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肥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2014-02-20路永超

科学种养 2014年2期
关键词:底施增产率硫酸铜

路永超

为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临界值、潜在的缺素面积以及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我县按照省土壤肥料站的铜肥试验要求,安排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进行,地点安排在河南省虞城县站集镇葛长治的责任田里。供试田土壤类型为潮土类、黄潮土亚类底砂小两合,耕层质地为壤土,高产田,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小麦播种前整地时采集耕层土壤化验:有机质含量16.6克/千克,全氮0.79克/千克,有效磷19.9毫克/千克,速效钾113毫克/千克,有效铜、锌、铁、锰分别为1.22、0.96、15.66、12.59毫克/千克,pH值为7.9。前茬作物是玉米,亩产550千克;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众麦1号;供试肥料为硫酸铜试剂(CuSO4·5H2O,分析纯)。

2. 试验方法 试验田设3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设立保护行,试验小区面积66.6米2,各小区间隔60厘米。处理1:农民常规施肥(对照,不施含铜肥料)。处理2:对照处理1+亩底施硫酸铜试剂2千克。处理3:对照处理1+亩底施硫酸铜试剂4千克。

试验田小麦于2012年10月13日播种,亩播种量12.5千克。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整地时每亩底施45%的配方肥(25-12-8)50千克,3月10日亩追施尿素15千克,次日浇水1次。按试验方案的要求,铜肥与配方肥同时底施。6月14日分小区收获,晒干计产,收获前对各小区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底施铜肥外,各处理氮、磷、钾施用量和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

1. 底施铜肥对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底施铜肥的处理2、处理3与对照处理1相比,株高、茎粗、穗长变化不明显,但处理3比处理1亩穗数增加0.5万穗,穗粒数增加0.2粒,千粒重增加0.3克,同时冻穗率减少0.2%,说明小麦底施铜肥可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2. 底施铜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2与处理1相比,平均亩增产3千克,增产率0.8%;处理3与处理1相比,亩增产10千克,增产率2.7%,处理3与处理2相比,亩增产7千克,增产率1.9%。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底施铜肥对小麦增产不显著。

三、结论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对有效铜含量达到1.22毫克/千克的地块,底施硫酸铜试剂2~4千克,与不施铜肥相比,小麦抗寒能力增强,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亩产增加3~10千克,增产率0.8%~2.7%,但处理间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底施铜肥对小麦增产不显著。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土壤肥料站 邮编:476300)

猜你喜欢

底施增产率硫酸铜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马铃薯上肥效试验报告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饱和溶液析出结晶水合物问题的多种解法
——以硫酸铜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计算为例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底施不同控释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五水硫酸铜催化合成乙酸正丙酯的研究
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条件研究
巧用硫酸铜治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