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2014-02-24赵学安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科学性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地增加。工业用水,民用水的需用量递增,导致了大量的自然淡水被消耗,随之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面临自然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生态理念被引入到了水利工程建设当中。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科学性

通常意义上来理解,自然生态保护似乎仅限于绿化工程。而事实上,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必然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很复杂的生态保护规划,而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生态保护不仅要行动,还要从意识观念上实现升华。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引进生态化理念,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合理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上,一方面要达到工程设计的完善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化理念是指将生态保护以及生态发展的观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这就意味着,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在设计阶段就要首先考虑到环境生态问题,即一方面要解决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建立生态理念,控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谓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提高生态保护保护意识。其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当然,其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这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以及人文理念等等各种因素来定位如何来治理这里的生态环境才能够成效显著。但是,根据生态功能以及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主导生态的功能,比如土壤、水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调蓄洪防风固沙,这些都属于是自然环境保护。

1.2 水利施工设计,要以自然资源的自我恢复为底线。水利工程的施工,必然要影响到地区的原有生态,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自然生态恢复,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将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纳入其中。即便是对生态平衡有一定的破坏,也要将施工行为控制在自然生态可以自行恢复的范围内。

如果在水利工程上设计不合理,就很有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如果出现生态失衡的问题,就会造成环境恶化的后果。加强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客观地利用环境,并把握住尺度,才能够使我们人类从环境中受益。

当生态理念形成并深入人心之后,就会被有效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将生态化理念引入到水利设计当中,实现人文与自然之间的有效结合。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解决了人类破在眉睫的难题,这是非常理想化的人工建设方式。那么,这就意味着,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实际需求以及自然环境的约束,标准就相应地有所提高。

2 水利设计生态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自然生态自然保护意识,可以保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特别是水资源的匮乏,会影响到生物的良性循环。人类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以多种方式,从各种途径引来水源,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似乎如此做法就可以攫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益。而事实上,当采用这些方式获取暂时的利益的同时,很有可能影响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迫在眉睫。

2.1 在水利设计中,需要调查周边环境并形成水文资料。在实施水利建设之前,工程设计上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对周边的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并结合生态理念的要求提出科学性的设计方案。对生态环境实施科学性的检测,可以缓解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的破坏程度,也会对保护水资源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以生态的理念设计水利工程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

2.2 提高生态理念意识,需要具备相应科学知识。水利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设计的时候,额可以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还要注意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针对这一点,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必要的生态知识。这就要求水利设计人员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让与本专业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都融会贯通。

3 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设计中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类几乎可以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态足迹” 就是衡量人类资源消耗量的一种标准。这个概念的提出,从侧面在提示人类,生态保护意识已经被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生态理念被融入到水里设计中,意在建设水利工程,要遵循科学性的设计理念,采用自然与人类相协调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水利工程建设是间接地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让资源合理配置。将丰富的水源有效地配置到干旱缺水的地方,或者是采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挖掘可利用的水源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储存、分配、再利用的循环过程。那么,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水利设计的初衷。

3.2 科学的水利设计能够提高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不单要承担者工程设计的责任,还有必要了解有关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机能。从工程设计,到环境检测,以致管理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通过实地考察,加强自然保护意识,并起到示范作用。

3.3 将生态化理念融于水利设计中,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类试图采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水资源的平衡,也就说明,人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既然自然生态的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未来,那么人类也要为地球的未来可持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在生态设计中,将生态安全和以人为本有效结合,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积极预防一系列生态灾难的同时,还需要让自己从观念上转变。将工程力学和水文学以及生态学都融汇在整个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在确保工程设施安全耐久的同时,还可以缓解自然力的荷载。

4 结语

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以及一些环境系统分析人员,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如果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依然没有节制,那么人类在未来将付出代价。水资源匮乏,让人类不得不以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式,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此同时,在水利设计中,有必要将生态化理念融入其中。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生态知识的普及,让人类了解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价值。许多的生态保护行为,都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而在生态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命就显得格外的短暂。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在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其实是在为地球的未来发展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成浩.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华章,2012(14).

[2] 刘军,学慧.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12(23).

[3] 进环.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4] 卫民.探索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N].中国水利报,2005.2.1(03).

作者简介:赵学安(1980- ),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勘测与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探讨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