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化”养殖促农民增收

2014-02-19刘志国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精品化邗江区东兴

刘志国

扬州市邗江区杨寿新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的中华绒螯蟹、鳜鱼、黄颡鱼、鲢、鳙鱼5个无公害产品认定和2000亩中华绒螯蟹、鳜鱼、黄颡鱼、鲢、鳙鱼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已得到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的批准。园区注重产品品质,养殖技术领先,养殖效益显著,是邗江区重点河蟹池套养鳜鱼养殖模式和鳜鱼主养模式示范区。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杨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位于扬州市西北郊东兴村、新龙村,江苏省第三大湖泊——高宝邵伯湖西南,距扬州市中心17公里,紧邻杨天公路与扬菱公路,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水产品运销方便。园区地处邵伯湖边,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湖边有成片的滩涂湿地,水生植物茂密,类型种属繁多,大部分区域的原有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长江下游地区水质好、生态系统没有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的区域。

2013年12月4日,笔者走进扬州市邗江杨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以后简称园区),在园区的道路上,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道路两边的蟹池和鱼池以前都是低洼地,水涝严重,少数村民看到土地荒废非常可惜,抱着可有可无靠天吃饭的心理,每年都会在田里撒点麦种,每年产量都很低。最近几年,杨寿镇政府在扬州市农委和邗江区农委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对低洼地进行改造,才有现在几千亩成片的蟹池和鱼池。

沿着园区道路往前走,笔者走进扬州市邗江杨寿东兴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王德定的蟹池边。王德定告诉笔者,他就是东兴村的村民,养蟹已有十几年,目前,他们夫妻俩共承包130亩蟹池,像他这样承包100多亩蟹池的,东兴村还有十几户,很多人都是通过养殖河蟹发了家,致了富。王德定还告诉笔者,以前他也养过河蟹,但不懂养殖技术,全靠经验,收入很低。三年前镇政府帮他们牵头成立邗江杨寿东兴水产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由扬州市邗江区杨寿东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领基地建设,实行“五规范一分开”管理办法:即苗种质量规范、放养模式规范、饲料采购规范、渔药使用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同时,以市场化建设推进基地建设,增强工作实效。现在全是订单式生产,饲料由厂家直接送货上门,用药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河蟹长大以后经纪人就直接上门收购,从根本上解决了生长到销售的难题,往年每当河蟹大量上市后,他们都为一次几千斤的河蟹销路发愁,现在这些根本不用担心;合作社还经常组织他们到南京高淳、常州金坛等地去学习先进的养蟹技术。王德定说,他家蟹池采用的套养办法就是从外地学习的养殖技术。以前蟹池经常有小杂鱼和小虾与河蟹争食,不但影响河蟹的成长,还增加了饲料的投入。现在在每亩的蟹池里投放20条季花鱼(学名鳜鱼)鱼苗,通过放养季花鱼,小杂鱼、小虾明显减少,这样既节省了饲料,河蟹长得也肥,同时季花鱼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斤高达到20元,这样又额外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园区扬州市邗江区杨寿东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扬州市邗江区杨寿新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杨泉”牌、“氧呈湖”牌两个商标。扬州市邗江区杨寿东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认定扬泉牌中华绒螯蟹、青虾、花骨鱼、异育银鲫4个无公害产品,并已认证2000亩扬泉牌中华绒螯蟹、青虾、花骨鱼、异育银鲫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扬州市邗江区杨寿新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的中华绒螯蟹、鳜鱼、黄颡鱼、鲢、鳙鱼5个无公害产品认定和2000亩中华绒螯蟹、鳜鱼、黄颡鱼、鲢、鳙鱼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已得到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的批准。园区注重产品品质,养殖技术领先,养殖效益显著,是邗江区重点河蟹池套养鳜鱼养殖模式和鳜鱼主养模式示范区。

据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农服中心主任詹坤田介绍,杨寿镇是邗江区水产重点乡镇之一。园区现有标准化养殖池63个,占园区养殖池65%,防逃设施建设4万米,护坡设施建设8000米,水泥路6.8公里,砂石道路6.2公里,安装路灯59盏,购置了800亩增氧设施,投饵机械150台套,潜水泵50台套,渔业机械桥覆盖率62%,新建500吨冷库1座,新增200KV变压器一台,活鱼运输车2辆,生活、办公室、实验用房500平方米。

詹坤田还告诉笔者,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亩,拥有养殖水面4384.5亩,并将规划建设管委会办公区、 “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和“鳜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 。其中“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占地面积3000亩,拥有养殖水面2600亩,包括养殖面积2300亩的“池塘河蟹生态健康养殖区”和培育水面300亩的“中华绒螯蟹良种扣蟹培育中心”; “鳜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 占地面积2184.5亩,拥有养殖水面1784.5亩,包括养殖面积1584.5亩的“鳜鱼养殖区高产高效养殖区”和培育水面200亩的“良种鳜鱼苗种培育中心”。大部分已经建成,未建成的也将在最近两年陆续建成。

詹坤田最后告诉笔者,未来园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科教兴渔,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外向开拓和依法治渔”战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整合渔业科技资源,注重生产、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以渔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为支撑,加速建设集高新技术渔业、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将精品园建设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的平台,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推动沿湖地区渔业经济的发展。

据悉,园区2011年生产水产品已达634吨,生产总值4360万元,经济效益2230万元,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辐射周边养殖区域6万亩,带动82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300元。

猜你喜欢

精品化邗江区东兴
尊侨 爱侨 护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关于主题出版精品化之路的若干思考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办精品化报纸 向新时代献礼——人民日报新年改版探析
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