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留置针留置时间参照2013版静脉输液指南要求;实验组患者进行主动性评估。

1.3 评估内容

1.3.1 药物评估。根据药物说明书,以pH值<5或>9、渗透压>600mOsm/L为标准将本科室常见化疗药物分为发疱剂、刺激性药物、非刺激性药物,根据分类结果规定输液瓶上黏贴不同标识,发疱剂(红色),刺激性药物(黄色),非刺激性药物(蓝色),并制定建议静脉给药通路,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长春瑞宾归为发疱剂,强烈建议中心静脉途径给药,以确保患者安全,顺铂、草酸铂等为刺激性药物,也建议尽量中心静脉通道给药,阿糖胞苷可以外周静脉给药,并以表格形式罗列出来,一张压在办公护士电脑旁,电脑护士打印化疗医嘱时可查看化疗药所属分类,提醒加药护士加好药后黏贴不同标识,一张压在治疗室冰箱台面软玻璃下,便于加药护士、责任护士查阅。将药物分类结果及静脉给药通道选择建议表与各管床医生沟通,利用医生在患者心中的影响力来增加患者的遵医依从性。

1.3.2 一般情况评估。包括患者既往史、病情、基础疾病、社会支持系统、经济条件、认知水平、生活及娱乐方式、血管条件等。本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是刚确诊首次化疗的患者,其疗程常见为6个月,为更好的保护患者静脉,常规建议患者置PICC导管;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出院后维护不方便的患者,一般建议患者置CVC导管解决输液通路问题;还有一些终末期仍行化疗患者,虽使用发疱剂,但预计病程不超过半年,因为PICC导管价格较昂贵也常规建议置CVC导管;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支、肺心病等基础疾病,也常规建议患者置PICC导管,毕竟该导管留置时间可达1年,这样可有效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1.3.3 血管评估。参照Webster J[5]等自行设计的血管评估表对患者血管进行评估(表1),然后按表中置管护士资质要求,安排相应护士进行静脉置管。

表1 血管评估工具

1.3.4 干预措施。综合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后,护理人员给患者采取何种通路给药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给患者观看一些化疗药物外渗的图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化疗药物外渗及因化疗导致血管破坏的感性认识,对于那些置管仍有疑惑的患者,可请已置管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加其置管依从性,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血管条件差者,穿刺前对血管进行热敷预处理,以促进血管扩张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采用留置针化疗者,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涂喜疗妥软膏,厚度3mm,用棉签均匀涂擦,以有效保护患者血管。输注前反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输注化疗药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后定期询问并察看患者输注血管有无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

2 临床表现与判断标准

2.1 临床表现 早期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严重时伴畏寒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2.2 判断标准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指标,Ⅰ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摸到硬结;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2.5cm,有脓液流出。一般临床上多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订的标准,其标准可客观观察,有利于治疗后效果的判断。

3 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

4 讨论

4.1 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 化学性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化学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壁的化学性炎症,是临床上肿瘤患者使用外周静脉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血管痉挛,局部组织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血管肿胀、疼痛甚至坏死溃烂。

4.2 主动性综合评估患者可非常有效的杜绝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不同的化疗药物应该采取何种静脉通路给药是护士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每一位护士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患者的血管,对于应该采取什么静脉通路给药,患者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大部分患者会怕麻烦或经济原因而选择采用留置针外周静脉给药,医护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但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向患者宣教,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我们的宗旨是满足患者治疗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血管,确保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对于实验组出现的3例Ⅰ级静脉炎,因这3例患者为胃癌患者,采用的是顺铂加5-Fu化疗,责任护士向其建议采取中心静脉途径给药,患者及家属拒不同意并签署了拒绝置管责任书,尽管责任护士已给患者静脉外涂喜疗妥以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发生,但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痛苦。

[1] 孙燕.中国内科肿瘤学:在探索中前行〔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4):1.

[2] 张超男,方爱军.减轻去甲长春碱所敛局部反应的给药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7.

[3] 张鸿雁,郭丽娟,高琳,等.冰敷预防诺维本注射致静脉反应的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9,14(2):107.

[4] 陈岱佳,谢德荣,谢雪霞,等.肝素盐水间断静脉推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109-110.

[5] Webster J,Morris HL,Robinson K,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Vein Assessment Tool(VAT)〔J〕.Aus J Adv Nurs,2007,24(4):5-7.

猜你喜欢

化学性静脉炎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化学性急性咽喉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化学性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模式--以处理日遗化武医学应急救援为例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加味桂苓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