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集体备课”

2014-02-24陈小芬廖纪元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2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案教研

陈小芬+廖纪元

集体备课是当下每个学校比较热衷的校本研究之一,好像不进行集体备课就没有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凡介绍校本教研经验,集体备课必为主要内容之一。这类经验听多了,也就引起了我对集体备课的反思,此处三问之。

一、有时间吗

许多学校的教研工作要求中,或是经验交流中,都介绍了自己学校对每一课时的教学进行了集体备课,认为这样才是将集体备课落在了实处。如此,我禁不住要问:“老师们有这样多的时间吗?”我们都知道,每位教师每天除了上课、作业批改、班级管理等工作外,还要务许多“虚”,时间非常紧张。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又怎会所有的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都空闲?同时,集体备一节课也不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由此可见,每一课时都进行集体备课是不现实的。或许,你会说,我们是利用寒假或暑假进行的集体备课。如果这是这样,那就更无效。一来寒暑假是教师的法定休息时间,如果长时间地挤占,教师会做何想?心态又如何?会集中精力进行集体备课吗?二来提前如此多的时间备了课,教学时又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只怕许多内容早已忘到爪哇国去了。

要求每一课时都必须集体备课,只不过是一个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望罢了。

二、是集体吗

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基本是这样操作的:拿到一册教材,将其分成若干部分,每个老师备一部分;更有甚者,这学期这几个人备课,下学期另外几个人备课,一年之中,一个教师最多就备了一两个单元的课。这是“集体”备课吗?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落实同伴互助,而上面的做法,不但没有展现集体智慧,反而是用一个人的思维代替了集体思维,造成集体失语。在没有推行集体备课前,每个老师都要独自解读教材,进行备课,而在推行集体备课后,反而不备课了,这样的集体备课还叫集体备课吗?还应该存在吗?或者你会说,某某老师是主备,备好了还要发给大家讨论的。这样的讨论能否落在实处呢?我看难。一是其他教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讨论不会有深度;二是惰性使然,既然手头有了一份备课,还有多少人会去真讨论?

三、该统一吗

许多集体备课最后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份份统一的教案,供同年级所有教师使用。那么,集体备课的教案该统一吗?我认为不该。备课历来讲究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样出来的统一教案,充其量是备了教材和教法,没有备最为关键的学生。每个学生是不同的,每个班的学生是各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应该有差别。或许你会说,我们的教案中还留了一空白栏目,让教师根据自己班上的学情做调整与修改呀!这也是一个不大好实现的好想法。就某一教学内容而言,也许对这个班是必须教的,但对另一个班就不一定了;就某一教法而言,也许对这个班实用或这个老师能够运用,但对另一个班或另一位老师就不一定了。这样一来,整个教案就需要推倒重来,集体备课也就名存实亡了。而现实是,有了这份统一的教案,没有多少教师还会对其调整的,要么牵强执行教案,要么弃教案不顾,随心所欲,反正已经有了应付检查的教案了。

反思了这么多,是否集体备课就不需要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改进,让其合实际、能实施、有实效。可以在这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充分利用时间。每所学校基本上都有一个半天没给某学科的老师安排课,将其确定为了教研时间,如有的学校星期二下午是语文教研时间、星期三是数学教研时间……我们就可以抓紧这宝贵的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二是优化集体备课内容。集体备课时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最为紧要的内容进行研究。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确定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当为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可以一个单元拿出一至二篇重点课文集体研制教学内容,再集体解决一些普遍的、最具典型的教学问题。三是分头撰写教案。有了前面的集体研究,教案的撰写由每位教师独立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集体智慧与个体机智水乳交融。

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我们就要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每个阶段的实际,不断解决、完善、优化,让集体备课更有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第六中心小学

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教案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半张纸》教案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