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寸心润无声
——记黄金洞矿业杨山庄工区区长余世荣

2014-02-16邓天贵匡国友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长山庄工区

□文 / 邓天贵 匡国友

寸心润无声
——记黄金洞矿业杨山庄工区区长余世荣

□文 / 邓天贵 匡国友

下井前,余世荣(右二)带领员工学习井下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我们的区长在那背枕木呢!”走进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杨山庄工区,在人群里,一身工作服的区长余世荣和员工们热火朝天地卸载刚运进来的枕木。搬运完了枕木,余世荣拍掉身上的尘土,边走边道:“我带个头,主要是想倡导工区全员的安全生产和成本节约意识。”

余世荣,一位退伍老兵,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他稳重、严谨、硬朗的工作作风。上世纪90年代转业到黄金洞矿业后,他在井下一线打过风钻,干过支柱工、出渣工,当过运输班长,担任过安全专干,一步一步成长为公司中层骨干。2012年年底,他被任命为公司本部最偏远、发展前景却最好的大工区——杨山庄工区的区长,从前任区长手中接过接力棒。

地质品位下降、井下开采深度增加、开拓和地探任务重、因工作条件艰苦造成劳动力不稳定、岩层破碎造成安全生产压力大等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余世荣面临的是一串麻烦事。上任伊始,他跑遍了工区十几个中段和几十个作业点,与技术人员和井下员工交心沟通,很快形成了切合实际的管理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将杨山庄工区打造成了公司众多工区里的特色工区,无论是安全生产工作、内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创造了杨山庄工区的特色。

安全:注重防患 处罚严厉

“安全生产是大问题,事后反省不如防患未然。”余世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于安全生产,他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全面落实。

要做到安全生产,就要先知晓安全生产知识。为此,余世荣想尽了点子,下足了功夫。为强化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技术措施的学习,他根据岗位场所的不同,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分岗位分工种进行培训:班组长、爆破、出渣、风钻、卷扬工都有细分。“单是培训可还不够,还没深入到他们的脑海里去!”于是一项规定便出台了:每个下井人员必须每周手抄两遍各自岗位上的操作规程,并纳入考核范围。此举极大地激发了作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岗位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为安全教育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工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抓好安全,必须盯住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余世荣将工作细分于专项管理:危爆器材、斜井提升、顶底板管理、通风系统等一对一专人负责。同时他深入岗位,盯现场,把关键,查隐患,堵漏洞,坚持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现场。他带领工区干部每天对场所内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因为工区生产点比较多,他要求值班人员每班到各岗位生产现场进行班前隐患排查。他立足现场,狠反“三违”,发现违章行为立即制止,发现隐患及时安排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对待违反安全生产的操作人员毫不姑息。有位姓胡的操作工,不顾安全员的告诫,打赤膊工作,余世荣在一次下井检查时发现该员工再次上班打赤膊,当即决定立即执行辞退,并对负责人进行了批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生产不能因小失大!”在余世荣等人的努力下,杨山庄安全生产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保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

管理:身先士卒 作风严谨

在杨山庄工区,员工们对这位区长的评价都是:“这个区长有蛮严!要求他人严,要求自己更严!”对余世荣既尊敬又佩服。他经常感慨:“如果想要员工尊敬你,听从安排,那么就必须先从自己做起!”

不准雇佣临时工,自己动手参加义务劳动已经成为杨山庄工区的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但是余世荣为此付出了诸多心血。初到工区时,余世荣发现员工积极性不是很高,部门、员工之间推诿现象较多。为了解决此问题,余世荣想到利用义务劳动来凝聚员工的合力,他身先士卒,与员工打成一片。一个好汉三个帮,仅靠自己是不行的,余世荣便找各部门领头人谈心、聊天,各部门负责人被余世荣的坦诚及对工区的负责精神感动,直至部门员工心往一处走,劲往一处使。“现在工区运来了材料,有时甚至我不知道,他们就自发卸载搬运了!”余世荣笑呵呵地说。

余世荣就是这样,工区的员工年龄基本上小于他,但余世荣没有倚老卖老,更不摆架子,而是用他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榜样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余世荣经常与维修班、安全员、技术组分别座谈,听取他们的好想法、好建议,然后制定出具体措施,让员工们觉得自己是工区的真正主人。严肃认真,逐渐地形成了一股杨山庄之风,吹遍工区,公司其他员工也知晓杨山庄工区有这么一位传奇区长。

对于存在问题的员工,余世荣却是不留情面。每月的考核,在余世荣手里没有走过场,他严格考核,该责当责,该罚必罚,没有徇私之例。

保产:老窿残采 探边扫盲

在2013年金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要完成公司安排的生产任务并不容易,各生产工区使出浑身解数应对危机。在中段下延造成主战场接替压力大的情况下,余世荣研究出一个应对的法宝:多点开发,老窿残采。从2013年5月份起,余世荣便组织工区员工开展老窿残矿调查,特别是老员工、老队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献计献策,部分在工区井下从事作业较久的民工也主动参与进来。到9月份,杨山庄完成4个残矿的开采,每个残矿均出矿在1000吨以上,其中部分残矿点储量预计上万吨,预计全年残采金属量超过了工区生产计划的15%以上。这些老窿回采,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出矿品位也高,效果让余世荣等人惊喜不已。

为了应对主采矿块急剧缩减给生产造成的影响,余世荣组织技术人员及熟悉情况的老员工,积极开展生探工作中的探边扫盲工作,仔细研究边部靶区及透镜体盲矿块,开展针对性的生产探矿工作。其中杨山庄202吨脉张家沟矿段,更是发现了地质资源图上没有的新矿段,获矿效果良好,月度产出能力由原来的600吨增至现在1600吨,为工区完成生产任务注入了新生力!

老窿残采和探边扫盲工作,为工区矿块分中段接替赢得了时间,更赢得了低成本高收益。“老窿残采和探边扫盲,让我们捡到了芝麻,还抱回一个大西瓜!”余世荣风趣地说道。

面对曾经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余世荣一脸坦然,宠辱不惊,他说:“成绩是大家的,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从他那刚毅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一如既往地保安全、抓质量、促生产,搏浪潮头、勇于探索,谱写着奉献矿山的新辉煌,杨山庄必定如他一样,默默无声,但是却惊艳各工区!

猜你喜欢

区长山庄工区
桃花山庄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区长“不开心”
最后的拆迁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
山庄春日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