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14-02-20

世界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壁橱建筑师美学

读书

长崎

Nagasaki

作者:埃里克·法伊/Eric Faye

译者:余中先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长崎》讲述了一个非常建筑学的非建筑学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本来没有交集的男人和女人。男人志村平淡无奇,庸庸碌碌,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女人一事无成,生无所依,58岁了还流浪在外。

他们唯一的联系是志村的公寓曾经是女人童年时的家。在男人上班去的某一天,女人偷偷进了房间,回到以前生活的地方,开始只是想故地重游,追忆过去的时光,结果志村突然回来了,于是女人匆忙躲进房间里一个从不开启的隐秘壁橱。

男人对此一无所知,继续单调乏味的单身生活。女人很小心,只在男人上班时才走出壁橱,自得其乐,但不留下一丝痕迹。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一年,直到有一天,男人终于发现了异常,报警抓住了女人,但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陷入了一种内心的恐惧,无法再感到那是自己的家。女人对此很纠结,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态,写了一封长信,揭开了自己的秘密……

这是一部探讨建筑中公开与隐秘、占有与侵入、对视与窥视、已知与未知的精彩文本,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我们生活的一个隐秘壁橱打开了。公寓中隐秘的壁橱如同一种象征,向我们发问:

你真的了解你的居所吗?

在你的身边还有多少没有打开的隐秘壁橱?

在这个壁橱里还有多少你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的秘密?□(撰文:刘克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莫内欧论建筑——21个作品评述

Rafael Moneo: Remarks on 21 Works

作者:拉菲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出版:The Monacelli Press, 2010

《莫内欧论建筑——21个作品评述》可说是莫内欧的作品集,收集了他执业近半世纪的21件作品,一般作品集的重点多是图和照片,这本书最精彩的却是他的自我批注与评论。

他的笔调平实细腻,把各个项目的背景、设计的限制、挑战、解决对策和创思娓娓道来,不用繁复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不去文学、哲学里去借贷理论,而是用建筑学的语汇和思考,像是和一位知音诚恳地秉烛夜谈,这本书也几乎像一本精实的现代建筑史,从1960年代现代主义下,所有的建筑设计和材料使用都要有理由,到21世纪以来,数字和明星建筑风潮下,凡事都有可能时,他的选择与坚持,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细微中让人体会他的功力。

许多建筑学者在学校里讲了一辈子,却苦无实现的机会,即使偶有作品,也多带实验性质,难见圆熟,因为建筑师工作犹如练家子,不但天天要练,而且要有不断的实战机会,也有人靠写书成了大名,才有机会大展身手,如勒·柯布西耶、文丘里、阿尔多·罗西,乃至于库哈斯都是如此,唯有莫内欧,虽然自年轻起就全心投入教学和评论,他的建筑师事业却同步起飞与发展,他的论述一直没有引人注目的结集成书,直到2004年,才以一本《八位建筑师的理论焦虑与设计策略》出现,与本书一样,不是“青春作赋”哗勿取宠的理论,而是集毕生绝学的反思,或许正因为他真正知道建筑师的自由(他的另一本书名)和局限,他事务所的作品也一直秉持着他个人不追逐固定形式的内在风格,没有转变成大公司的集体创作。以此观之,有这样的能力、坚持与机缘,横跨建筑设计、教育、理论,他实是建筑史上第一人也。□(撰文:金光裕,金石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及主持建筑师)

贫者的美学

The Beauty of Poverty

作者:承孝相/ Seung H-Sang

出版:Mikunsa, 1996

1996年,韩国建筑师承孝相的《贫者的美学》一书出版。这本书分为6个章节,围绕纯粹建筑的研究展开,内容不仅涉及了为贫困人所做的设计和对本质主义的追求,同时也讨论了作为新的审美和偏向实用的建构。为穷人所做的单纯设计,事实上不仅折射一个建筑师眼中纯粹建筑所具有的普世价值,也预示着一种新建筑美学的存在。

承孝相关于贫者的美学或许可追溯至其童年时期,那时韩国因战乱而贫困,但却不失美好的生活记忆。在其后来的执业生涯中,他一直探索如何将崇尚简约的东方文化与现代世界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华丽建筑容易诱导荒唐生活,简朴建筑才能培养人的正确心态;他认为建筑不必永恒壮伟,一个好的设计在于如何让建筑容易消隐于自然之中,恰如韩国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最终都会归于自然。以传统东方文化作为创作源头的承孝相,同时也执著地热爱着中国,他承认自己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了很多灵感,如福建土楼或西北窑洞。

对贫者美学的崇尚其实在当代建筑界中并不鲜见,我们不难从其他建筑师那里发现类似的表述。比如,解构主义的旗手弗兰克·盖里曾在长城脚下对张欣说道:“即使有钱,也不要在此建造豪华建筑。”王澍则在普利兹克获奖感言中谈到“如何建造一种非虚构的、非象征性的、非闪闪发光和非标志性的建筑”。作为王澍的前辈,童寯先生从来不事奢华,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重园林而轻建筑的建筑师,童寯先生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兴趣也是源于对自然和人心的尊重。□(撰文:方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东方故事集

Nouvelles Orientales

作者:玛格丽特·万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译者:郑克鲁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7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小说集,表面上看是作者对各国民间故事或古典文学的改编或续写,实则是以新视角对“东方”进行重新阐释。但在“东方”读者看来,这些东方故事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一种“洋人”的猎奇,但如果仅止于此,那就不会在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国家产生影响,因为细读之下,那些类似于传奇的故事,在尤瑟纳尔笔下又有新的发现,而这种“西方”的发现是“东方”身在常识中所熟视无睹的,因而又能反过来给“东方”启示。

例如,唯一一篇有关中国的《王福历险记》写的是天才老画家王福描绘美好世界的故事。在被皇帝下令处死前,王福借由临死前所画的最后一幅山水画,以自己高超的画技把画中世界和现实世界融会一体,继而在画中驾舟逍遥而去。这个故事确如作者所说是个道家的故事,因为“技进乎道”,艺术的最高境界确能“通神”。

源于《源氏物语》的《源氏亲王的黄昏恋》描写的是晚年隐居山间且逐渐失明的源氏大将与花散里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源氏大将一生众多爱慕的女人当中,只有花散里在其他人都离他而去的时候,多次改换姓名默默地照顾他直至去世。然而,临终前的源氏在回忆自己一生中难忘的女人时却唯独忘记了花散里。这个故事契合了日本的禅宗美学,暗合了“拥有”与“忘却”的辩证关系。作者似乎又在故事的改编中加入了些许悲伤,有西方文化对女性命运的同情,让现代人读起来多了一个视角。

其他各篇有关中近东、斯拉夫民族的,结合其独自的价值背景,都有耐人寻味之处。在行文上,不知是否是翻译的功劳,结构偏向于白描,语言描写质朴、干净、细腻,再现感强,体现了作者极强的叙述能力。□(撰文: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壁橱建筑师美学
胖胖的“建筑师”
盘中的意式美学
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
外婆的美学
在冒险中成长——《壁橱里的冒险》
纯白美学
当建筑师
“妆”饰美学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星虫·藏在壁橱里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